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全唐詩 四    P 363


作者:唐朝詩人
頁數:363 / 0
類別:古典詩

 

作者:唐朝詩人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全唐詩 四

昨日輸殘稅,因窺官庫門。繒帛如山積,絲絮如雲屯。

號為羡餘物,隨月獻至尊。奪我身上暖,買爾眼前恩。

進入瓊林庫,歲久化為塵。

425_4 【秦中吟十首·傷宅(一作傷大宅)】

白居易



  
誰家起甲第,朱門大道邊。豐屋中櫛比,高牆外迴環。

纍纍六七堂,棟宇相連延。一堂費百萬,鬱鬱起青煙。

洞房溫且清,寒暑不能幹。高堂虛且迥,坐臥見南山。

繞廊紫藤架,夾砌紅藥欄。攀枝摘櫻桃,帶花移牡丹。

主人此中坐,十載為大官。廚有臭敗肉,庫有貫朽錢。

誰能將我語,問爾骨肉間。豈無窮賤者,忍不救饑寒。

如何奉一身,直欲保千年。不見馬家宅,今作奉誠園。

425_5 【秦中吟十首·傷友(又云傷苦節士。一作膠漆契)】

白居易

陋巷孤寒士,出門苦恓恓。雖雲志氣高,豈免顏色低。

平生同門友,通籍在金閨。曩者膠漆契,邇來雲雨睽。

正逢下朝歸,軒騎五門西。是時天久陰,三日雨淒淒。

蹇驢避路立,肥馬當風嘶。回頭忘相識,占道上沙堤。

昔年洛陽社,貧賤相提攜。今日長安道,對面隔雲泥。

近日多如此,非君獨慘淒。死生不變者,唯聞任與黎。

425_6 【秦中吟十首·不致仕(一作合致仕)】

白居易

七十而致仕,禮法有明文。何乃貪榮者,斯言如不聞。

可憐八九十,齒墮雙眸昏。朝露貪名利,夕陽憂子孫。

掛冠顧翠緌,懸車惜朱輪。金章腰不勝,傴僂入君門。

誰不愛富貴,誰不戀君恩。年高須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時共嗤誚,晚歲多因循。賢哉漢二疏,彼獨是何人。

寂寞東門路,無人繼去塵。

425_7 【秦中吟十首·立碑】

白居易

勛德既下衰,文章亦陵夷。但見山中石,立作路旁碑。

銘勛悉太公,敘德皆仲尼。復以多為貴,千言直萬貲。


  

為文彼何人,想見下筆時。但欲愚者悅,不思賢者嗤。

豈獨賢者嗤,仍傳後代疑。石蒼苔字,安知是愧詞。

我聞望江縣,麹令撫煢嫠。在官有仁政,名不聞京師。

身歿欲歸葬,百姓遮路岐。攀轅不得歸,留葬此江湄。

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無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

425_8 【秦中吟十首·輕肥(一作江南旱)】

白居易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

朱紱皆大夫,紫綬或將軍。誇赴軍中宴,走馬去如雲。

尊罍溢九醖,水陸羅八珍。果擘洞庭橘,膾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425_9 【秦中吟十首·五弦(一作五絃琴)】

白居易

清歌且罷唱,紅袂亦停舞。趙叟抱五弦,宛轉當胸撫。

大聲粗若散,颯颯風和雨。小聲細欲絶,切切鬼神語。

又如鵲報喜,轉作猿啼苦。十指無定音,顛倒宮徵羽。

坐客聞此聲,形神若無主。行客聞此聲,駐足不能舉。

嗟嗟俗人耳,好今不好古。所以綠窗琴,日日生塵土。

425_10 【秦中吟十首·歌舞(一作傷閿鄉縣囚)】

白居易

秦中歲雲暮,大雪滿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盡公侯。

貴有風雪興,富無饑寒憂。所營唯第宅,所務在追游。

朱門車馬客,紅燭歌舞樓。歡酣促密坐,醉暖脫重裘。

秋官為主人,廷尉居上頭。日中為一樂,夜半不能休。

豈知閿鄉獄,中有凍死囚。

425_11 【秦中吟十首·買花(一作牡丹)】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巴籬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425_12 【贈友五首】

白居易

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君出臣奉行,謂之握金鏡。

由茲六氣順,以遂萬物性。時令一反常,生靈受其病。

周漢德下衰,王風始不競。又從斬晁錯,諸侯益強盛。

百里不同禁,四時自為政。盛夏興土功,方春剿人命。

誰能救其失,待君佐邦柄。峨峨象魏門,懸法彞倫正。

銀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濱。南人棄農業,求之多苦辛。

披砂復鑿石,矻矻無冬春。手足盡皴胝,愛利不愛身。

畬田既慵斫,稻田亦懶耘。相攜作游手,皆道求金銀。

畢竟金與銀,何殊泥與塵。且非衣食物,不濟饑寒人。

棄本以趨末,日富而歲貧。所以先聖王,棄藏不為珍。

誰能反古風,待君秉國鈞。捐金復抵璧,勿使勞生民。

私家無錢爐,平地無銅山。胡為秋夏稅,歲歲輸銅錢。

錢力日已重,農力日已殫。賤糶粟與麥,賤貿絲與綿。

歲暮衣食盡,焉得無饑寒。吾聞國之初,有制垂不刊。

庸必算丁口,租必計桑田。不求土所無,不強人所難。

量入以為出,上足下亦安。兵興一變法,兵息遂不還。

使我農桑人,憔悴畎畝間。誰能革此弊,待君秉利權。

復彼租庸法,令如貞觀年。

京師四方則,王化之本根。長吏久於政,然後風教敦。

如何尹京者,遷次不逡巡。請君屈指數,十年十五人。

科條日相矯,吏力亦已勤。寬猛政不一,民心安得淳。

九州雍為首,群牧之所遵。天下率如此,何以安吾民。

誰能變此法,待君贊彌綸。慎擇循良吏,令其長子孫。

三十男有室,二十女有歸。近代多離亂,婚姻多過期。

嫁娶既不早,生育常苦遲。兒女未成人,父母已衰羸。

凡人貴達日,多在長大時。欲報親不待,孝心無所施。

哀哉三牲養,少得及庭闈。惜哉萬鐘粟,多用飽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