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現代文學史    P 30


作者:網路
頁數:30 / 31
類別:文學史

 

中國現代文學史

作者:網路
第30,共31。
簡析《南行記》《南國之夜》的思想和藝術 左翼作家艾蕪的《南行記》、《南國之夜》短篇集,是帶有若干自傳體成分的流浪者手記。1、小說描寫了一群底層人物:農夫、士兵,也包括流浪青年作者自己。描寫他們的艱辛,對他們的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山峽中》的小黑牛。2、作品着力表現人物在惡劣環境中頑強的生活意志、樂觀的生活態度和信念及鬥爭勇氣,並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人生哲學的第一課》中的「我」。3、緬甸、印度、馬來西亞等異域和雲南邊地風光的描繪,也加強了作品的浪漫氣氛。表現方式熔寫景、敘事、抒情和刻畫人物與一爐。

分析艾青詩作的獨特風格 1、對多災多難的祖國、民族、土地、人民尤其是農村勞動人民的愛,感情深沉;前期的詩帶有「憂鬱」的感情色彩。《大堰河——我的保姆》,詩篇抒發了對乳母大堰河的深厚真摯的愛,以鋪陳手法,塑造和讚頌了這一農村婦女勤勞善良的動人形象,對造成她一家悲慘命運的「不公道世界」發出「咒語」。憂鬱的色彩源於對災難深重的祖國和人民的深情,增加了詩歌的動人力量。2、對光明的熱烈嚮往、追求和火一般燃燒的熱情。3、鮮明深刻的意象和濃郁的詩情,想象豐富,比喻新穎,有色調,有光彩,詩中有畫,革命現實主義融進了象徵主義、浪漫主義藝術技巧。《手推車》以手推車為中心意象;詩在色調、光彩、線條與音響的調配上十分成功。《我愛這土地》中,詩人運用了象徵、暗示、移情等手法。4、以散文式的詩句自由抒寫的自由體形式。不注重詩的外在節律,常用排比、反覆等手法表達強烈的感情。



  
分析《上海屋檐下》的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

夏衍的三幕話劇《上海屋檐下》,標志著作者的劇作題材已從歷史轉向現實,並自覺地運用嚴謹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進行創作。思想上:1、《上海屋檐下》描寫的是一群生活在屋檐下的小市民和窮苦知識分子的生活。趙振宇安貧樂命;報販「李陵碑」成天酗酒解愁;施小寶淪落風塵;林志成時時擔心丟失飯碗,提心吊膽度日;黃家楣,失業在家,生活無着。劇本通過這一幢石庫門裡的五戶人家的不同遭遇和命運的描寫,反映出一群善良的人們的不幸生活,生動地展現了那種另人窒息的時代氣氛。主綫是二房東林志成、楊彩玉一家的故事。匡複出獄與好友林志成和妻子楊彩玉重逢時,他們都陷入了一種極度難堪的痛苦之中。這是一個由黑暗社會造成的家庭悲劇。《上海屋檐下》通過對這些人物不幸命運的描寫,對黑暗勢力和國民黨反動統治發出了強烈的控訴。2、作者還把劇情發生的時間精心安排在一個鬱悶的黃梅時節。象徵著抗戰前夕的政治氣候,反映出小人物的苦悶、悲哀和失望,更顯示了革命風暴的即將到來。藝術上:1、注意了人物性格的刻畫和內心活動。如楊彩玉見到匡複後既要跟他走又難捨林志成的內心矛盾。2、劇本結構也很有特點,利用石庫門房子結構和上海下層人民居住條件差的特點,將五戶人家用一個場景,在同一舞台空間同時展開。依靠各線索穿插交替的手法。線索多,但有主有從,林、楊、匡三人是結構主綫,其它是副綫,做到繁而不亂。3、語言洗練簡潔,富有個性特徵,如趙振宇的樂天安貧,好發議論。



  
分析《圍城》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點

思想內容:1、《圍城》的含義,用作者的話說,就是人生的婚姻好比一座被圍的城,已婚的恰好是處于被圍的城中,極力要衝出城出,而未婚的則如攻城的勇士,拚命想衝進城去。2、小說所反映的要遠比它所命名的「圍城」有更為深廣的社會內容,它象徵這當時的人生「一無可進的進口,一無可去的去處」的絶境。3、作品以留法回國的青年方鴻漸為中心,描繪了一群留學生與大學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戀愛等問題上遇到的矛盾糾葛,以及由此表現出來的猥瑣靈魂和灰色人生。

藝術特色:1、作品中高超的諷刺幽默手法,大量的奇妙譬喻,以及豐富的知識容量,構成了小說獨特的風格。十分熟諳地在說天道地中摻入諷喻的喜趣。2、作者在小說中妙語連珠,新意迭出,明明在寫某件事物,卻往往旁逸斜出,多方引喻,使事物的特徵愈見鮮明。3、中外典故、理論學識、生活印象,都一齊奔匯筆下。

簡析田間的《給戰鬥者》的思想和藝術

思想:田間的抒情長詩《給戰鬥者》是代表田間風格的優秀詩篇。作者以深厚的感情描述了中國人民曾經有過的樸實而安寧的和平生活,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對祖國同胞慘無人道的蹂躪,並發出必須為祖國而戰的強烈呼喊。藝術:1、精短的詩行,急促的旋律,跳躍的節奏,表現出詩人對民族命運的熱切關注。2、具有飽滿的戰鬥激情和高昂的時代精神的詩歌,在當時發揮了強有力的鼓動和號召的作用。

簡析夏衍劇作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