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三寶下西洋    P 409


作者:羅懋登
頁數:409 / 413
類別:古典小說

 

三寶下西洋

作者:羅懋登
第409,共413。
三位舍人齊說道:「小神兄弟雖蒙上帝敕命,卻不曾受知人王帝主,故此在這裡伺候天師,相煩天師轉達。」天師道:「三位既有此大功,貧道即當奏上,請回罷。」三位說道:「既蒙天師允諾,小神兄弟奉承一帆風,管教今夜到南京,明早進朝覆命。」

畢竟不知這一帆風果否何如,且聽下回分解。



  
99回  元帥鞠躬復朝命 元帥獻上各寶貝

詩曰:

將軍曾此譽時髦,唱凱英風拂錦袍。

八表順時驚雨露,四溟隨劍息波濤。



  
手扶北極鴻圖永,雲卷長天聖日高。

未會漢家青史上,韓彭何處有功勞?

卻說三位舍人說道:「既蒙天師允諾,小神兄弟們奉承一帆風,管教今日晚上到南京,明早進朝覆命。」道猶未了,三位舍人一擁而去。果真的時來風送滕王閣,行了一夜船,到了五更將近,藍旗官報道:「大小寶船已經到了南京,收住在下關草鞋夾一帶,稟知二位元帥進城覆命。」三寶老爺一躍而起,說道:「今日卻也到了南京,這五七年間好擔心也。」即時傳令,着大小將官收拾各國進貢禮物。

二位元帥賫了各國表章,進朝覆命。來到午門上,正是五更三點,宮裡升殿,文武班齊。二位元帥領了大小將官,丹墀之下,揚塵舞蹈,三呼萬歲。萬歲爺見之,龍顏大喜,問說道:「去了多少年數?」元帥奏道:「永樂七年出門,今是永樂十四年,去了七年有餘。」萬歲爺問道:「徵了多少國?」元帥道:「征過之國頗多,一一有表文在此,一一有進貢禮物在此。」萬歲爺道:「頭一國是甚麼國?先念他表文一道。」元帥道:「頭一國是金蓮寶象國。」取出表來,當殿宣讀:

金蓮寶象國臣占巴的賴誠惶誠恐,稽首頓首:伏惟皇帝陛下,功超邃古,位建大中。衣裳垂而保合乾坤,劍戟鑄而範圍區宇;神武不殺,人文化成;抱明明之德,以臨禦下民;懷翼翼之心,以昭事上帝;至仁不傷於行葦,大信爰及于淵魚。故得天監孔彰,帝臨有赫,顯今古未聞之事,保邦家大定之基。竊念臣微類醯鷄,賤如芻狗。世居夷落,地遠華風;虔荷燭齒,曾無執贄。今者竊觀兵仗,普及遐陬。限年歲于桑榆,阻臚陳于玉帛。矧滄溟之曠絶,在跋涉以稍難。是敢欽倒赤心,遙瞻丹闕。任土作貢,同螻蟻之慕膻;委質事君,比葵藿之嚮日。臣無任激切屏營之至。

萬歲爺聽罷,說道:「夷狄之國,頗知讀書,來表雅馴,未可輕易視他。以後表文免宣讀。」元帥獻上進貢禮單,黃門官宣讀金蓮寶象國進貢:寶母一枚,海鏡一雙,大火珠四枚,澄水珠十枚,闢寒犀二根,象牙簟二床,吉貝布十匹,奇南香一箱,白鶴香一箱,千步草一箱,鷄舌香一盤,海棗一盤,如何一盤。獻上萬歲爺龍眼觀看,萬歲爺道:「海鏡似蚌蛤之形,焉得此名?」元帥道:「其亮光可射日,故得此名。」萬歲爺又問道:「白鶴香是怎麼?」元帥道:「其香燒在爐中,香煙結成一對一對的白鶴衝天,故名曰鶴香。」萬歲爺道:「着黃門官燒來看。」黃門官接了香,燒在禦爐之中,果然是香煙裡面結成白鶴之形,成雙作對,衝天而起。龍顏大悅。滿朝文武百官哪個不說道:「好寶貝!」萬歲爺又問道:「那如何,卻不過是個棗子之類,怎得此名?」元帥道:「雖然其形類棗,卻九百年才結實一度。人生一世,不曾見它開花如何,不曾見它結實如何,故名為如何。」

第二國賓童龍國。元帥進上表文,黃門官接着。元帥獻上進貢禮單,黃門官宣讀賓童龍國進貢:龍眼杯一副,鳳尾扇二柄,珊瑚枕一對,奇南香帶一條。獻上萬歲爺龍眼觀看,問道:「杯、扇何如?」元帥奏道:「杯果是驪龍眼眶了鑲成的。扇果是鳳凰尾巴緝成的。」龍顏大喜。

第三國羅斛國。元帥進上表文,黃門官接着。元帥獻上進貢禮單,黃門官宣讀羅斛國進貢:白象一對,白獅子貓二十隻,白鼠二十個,白龜二十個,羅斛香二箱,降真香二箱,沉、速香各二箱,大風子油十瓶,薔薇露二瓶,蘇木二十扛。獻上萬歲爺龍眼觀看,萬歲爺道:「白象着象媽兒廝養。白貓、白鼠俱無益之物,可給賞各內使。白龜放到禦河之中,不可傷它生命。其餘的各歸職掌。」

第四國爪哇國。元帥奏道:「爪哇國國王都馬板,倔強無禮,曾戕殺我天使。又無故要殺我朝從者百七十人,惡極罪大。小臣不曾受他的進貢,不曾受他的降表。都馬板供下一紙狀詞,供定親自前來朝貢。」元帥遞上供狀。萬歲爺道:「不消供狀。都馬板同着兩個頭目已進朝,償前死者金六萬兩,又進貢黃金一萬兩。朕卻之,赦勿問。」元帥復奏道:「都馬板無禮之甚,必重治而後知儆!」萬歲爺道:「償死者金,已知畏矣!遠人知畏便罷,不必深究。」滿朝文武百官哪個不說道:「堯仁如天,舜德好生。我皇上兼驄條貫,即堯舜再生,何以加此!」

第五國重迦羅國。元帥奏道:「重迦羅國國小民貧,又且不事詩書,故此降表不具,進貢不備。止備鸚鵡一對,其餘羚羊、木棉、椰子、秫酒、海鹽,已經船上費用不存。」獻上鸚鵡。萬歲爺龍眼觀看,說:「這飛禽何補于用?令縱之禁苑,任其自來自去。更佈告軍民人等知悉,毋得持弓挾彈,傷其生命!」滿朝文武百官哪一個不說道:「萬歲爺恩及禽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