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昭明文選
奇謀六奮,嘉慮四回。規主於足,離項于懷,格人乃謝,楚翼摧。韓王窘執,胡馬洞開。迎文以謀,哭高以哀。
灼灼淮陰,靈武冠世,策出無方,思入神契。奮臂靈興,騰跡虎噬。凌險必夷,摧剛則脆。肇謀漢濱,還定渭表。
京索既扼,引師北討。濟河夷魏,登山滅趙。威亮火烈,勢逾風掃,拾代如遺,偃齊猶草。二州肅清,四邦咸舉。
乃眷北燕,遂表東海。克滅龍且,爰取其旅。劉項懸命,人謀是與。念功惟德,辭通絶楚。
彭越觀時,跡匿光。人具爾瞻,翼爾鷹揚。威凌楚域,質委漢王。靖難河濟,即宮舊梁。
烈烈黥布,耽耽其眄。名冠︹楚,鋒猶駭電。睹幾蟬蛻,悟主革面。肇彼梟風,翻為我扇。
天命方輯,王在東夏。矯矯三雄,至于垓下。元兇既夷,寵祿來假。保大全祚,非德孰可。
謀之不臧,舍福取禍。
張耳之賢,有聲梁魏。士也罔極,自詒伊愧。俯思舊恩,仰察五緯。脫跡違難,披榛來洎。
改策西秦,報辱北冀。悴葉更輝,枯條以肄。
王信韓孽,宅土開疆。我圖爾才,越遷晉陽。廬綰自微,婉孌我皇。跨功逾德,祚爾輝章。
人之貪禍,寧為亂亡。
吳芮之王,祚由梅釒。功微勢弱,世載忠賢。
肅肅荊王,董我三軍。我圖四方,殷薦其勛。庸親作勞,舊楚是分,往踐厥宇,大啟淮墳。
安國違親,悠悠我思。依依哲母,既明且慈。引身伏劍,永言固之。淑人君子,實邦之基。
義形於色,憤發於辭。主亡與亡,末命是期。
絳侯質木,多略寡言。曾是忠勇,惟帝攸嘆。雲驚靈丘,景逸上蘭,平代禽,奄有燕韓。寧亂以武,斃呂以權。
滌穢紫宮,徵帝太原。實惟太尉,劉宗以安。挾功震主,自古所難。勛耀上代,身終下藩。
舞陽道迎,延帝幽藪。宣力王室,匪惟厥武。扌干鴻門,披闥帝宇。聳顏誚項,掩淚悟主。
曲周之進,于其哲兄。俾率爾徒,從王于征。振威龍蛻,攄武庸城,六師因,克荼禽黥。
猗歟汝陰,綽綽有裕。戎軒肇跡,荷策來附。馬煩轡殆,不釋擁樹。皇儲時,平城有謀。
穎陰鋭敏,屢為軍鋒。奮戈東城,禽項定功。乘風藉響,高步長江,收吳引淮,光啟于東。
陽陵之勛,元帥是承。信武薄伐,揚節江陵。夷王殄國,俾亂作懲。
恢恢廣野,誕節令圖。進謁嘉謀,退守名都。東窺白馬,北距飛狐。即倉敖庾,據險三涂。
軒東踐,漢風載徂。身死於齊,非說之群。我皇念,言祚爾孤。
建信委輅,被褐獻寶。指明周漢,銓時論道。移帝伊洛,定都邦鎬。柔遠鎮邇,敬攸考。
抑抑陸生,知言之貫。往制勁越,來訪皇漢。附會平勃,夷凶翦亂。所謂伊人,邦家之彥。
百王之極,舊章靡存。漢德雖朗,朝儀則昏。稷嗣制禮,下肅上尊,穆穆帝典,煥其盈門,風希三代,憲流後昆。
無知敏,獨昭奇蹟,察侔蕭相,貺同師錫。隨何辯達,因資於敵。紓漢披楚,唯生之績。
皤皤董叟,謀我平陰。三軍縞素,天下歸心。
袁生秀朗,沈心善照。漢旗南振,楚威自撓。大略淵回,元功響效。邈哉惟人,何識之妙。
紀信誑項,軺軒是乘。攝齊赴節,用死孰懲。自與煙消,名與風興。周苛慷慨,心若懷冰。
刑可以暴,志不可凌。貞軌偕沒,亮跡雙升。帝疇爾庸,後嗣是膺。
天地雖順,王心有違。《毛詩》曰:行道遲遲,中心有違。懷親望楚,永言長悲。侯公伏軾,皇媼來歸,是謂平國,寵命有輝。
震風過物,清濁效響。大人于興,利在攸往。弘海者川,崇山惟壞。韶護錯音,袞龍比象。
