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富論    P 586


作者:亞當史密斯
頁數:586 / 0
類別:經濟

 

作者:亞當史密斯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乎完全在於他提升他們的權力。
 舊時基督教教會的制度,各主教領區的主教,通由主教所轄都市的牧師及人民共同選舉。人民這種選舉權,並不曾保有多久;而且就在保有該權利的時候,他們多半也是唯牧師們的馬首是瞻;牧師們在這類有關心靈的事件上,儼然是以人民自然指導者自居了。不過,這樣操縱人民,也是一種麻煩的事,牧師們不久就厭倦了,他們覺得,主教由他們自己選舉比較容易得多。同樣的,修道院院長,亦由院中修道士選舉,至少大部分修道院的情況是如此。主教領區內的一切下級有俸聖職,通由主教任命,主教認為適當的,即授與職務。這樣,教會一切升遷權力,就全掌握在主教手中了。在這種場合,君主對於他們的選舉事項,雖然也擁有一些間接勢力,雖然教會關於選舉乃至選舉的結果,有時也請求君主同意,但是君主畢竟沒有直接或充分手段操縱他們。因此,每一個牧師的野心,就自然使他要阿諛本教會中人,而不阿諛君主,因為只有他們才能滿足其升遷期望。


  
 羅馬教皇最先逐漸把幾乎歐洲大部分的主教職、修道院院長職(或即所謂主教公會有俸聖職)的任命權,拿到手中。其次,又以種種奸計及口實,把各主教領區內大部分下級有俸聖職的任命權,拿到手中。這一來,所留給主教的,除僅僅足使其維持對所管轄牧師們的權力外沒有什麼了。同時,由於這種安排,君主的境況,也弄得比先前更壞。歐洲各國的牧師們,這樣簡直編組成了一種宗教軍。這種軍隊雖散處各國,但它的一切活動、一切動作,都可由一個首領指揮,並在一種劃一的計劃下進行著。每個特定國家中的牧師,可視為這軍隊的一個支隊;而各支隊的動作,又容易得到四周其他支隊的支持和援助。每個支隊,不僅對於各自駐在國及給養他們的國家的君主是獨立的,而且還隸屬於一個外國君主。這個外國君主隨時可叫他們反戈轉向該特定國家的君主,並使用其他一切支隊為其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