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唐史演義
同平章事張鎬,素性簡澹,不事中要,後與輔國,皆不喜鎬,嘗有讒言。會鎬上言:「史思明因亂竊位,人面獸心,萬不可恃。新任滑州刺史許叔冀,狡猾多詐,臨難必變。」肅宗以為過慮,不切事機,遂罷為荊州防禦使,所有兼任河南節度使一缺,易委崔光遠接任。
崔曾將西京獻賊,奈何不誅,反加重任?不到半年,史思明逆跡昭着,竟復叛唐自主,且稱起大聖燕王來了。自張鎬罷去後,接連是李光弼奏請,謂:「思明凶狡,必將叛亂,應令烏承恩就便預防。」肅宗還是未信。光弼又上第二次密奏,勸肅宗用承恩為範陽副使,且賜阿史那承慶鐵券,令圖思明。
肅宗乃依計照行。看官!你道光弼何故要重用承恩?原來承恩父名知義,曾任平盧節度使,思明嘗居知義麾下,感他厚待,因此承恩守信都,城為思明所陷,承恩陷入賊中,思明待以客禮,縱令南還。及承恩奉敕宣慰,思明格外恭敬,視若上賓。承恩有所陳請,思明多曲意相從。
光弼偵知情事,因欲就承恩身上,誘取思明。肅宗從光弼言,授承恩為範陽節度副使,且令轉賜阿史那承慶鐵券。
承恩秘而未發,但出私財聯絡部曲,且數着婦人衣,詣諸將營,勸令效忠唐室。諸將或轉告思明,思明當然生疑,遂延承恩入宴,留宿府中,陰令心腹二人,伏住床下,一面命承恩少子,夜入省父,承恩私語少子道:「我受命除此逆胡,當授我為節度使。」語尚未畢,那床下即衝出兩人,大呼而去,承恩自知謀泄,慌得腳忙手亂,門外已有胡兵擁入,立將承恩父子拿下,並搜承恩行囊,得鐵券及光弼文牒,一併獻與思明。思明責承恩道:「我有何負汝,乃欲害我?」承恩無詞可答,只好說是李光弼主謀。
思明乃集將佐吏民,西向大哭道:「臣率十三萬眾歸降朝廷,何事負陛下,乃欲殺臣?」隨即喝令左右,榜殺承恩父子,並索得承恩黨與二百餘人,盡行殺死。獨承恩弟承玭,為思明部下裨將,得脫身走太原,思明遂囚住中使李思敬,且令狄仁智張不矜草表,請誅光弼。表既草就,不矜持示思明,及將入函,復由仁智削去。不料事又被泄,由思明召入二人,詰問罪狀,且顧語仁智道:「我用汝垂三十年,今日罪當斬首,乃汝負我,非我負汝。」仁智厲聲道:「人生總有一死,得盡忠義,死也值得。若從大夫造反,不過虛延歲月,將來死且遺臭,何如速死為愈呢!」久居賊中,不染賊習,卻是個好男兒。思明怒起,喝令侍從將仁智捶死,不矜亦隨斃杖下,另遣他人草表,傳達唐廷。肅宗乃頒敕慰諭,統推在承恩一人身上,謂非朝廷與光弼意。
看官!你道史思明是個小兒,肯聽唐朝皇帝的誑言嗎?益使悍賊輕視?更可笑的,是命九節度出討安慶緒,反差一個宦官魚朝恩,去做觀軍容使,監製這九節度,這真是越弄越錯了。一折便下,筆如潮流。
九節度使為誰?就是朔方節度郭子儀,河東節度李光弼,澤潞節度王思禮,淮西節度魯炅,興平節度李奐,滑濮節度許叔冀,鎮西兼北庭節度李嗣業,鄭蔡節度季光琛,河南節度崔光遠,這九節度麾下的馬兵步兵,合將攏來,差不多有五六十萬。肅宗本擬令子儀為統帥,只因光弼與子儀,功業相等,難相統屬,所以不置元帥,特剏一個觀軍容使的名目,令宦官魚朝恩充職。朝恩曉得甚麼兵法,不知他如何運動,得此美差,赫赫威靈的九節度使,竟要這閹奴前來監督,叫他們如何服氣呢?評論得當。子儀先引兵至河東,至獲嘉縣,破賊將安太清,太清走保衛州,安慶緒盡發鄴中部眾,親自帶領,往救太清。
子儀用埋伏計,誘賊近壘,呼起伏兵,一陣攢射,頓將慶緒擊走,遂拔衛州。慶緒奔還鄴城,子儀乃會集九節度兵馬,陸續圍鄴,慶緒大懼,急向思明處求援,情願把位置讓與思明。思明遂自稱大聖燕王,出兵陷魏郡,留駐觀變。光弼在軍中倡議道:「思明既得魏郡,尚按兵不進,明明是待我懈弛,恰好來掩我不備呢。
為今日計,且由我軍與朔方軍,同逼魏城,與他一戰,我料他鑒嘉山覆轍,必不敢輕出。嘉山事見五十一回。這邊尚有七路大軍,足下鄴城,鄴城拔,慶緒死,再合全師攻思明,思明雖狡,也無能為了。」確是萬全計策。
偏魚朝恩硬來作梗,定要他同攻鄴城,說是兵多易下,再擊思明不遲。各節度又多模棱兩可,沒一個出來作主,徒落得你推我諉,勢若散沙。自乾元元年十月圍鄴,直至二年正月,尚未得手。鎮西節度李嗣業,忍不住一腔煩惱,遂親自撲城,城上箭如雨下,突將嗣業臂上,射中一箭。
嗣業不以為意,把箭拔去,哪知箭鏃有毒,侵入肌骨,霎時間暴腫起來,痛不可忍,乃收兵回營,越宿竟致謝世。