明明眾哲,同濟天網。劍宣其利,鑒獻其朗。文武四充,漢祚克廣。悠悠遐風,千載是仰。
◎贊
東方朔畫贊一首並序
※夏侯孝若
大夫諱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也。魏建安中,分厭次以為樂陵郡,故又為郡人焉。事漢武帝,《漢書》具載其事。
先生環瑋博達,思周變通。以為濁世不可以富貴也,故薄游以取位。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頡頏以傲世;忄敖世不可以垂訓也,故正諫以明節。明節不可以久安也,故詼諧以取容。
潔其道而穢其跡,清其質而濁其文。弛張而不為邪,進退而不離群。若乃遠心曠度,贍智宏材。倜儻博物,觸類多能。
合變以明{卞},幽贊以知來。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陰陽圖緯之學,百家眾流之論。周給敏捷之辯,支離覆逆之數。經脈藥石之藝,射禦書計之術。
乃研精而究其理,不習而盡其功。經目而諷於口,過耳而ウ於心。夫其明濟開豁,包含弘大,凌轢卿相,嘲哂豪桀,籠罩靡前,跆籍貴勢。出不休顯,賤不憂戚,戲萬乘若寮友,視儔列如草芥。
雄節邁倫,高氣蓋世,可謂拔乎其萃,遊方之外者已。
談者又以先生噓吸沖和,吐故納新,蟬蛻龍變,棄俗登仙。神交造化,靈為星辰。此又奇怪惚恍,不可備論者也。
大人來守此國。仆自京都,言歸定省。睹先生之縣邑,想先生之高風,徘徊路寢,見先生之遺像,逍遙城郭,觀先生之祠宇。慨然有懷,乃作頌焉。
其辭曰:
矯矯先生,肥Т居貞。退不終否,進亦避榮。臨世濯足,希古振纓。涅而無滓,既濁能清。
無滓伊何,高明克柔。能清伊何,視若浮。樂在必行,處淪罔憂。跨世凌時,遠蹈獨遊。
瞻望往代,爰想遐蹤。邈邈先生,其道猶龍。染跡朝隱,和而不同。棲遲下位,聊以從容。
灼灼淮陰,靈武冠世,策出無方,思入神契。奮臂靈興,騰跡虎噬。凌險必夷,摧剛則脆。肇謀漢濱,還定渭表。
京索既扼,引師北討。濟河夷魏,登山滅趙。威亮火烈,勢逾風掃,拾代如遺,偃齊猶草。二州肅清,四邦咸舉。
乃眷北燕,遂表東海。克滅龍且,爰取其旅。劉項懸命,人謀是與。念功惟德,辭通絶楚。
彭越觀時,跡匿光。人具爾瞻,翼爾鷹揚。威凌楚域,質委漢王。靖難河濟,即宮舊梁。
天命方輯,王在東夏。矯矯三雄,至于垓下。元兇既夷,寵祿來假。保大全祚,非德孰可。
謀之不臧,舍福取禍。
張耳之賢,有聲梁魏。士也罔極,自詒伊愧。俯思舊恩,仰察五緯。脫跡違難,披榛來洎。
改策西秦,報辱北冀。悴葉更輝,枯條以肄。
王信韓孽,宅土開疆。我圖爾才,越遷晉陽。廬綰自微,婉孌我皇。跨功逾德,祚爾輝章。
人之貪禍,寧為亂亡。
吳芮之王,祚由梅釒。功微勢弱,世載忠賢。
肅肅荊王,董我三軍。我圖四方,殷薦其勛。庸親作勞,舊楚是分,往踐厥宇,大啟淮墳。
安國違親,悠悠我思。依依哲母,既明且慈。引身伏劍,永言固之。淑人君子,實邦之基。
義形於色,憤發於辭。主亡與亡,末命是期。
絳侯質木,多略寡言。曾是忠勇,惟帝攸嘆。雲驚靈丘,景逸上蘭,平代禽,奄有燕韓。寧亂以武,斃呂以權。
滌穢紫宮,徵帝太原。實惟太尉,劉宗以安。挾功震主,自古所難。勛耀上代,身終下藩。
舞陽道迎,延帝幽藪。宣力王室,匪惟厥武。扌干鴻門,披闥帝宇。聳顏誚項,掩淚悟主。
