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唐史演義    P 195


作者:蔡東藩
頁數:195 / 0
類別:古典小說

 

作者:蔡東藩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唐史演義

看官!你想應誅反賞,豈不是越弄越錯麼?智光自出駐同州,邀擊黨項奴刺寇眾,奪得駝馬軍械,約以萬計,復逐北至鄜州,遙望寇已遁去,不便窮追,他竟往報私仇,馳入鄜城,殺死刺史張麟,並將鄜坊節度杜冕家口,一齊屠戮,焚民居三千間,方纔還鎮。又與陝州刺史皇甫溫有隙,溫遣監軍張志斌,入朝奏事,道出同華,被智光邀留入館,兩語不合,即將志斌斬為肉泥,與眾烹食。想是朱粲轉世。子儀迭聞消息,乃據實奏聞。

代宗遣使加封,明明是刑賞倒置。但代宗卻也有些微意,以為封拜內官,當可使他入朝,削奪兵權。也是獃想。哪知智光接了詔敕,反踞坐嫚罵道:「智光為國家建了大功,不得入相,只授仆射,且同華地狹,不足展足,最少須加我陝虢商鄜坊五州,我子元耀元干,能彎弓二百斤,稱萬人敵,今日欲挾天子,令諸侯,除智光外,尚有何人?天子若棄功錄瑕,我智光也顧不得甚麼了。」說畢,掀髯大笑。與發狂無二。元仙顫慄不敢言。智光乃令左右取出百縑,贈與元仙,遣令歸朝。

元仙返報代宗,代宗乃于大曆二年,密詔郭子儀討周智光。子儀即遣部將渾瑊李懷光等,出兵渭上,智光麾下,聞風驚怖。同州守將李漢惠,便舉州來降。子儀奏報唐廷,代宗方纔放膽,貶智光為澧州刺史。

已而華州牙將姚懷李延俊,刺殺智光及二子。梟首入獻,乃懸示皇城南街,聲明罪狀。

子儀因同華已平,入朝報績,適值子婦昇平公主,與子儀子曖,互相反目,公主竟駕車入都,往訴父母。事為子儀所聞,遂將曖綁置囚車,隨身帶著,徑詣闕下。原來曖為子儀第六子,曾任太常主簿,代宗因子儀功高,特把第四女嫁曖,女封昇平公主,曖拜駙馬都尉。唐制公主下嫁,當由舅姑拜主,主得拱手不答,昇平公主嫁曖時,也照此例,曖已看不過去,只因舊例如此,不得不勉強忍耐。



  
後來同居室中,公主未免挾貴自尊,曖忍無可忍,屢有違言,且叱公主道:「汝倚乃父為天子麼?我父不屑為天子,所以不為。」快人快語,足為鬚眉生色。說至此,竟欲上前掌頰,虧得侍婢從旁勸阻,那公主頰上,不過稍惹着一點拳風,戲劇中有《打金枝》一出,即因此事演出。但已梨渦變色,柳眼生波,趁着一腔怒氣,遽爾入宮哭訴,述曖所言。

代宗道:「汝實有所未知,彼果欲為天子,天下豈還是汝家所有麼?汝須敬事翁姑,禮讓駙馬,切勿再自驕貴,常啟爭端。」囑女數語,卻還明白。公主尚涕泣不休。代宗又擬出言勸導,適有殿中監入報道:「汾陽王郭子儀,綁子入朝,求見陛下。」代宗乃出禦內殿,召子儀父子入見。子儀叩頭陳言道:「老臣教子不嚴,所以特來請罪。」曖亦跪在一旁,代宗令左右扶起子儀,賜令旁坐,且笑語道:「俗語有言,『不痴不聾,不作姑翁』,兒女子閨房瑣語,何足計較呢?」子儀稱謝。又請代宗從重懲曖,代宗亦令起身,入謁公主母崔貴妃,自與子儀談了一番軍政,俟子儀退後,乃回至崔貴妃宮中,勸慰一對小夫妻。



  
崔妃已調停有緒,再經代宗勸解,曖與公主,不敢不依,乃遣令同歸。子儀已在私

第中待着,見曖回

來,自正家法,令家仆杖曖數十,曖無法求免,只好自認晦氣。但代宗為了此事,欲改定公主見舅姑禮,遷延了好幾年,直至德宗嗣位,方將禮節改定。公主須拜見舅姑,舅姑坐受中堂,諸父兄妹立受東序,如家人禮,尊卑始有定限了。

這且慢表。

再說郭子儀入朝後,仍然還鎮,越二年復行入朝,魚朝恩邀游章敬寺。這章敬寺本是莊舍,舊賜朝恩,朝恩改莊為寺,只說替帝母吳太后禱祝冥福,特別裝修,窮極華麗,又因屋宇不足,請將曲江華清兩離宮,撥入寺中,一併改造。衛州進士高郢上書諫阻,謂不宜窮工糜費,避實就虛,代宗也為所動,即召元載等入問道:「佛言報應,說果真麼?」元載道:「國家運祚靈長,全仗冥中福報,福報已定,雖有小災,不足為害。試想安史皆遭子禍,懷恩道死,回紇吐蕃二寇,不戰自退,這都非人力所能及,怎得謂無報應呢?」代宗乃不從郢奏,悉從朝恩所請。

至寺已落成,代宗親往拈香,度僧尼至千人,賜胡僧不空法號,叫作大辯正廣智三藏和尚,給食公卿俸。不空諂附朝恩,有時得見代宗,常說朝恩是佛徒化身,朝恩因此益橫,氣陵卿相。元載本與朝恩連結,旋因朝恩好加嘲笑,漸漸生嫌。至朝恩招子儀入寺,載密使人告子儀道:「朝恩將加害公身。」子儀不聽,隨騎請衷甲以從,子儀道:「我為國家大臣,彼無天子命,怎敢害我?」遂屏去騶從,獨率家僮一人前往。能單騎見回紇,遑論朝恩。朝恩見子儀不帶隨騎,未免驚問。子儀即自述所聞,且言知公誠意,特減從而來。

朝恩撫膺流涕道:「非公長者,能不生疑?」自是相與為歡,把從前嫉忌子儀的心思,都付諸汪洋大海了。舜之格象,亦本此道。元載因子儀不墮彼計,又想出一個方法,上言:「吐蕃連年入寇,邠寧節度使馬璘力不能拒,不如調子儀鎮守邠州,徙璘為涇原節度使。」代宗即日批准,子儀拜命即行,毫無異言。

小子有詩贊子儀道:

大唐又見費無極,盛德偏逢郭令公。

任爾刁奸施百計,含沙伎倆總徒工。

子儀往鎮邠州,元載更謀去朝恩,欲知朝恩是否被除,且看下回再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