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全唐詩 一
別駕促嚴程,離筵多故情。交深季作友,義重伯為兄。
鎮靜移吳俗,風流在漢京。會看陳仲舉,從此拜公卿。
卷52_38 【送杜審言】
宋之問
臥病人事絶,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
別路追孫楚,維舟弔屈平。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
卷52_39 【送武進鄭明府】
宋之問
絃歌試宰日,城闕賞心違。北謝蒼龍去,南隨黃鵠飛。
夏雲海中出,吳山江上微。甿謡豈雲遠,從此慶緇衣。
卷52_40 【送姚侍禦出使江東】
宋之問
帝憂河朔郡,南發海陵倉。坐嘆青春別,逶迤碧水長。
飲冰朝受命,衣錦晝還鄉。為問東山桂,無人何自芳。
卷52_41 【留別之望舍弟】
宋之問
同氣有三人,分飛在此晨。西馳巴嶺徼,東去洛陽濱。
強飲離前酒,終傷別後神。誰憐散花萼,獨赴日南春。
卷52_42 【漢江宴別】
宋之問
漢廣不分天,舟移杳若仙。秋虹映晚日,江鶴弄晴煙。
積水浮冠蓋,遙風逐管弦。嬉遊不可極,留恨此山川。
卷52_43 【初發荊府贈長史】
宋之問
□□□□□,□□□□□。仍隨五馬謫,載與兩禽奔。
明主無由見,群公莫與言。幸君逢聖日,何惜理虞翻。
卷52_44 【晚泊湘江】
宋之問
五嶺恓惶客,三湘憔悴顏。況復秋雨霽,表裡見衡山。
路逐鵬南轉,心依雁北還。唯餘望鄉淚,更染竹成斑。
卷52_45 【過蠻洞】
宋之問
越嶺千重合,蠻溪十里斜。竹迷樵子徑,萍匝釣人家。
林暗交楓葉,園香覆橘花。誰憐在荒外,孤賞足雲霞。
卷52_46 【經梧州】
宋之問
南國無霜霰,連年見物華。青林暗換葉,紅蕊續開花。
春去聞山鳥,秋來見海槎。流芳雖可悅,會自泣長沙。
卷52_47 【渡吳江別王長史】
宋之問
倚棹望茲川,銷魂獨黯然。鄉連江北樹,雲斷日南天。
劍別龍初沒,書成雁不傳。離舟意無限,催渡復催年。
卷52_48 【泛鏡湖南溪】
宋之問
乘興入幽棲,舟行日向低。岩花候冬發,谷鳥作春啼。
沓嶂開天小,叢篁夾路迷。猶聞可憐處,更在若邪溪。
卷52_49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卷52_50 【游韶州廣界寺】
宋之問
影殿臨丹壑,香台隱翠霞。巢飛銜象鳥,砌蹋雨空花。
寶鐸搖初霽,金池映晚沙。莫愁歸路遠,門外有三車。
卷52_51 【宿清遠峽山寺】
宋之問
香岫懸金剎,飛泉屆石門。空山唯習靜,中夜寂無喧。
說法初聞鳥,看心欲定猿。寥寥隔塵市,何異武陵源。
卷52_52 【題大庾嶺北驛】
宋之問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卷52_53 【度大庾嶺】
宋之問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江雲欲變霞。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卷52_54 【端州別袁侍郎】
宋之問
合浦途未極,端溪行暫臨。淚來空泣臉,愁至不知心。
客醉山月靜,猿啼江樹深。明朝共分手,之子愛千金。
卷52_55 【過史正議宅】
宋之問
舊交此零落,雨泣訪遺塵。劍幾傳好事,池台傷故人。
國香蘭已歇,裡樹橘猶新。不見吳中隱,空餘江海濱。
卷52_56 【梁宣王輓詞三首】
宋之問
貴藩堯母族,外戚漢家親。業重興王際,功高復辟辰。
愛賢唯報國,樂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傷置醴人。