兵馬使荔非元禮,代統士卒,仍然留軍圍城,郭子儀等築壘再重,穿塹三重,且決漳水灌入城中,城中井泉皆溢。賊兵多遷居高處,更因糧食已盡,一鼠且值錢四千,並淘馬矢以食馬,急得慶緒不知所措,但日望思明進援。思明煞是厲害,聞鄴城危急萬分,乃引兵趨救,卻又一時不到城下,但遣輕騎挑戰,官軍出擊,便即散歸,官軍回營,又復趨集,閙得官軍日夜不安。思明更選壯士數隊,扮作官軍模樣,四處攔截官軍糧運,每見舟車運至,即上前焚掠,官軍防不勝防,遂致各營乏食,均有歸志。
崔曾將西京獻賊,奈何不誅,反加重任?不到半年,史思明逆跡昭着,竟復叛唐自主,且稱起大聖燕王來了。自張鎬罷去後,接連是李光弼奏請,謂:「思明凶狡,必將叛亂,應令烏承恩就便預防。」肅宗還是未信。光弼又上第二次密奏,勸肅宗用承恩為範陽副使,且賜阿史那承慶鐵券,令圖思明。
肅宗乃依計照行。看官!你道光弼何故要重用承恩?原來承恩父名知義,曾任平盧節度使,思明嘗居知義麾下,感他厚待,因此承恩守信都,城為思明所陷,承恩陷入賊中,思明待以客禮,縱令南還。及承恩奉敕宣慰,思明格外恭敬,視若上賓。承恩有所陳請,思明多曲意相從。
光弼偵知情事,因欲就承恩身上,誘取思明。肅宗從光弼言,授承恩為範陽節度副使,且令轉賜阿史那承慶鐵券。
承恩秘而未發,但出私財聯絡部曲,且數着婦人衣,詣諸將營,勸令效忠唐室。諸將或轉告思明,思明當然生疑,遂延承恩入宴,留宿府中,陰令心腹二人,伏住床下,一面命承恩少子,夜入省父,承恩私語少子道:「我受命除此逆胡,當授我為節度使。」語尚未畢,那床下即衝出兩人,大呼而去,承恩自知謀泄,慌得腳忙手亂,門外已有胡兵擁入,立將承恩父子拿下,並搜承恩行囊,得鐵券及光弼文牒,一併獻與思明。思明責承恩道:「我有何負汝,乃欲害我?」承恩無詞可答,只好說是李光弼主謀。
看官!你道史思明是個小兒,肯聽唐朝皇帝的誑言嗎?益使悍賊輕視?更可笑的,是命九節度出討安慶緒,反差一個宦官魚朝恩,去做觀軍容使,監製這九節度,這真是越弄越錯了。一折便下,筆如潮流。
九節度使為誰?就是朔方節度郭子儀,河東節度李光弼,澤潞節度王思禮,淮西節度魯炅,興平節度李奐,滑濮節度許叔冀,鎮西兼北庭節度李嗣業,鄭蔡節度季光琛,河南節度崔光遠,這九節度麾下的馬兵步兵,合將攏來,差不多有五六十萬。肅宗本擬令子儀為統帥,只因光弼與子儀,功業相等,難相統屬,所以不置元帥,特剏一個觀軍容使的名目,令宦官魚朝恩充職。朝恩曉得甚麼兵法,不知他如何運動,得此美差,赫赫威靈的九節度使,竟要這閹奴前來監督,叫他們如何服氣呢?評論得當。子儀先引兵至河東,至獲嘉縣,破賊將安太清,太清走保衛州,安慶緒盡發鄴中部眾,親自帶領,往救太清。
子儀用埋伏計,誘賊近壘,呼起伏兵,一陣攢射,頓將慶緒擊走,遂拔衛州。慶緒奔還鄴城,子儀乃會集九節度兵馬,陸續圍鄴,慶緒大懼,急向思明處求援,情願把位置讓與思明。思明遂自稱大聖燕王,出兵陷魏郡,留駐觀變。光弼在軍中倡議道:「思明既得魏郡,尚按兵不進,明明是待我懈弛,恰好來掩我不備呢。
為今日計,且由我軍與朔方軍,同逼魏城,與他一戰,我料他鑒嘉山覆轍,必不敢輕出。嘉山事見五十一回。這邊尚有七路大軍,足下鄴城,鄴城拔,慶緒死,再合全師攻思明,思明雖狡,也無能為了。」確是萬全計策。
偏魚朝恩硬來作梗,定要他同攻鄴城,說是兵多易下,再擊思明不遲。各節度又多模棱兩可,沒一個出來作主,徒落得你推我諉,勢若散沙。自乾元元年十月圍鄴,直至二年正月,尚未得手。鎮西節度李嗣業,忍不住一腔煩惱,遂親自撲城,城上箭如雨下,突將嗣業臂上,射中一箭。
嗣業不以為意,把箭拔去,哪知箭鏃有毒,侵入肌骨,霎時間暴腫起來,痛不可忍,乃收兵回營,越宿竟致謝世。
兵馬使荔非元禮,代統士卒,仍然留軍圍城,郭子儀等築壘再重,穿塹三重,且決漳水灌入城中,城中井泉皆溢。賊兵多遷居高處,更因糧食已盡,一鼠且值錢四千,並淘馬矢以食馬,急得慶緒不知所措,但日望思明進援。思明煞是厲害,聞鄴城危急萬分,乃引兵趨救,卻又一時不到城下,但遣輕騎挑戰,官軍出擊,便即散歸,官軍回營,又復趨集,閙得官軍日夜不安。思明更選壯士數隊,扮作官軍模樣,四處攔截官軍糧運,每見舟車運至,即上前焚掠,官軍防不勝防,遂致各營乏食,均有歸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