曲周之進,于其哲兄。俾率爾徒,從王于征。振威龍蛻,攄武庸城,六師因,克荼禽黥。
猗歟汝陰,綽綽有裕。戎軒肇跡,荷策來附。馬煩轡殆,不釋擁樹。皇儲時,平城有謀。
穎陰鋭敏,屢為軍鋒。奮戈東城,禽項定功。乘風藉響,高步長江,收吳引淮,光啟于東。
陽陵之勛,元帥是承。信武薄伐,揚節江陵。夷王殄國,俾亂作懲。
恢恢廣野,誕節令圖。進謁嘉謀,退守名都。東窺白馬,北距飛狐。即倉敖庾,據險三涂。
軒東踐,漢風載徂。身死於齊,非說之群。我皇念,言祚爾孤。
建信委輅,被褐獻寶。指明周漢,銓時論道。移帝伊洛,定都邦鎬。柔遠鎮邇,敬攸考。
抑抑陸生,知言之貫。往制勁越,來訪皇漢。附會平勃,夷凶翦亂。所謂伊人,邦家之彥。
百王之極,舊章靡存。漢德雖朗,朝儀則昏。稷嗣制禮,下肅上尊,穆穆帝典,煥其盈門,風希三代,憲流後昆。
無知敏,獨昭奇蹟,察侔蕭相,貺同師錫。隨何辯達,因資於敵。紓漢披楚,唯生之績。
皤皤董叟,謀我平陰。三軍縞素,天下歸心。
袁生秀朗,沈心善照。漢旗南振,楚威自撓。大略淵回,元功響效。邈哉惟人,何識之妙。
紀信誑項,軺軒是乘。攝齊赴節,用死孰懲。自與煙消,名與風興。周苛慷慨,心若懷冰。
刑可以暴,志不可凌。貞軌偕沒,亮跡雙升。帝疇爾庸,後嗣是膺。
天地雖順,王心有違。《毛詩》曰:行道遲遲,中心有違。懷親望楚,永言長悲。侯公伏軾,皇媼來歸,是謂平國,寵命有輝。
震風過物,清濁效響。大人于興,利在攸往。弘海者川,崇山惟壞。韶護錯音,袞龍比象。
明明眾哲,同濟天網。劍宣其利,鑒獻其朗。文武四充,漢祚克廣。悠悠遐風,千載是仰。
◎贊
東方朔畫贊一首並序
※夏侯孝若
大夫諱朔,字曼倩,平原厭次人也。魏建安中,分厭次以為樂陵郡,故又為郡人焉。事漢武帝,《漢書》具載其事。
先生環瑋博達,思周變通。以為濁世不可以富貴也,故薄游以取位。苟出不可以直道也,故頡頏以傲世;忄敖世不可以垂訓也,故正諫以明節。明節不可以久安也,故詼諧以取容。
潔其道而穢其跡,清其質而濁其文。弛張而不為邪,進退而不離群。若乃遠心曠度,贍智宏材。倜儻博物,觸類多能。
合變以明{卞},幽贊以知來。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陰陽圖緯之學,百家眾流之論。周給敏捷之辯,支離覆逆之數。經脈藥石之藝,射禦書計之術。
乃研精而究其理,不習而盡其功。經目而諷於口,過耳而ウ於心。夫其明濟開豁,包含弘大,凌轢卿相,嘲哂豪桀,籠罩靡前,跆籍貴勢。出不休顯,賤不憂戚,戲萬乘若寮友,視儔列如草芥。
雄節邁倫,高氣蓋世,可謂拔乎其萃,遊方之外者已。
談者又以先生噓吸沖和,吐故納新,蟬蛻龍變,棄俗登仙。神交造化,靈為星辰。此又奇怪惚恍,不可備論者也。
大人來守此國。仆自京都,言歸定省。睹先生之縣邑,想先生之高風,徘徊路寢,見先生之遺像,逍遙城郭,觀先生之祠宇。慨然有懷,乃作頌焉。
其辭曰:
矯矯先生,肥Т居貞。退不終否,進亦避榮。臨世濯足,希古振纓。涅而無滓,既濁能清。
無滓伊何,高明克柔。能清伊何,視若浮。樂在必行,處淪罔憂。跨世凌時,遠蹈獨遊。
瞻望往代,爰想遐蹤。邈邈先生,其道猶龍。染跡朝隱,和而不同。棲遲下位,聊以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