金精何日閉,玉匣此時開。東望連吾子,南瞻近帝台。
地形龜食報,墳土燕銜來。可嘆虞歌夕,紛紛騎吹回。
像設千年在,平生萬事違。彩旌翻葆吹,圭翣奠靈衣。
壟日寒無影,郊雲凍不飛。君王留此地,駟馬欲何歸。
卷52_57 【魯忠王輓詞三首】
宋之問
同盟會五月,歸葬出三條。日慘咸陽樹,天寒渭水橋。
稍看朱鷺轉,尚識紫騮驕。寂寂泉台恨,從茲罷玉簫。
邦家錫寵光,存沒貴忠良。遂裂山河地,追尊父子王。
人悲槐裡月,馬踏槿原霜。別向天京北,悠悠此路長。
樹羽迎朝日,撞鐘望早霞。故人悲宿草,中使慘晨笳。
氣有衝天劍,星無犯鬥槎。唯餘孔公宅,長接魯王家。
卷52_58 【范陽王輓詞二首】
宋之問
賢相稱邦傑,清流舉代推。公才掩諸夏,文體變當時。
賓弔翻成鶴,人亡惜喻龜。洛陽今紙貴,猶寫太沖詞。
贈秩徽章洽,求書秘草成。客隨朝露盡,人逐夜舟驚。
蒿裏衣冠送,松門印綬迎。誰知楊伯起,今日重哀榮。
卷52_59 【故趙王屬贈黃門侍郎上官公輓詞二首】
宋之問
韋門旌舊德,班氏業前書。謫去因丞相,歸來為婕妤。
周原烏相塚,越嶺雁隨車。冥漠辭昭代,空憐賦子虛。
綠車隨帝子,青瑣翊宸機。昔枉朝歌騎,今虛夕拜闈。
柳河淒輓曲,薤露濕靈衣。一厝窮泉閉,雙鸞遂不飛。
卷52_60 【藥】
宋之問
有卉秘神仙,君臣有禮焉。忻當苦口喻,不畏入腸偏。
扁鵲功成日,神農定品年。丹成如可待,鷄犬自聞天。
卷52_61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宋之問
瑞塔千尋起,仙輿九日來。萸房陳寶席,菊蕊散花台。
禦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天歌將梵樂,空裡共裴回。
卷52_62 【送沙門泓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制】
宋之問
三乘歸淨域,萬騎餞通莊。就日離亭近,彌天別路長。
荊南旋杖鉢,渭北限津梁。何日紆真果,還來入帝鄉。
鎮靜移吳俗,風流在漢京。會看陳仲舉,從此拜公卿。
卷52_38 【送杜審言】
宋之問
臥病人事絶,嗟君萬里行。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
卷52_39 【送武進鄭明府】
宋之問
絃歌試宰日,城闕賞心違。北謝蒼龍去,南隨黃鵠飛。
夏雲海中出,吳山江上微。甿謡豈雲遠,從此慶緇衣。
卷52_40 【送姚侍禦出使江東】
宋之問
帝憂河朔郡,南發海陵倉。坐嘆青春別,逶迤碧水長。
飲冰朝受命,衣錦晝還鄉。為問東山桂,無人何自芳。
卷52_41 【留別之望舍弟】
宋之問
同氣有三人,分飛在此晨。西馳巴嶺徼,東去洛陽濱。
強飲離前酒,終傷別後神。誰憐散花萼,獨赴日南春。
卷52_42 【漢江宴別】
宋之問
漢廣不分天,舟移杳若仙。秋虹映晚日,江鶴弄晴煙。
積水浮冠蓋,遙風逐管弦。嬉遊不可極,留恨此山川。
卷52_43 【初發荊府贈長史】
宋之問
□□□□□,□□□□□。仍隨五馬謫,載與兩禽奔。
明主無由見,群公莫與言。幸君逢聖日,何惜理虞翻。
卷52_44 【晚泊湘江】
宋之問
五嶺恓惶客,三湘憔悴顏。況復秋雨霽,表裡見衡山。
路逐鵬南轉,心依雁北還。唯餘望鄉淚,更染竹成斑。
卷52_45 【過蠻洞】
宋之問
越嶺千重合,蠻溪十里斜。竹迷樵子徑,萍匝釣人家。
林暗交楓葉,園香覆橘花。誰憐在荒外,孤賞足雲霞。
卷52_46 【經梧州】
宋之問
南國無霜霰,連年見物華。青林暗換葉,紅蕊續開花。
春去聞山鳥,秋來見海槎。流芳雖可悅,會自泣長沙。
卷52_47 【渡吳江別王長史】
宋之問
倚棹望茲川,銷魂獨黯然。鄉連江北樹,雲斷日南天。
劍別龍初沒,書成雁不傳。離舟意無限,催渡復催年。
卷52_48 【泛鏡湖南溪】
宋之問
乘興入幽棲,舟行日向低。岩花候冬發,谷鳥作春啼。
沓嶂開天小,叢篁夾路迷。猶聞可憐處,更在若邪溪。
卷52_49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卷52_50 【游韶州廣界寺】
宋之問
影殿臨丹壑,香台隱翠霞。巢飛銜象鳥,砌蹋雨空花。
寶鐸搖初霽,金池映晚沙。莫愁歸路遠,門外有三車。
卷52_51 【宿清遠峽山寺】
宋之問
香岫懸金剎,飛泉屆石門。空山唯習靜,中夜寂無喧。
說法初聞鳥,看心欲定猿。寥寥隔塵市,何異武陵源。
卷52_52 【題大庾嶺北驛】
宋之問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卷52_53 【度大庾嶺】
宋之問
度嶺方辭國,停軺一望家。魂隨南翥鳥,淚盡北枝花。
山雨初含霽,江雲欲變霞。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
卷52_54 【端州別袁侍郎】
宋之問
合浦途未極,端溪行暫臨。淚來空泣臉,愁至不知心。
客醉山月靜,猿啼江樹深。明朝共分手,之子愛千金。
卷52_55 【過史正議宅】
宋之問
舊交此零落,雨泣訪遺塵。劍幾傳好事,池台傷故人。
國香蘭已歇,裡樹橘猶新。不見吳中隱,空餘江海濱。
卷52_56 【梁宣王輓詞三首】
宋之問
貴藩堯母族,外戚漢家親。業重興王際,功高復辟辰。
愛賢唯報國,樂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傷置醴人。
金精何日閉,玉匣此時開。東望連吾子,南瞻近帝台。
地形龜食報,墳土燕銜來。可嘆虞歌夕,紛紛騎吹回。
像設千年在,平生萬事違。彩旌翻葆吹,圭翣奠靈衣。
壟日寒無影,郊雲凍不飛。君王留此地,駟馬欲何歸。
卷52_57 【魯忠王輓詞三首】
宋之問
同盟會五月,歸葬出三條。日慘咸陽樹,天寒渭水橋。
稍看朱鷺轉,尚識紫騮驕。寂寂泉台恨,從茲罷玉簫。
邦家錫寵光,存沒貴忠良。遂裂山河地,追尊父子王。
人悲槐裡月,馬踏槿原霜。別向天京北,悠悠此路長。
樹羽迎朝日,撞鐘望早霞。故人悲宿草,中使慘晨笳。
氣有衝天劍,星無犯鬥槎。唯餘孔公宅,長接魯王家。
卷52_58 【范陽王輓詞二首】
宋之問
賢相稱邦傑,清流舉代推。公才掩諸夏,文體變當時。
賓弔翻成鶴,人亡惜喻龜。洛陽今紙貴,猶寫太沖詞。
贈秩徽章洽,求書秘草成。客隨朝露盡,人逐夜舟驚。
蒿裏衣冠送,松門印綬迎。誰知楊伯起,今日重哀榮。
卷52_59 【故趙王屬贈黃門侍郎上官公輓詞二首】
宋之問
韋門旌舊德,班氏業前書。謫去因丞相,歸來為婕妤。
周原烏相塚,越嶺雁隨車。冥漠辭昭代,空憐賦子虛。
綠車隨帝子,青瑣翊宸機。昔枉朝歌騎,今虛夕拜闈。
柳河淒輓曲,薤露濕靈衣。一厝窮泉閉,雙鸞遂不飛。
卷52_60 【藥】
宋之問
有卉秘神仙,君臣有禮焉。忻當苦口喻,不畏入腸偏。
扁鵲功成日,神農定品年。丹成如可待,鷄犬自聞天。
卷52_61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宋之問
瑞塔千尋起,仙輿九日來。萸房陳寶席,菊蕊散花台。
禦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天歌將梵樂,空裡共裴回。
卷52_62 【送沙門泓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制】
宋之問
三乘歸淨域,萬騎餞通莊。就日離亭近,彌天別路長。
荊南旋杖鉢,渭北限津梁。何日紆真果,還來入帝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