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清史稿 上    P 603


作者:趙爾巽等
頁數:603 / 663
類別:歷史

 

清史稿 上

作者:趙爾巽等
第603,共663。
嘉慶四年,浙撫玉德請改山陰土塘為柴塘。十三年,浙撫阮元請改蕭山土岸為柴塘。十六年,浙撫蔣攸銛請將山陰各土塘堤一律建築柴塘;蘇撫章煦請將華亭土塘加築單壩二層。均從之。
道光十三年五月,巡撫富呢揚阿疏言「東西兩防塘工,先擇尤險者修築,需銀五十一萬二千餘兩」。十一月,又言「限內限外各工俱掣坍,需銀十九萬四千餘兩」。十二月,又言「東塘界內,應於前後兩塘中間,另建鱗塘二千六百餘丈,需銀九十二萬二千兩」。均下部議行。十四年,命刑部侍郎趙盛奎、前東河督嚴烺,會同富呢揚阿查勘應修各工。尋疏言:「外護塘根,無如坦水,擬自念裡亭汛至鎮海汛,添建盤頭三座,改建柴塘三千三百餘丈;其西塘烏龍廟以東,應接築魚鱗石塊;海寧繞城石塘,應加高條石兩層。俟明年大汛時續辦。」遣左都禦史吳椿往勘,留浙會辦。十六年三月工竣,計修築各工萬七千餘丈,用銀一百五十七萬有奇。三十年,巡撫吳文鎔疊陳海塘石工沖缺,令速搶辦。十月工竣。
鹹豐七年八月,海塘埽各工猝被風潮沖坍。十二月,次第堵合。同治三年,禦史洪燕昌言浙江海塘潰決,請速籌款修理。部議將浙海關等稅撥用。五年,內閣侍讀學士鍾佩賢疏陳海塘關係東南大局,有四害三可慮。命巡撫馬新貽詳勘,修海寧魚鱗石工二百六十餘丈。六年,以浙江海塘工钜費多,議分最要次要修築,期以十年告竣。七年,兩江總督曾國籓等請修華亭石塘護壩,嗣是塘工歲有修築。
光緒三年,修寶山北石塘護土,建護塘攔水各壩,及仁和、海寧魚鱗石塘千三百餘丈。十年,修昭文、華亭、寶山等處塘壩及石坦坡。十二年,浙江巡撫劉秉璋言,海鹽原建石塘四千六百餘丈,積年坍損過半,擬擇要興辦,埋砌者五百丈,建復者四百六十丈,需銀二十萬。允之。十八年,浙撫劉樹棠疏言,海寧繞城石塘坍塌日甚,請添築坦水,以塘工加抽絲捐積存餘款先行開辦,隨籌款次第興修。從之。十九年,修太倉茜涇口椿石坦坡百五十一丈,鎮洋楊林口椿石二百丈,昭文施家橋至老人濱雙椿夾石護壩二百丈,華亭外塘純石斜壩四十六丈。


  
綜計兩省塘工,自道光中葉大修後,疊經兵燹,半就頽圮,迄同治初,興辦大工,庫款支絀,遂開辦海塘捐輸,並勸令兩省絲商,於正捐外,加抽塘工絲捐,給票請獎。旋即停止。光緒三十年,浙江巡撫聶緝椝請復捐輸舊章,以濟要工。因二十七年以後,潮汐猛烈,次險者變為極險,擬將柴埽各工清底拆築,非籌集钜款,不能歷久鞏固雲。 志一百四
○河渠四
△直省水利


  
清代軫恤民艱,亟修水政,黃、淮、運、永定諸河、海塘而外,舉凡直省水利,亦皆經營不遺餘力,其事可備列焉。
順治四年,給事中梁維請開荒田、興水利,章下所司。十一年,詔曰:「東南財賦之地,素稱沃壤。近年水旱為災,民生重困,皆因水利失修,致誤農工。該督撫責成地方官悉心講求,疏通水道,修築堤防,以時蓄泄,俾水旱無虞,民安樂利。」
康熙元年,重修夾江龍興堰,又鑿大渠以廣灌溉。二年,修和州銅成堰,龍首、通濟二渠。交城磁瓦河漲,水侵城,築堤障之。三年,修嘉定楠木堰。九年,修郿縣金渠、寧曲水利。十二年,重修城固五門堰。十九年,濬常熟白茆港、武進孟瀆河。二十三年,修五河南湖堤壩。二十七年,修徽州魚梁壩。三十七年,命河督王新命修畿輔水利。
三十八年,聖祖南巡,至東光,命直隷巡撫李光地察勘漳河、滹沱河故道。覆疏言:「大名、廣平、真定、河間所屬,凡兩河經行之處,宜開濬疏通,由館陶入運。老漳河與單家橋支流合,至鮑家嘴歸運,可分子牙河之勢。」三十九年,帝巡視子牙河堤,命於閻、留二莊間建石閘,隨時啟閉。禦史劉珩言,永平、真定近河地,應令引水入田耕種。諭曰:「水田之利,不可太驟。若剋期齊舉,必致難行。惟於興作之後,百姓知其有益,自然鼓勵效法,事必有成。」四十年,李光地言:「漳河分四支,三支歸運皆弱,一支歸澱獨強。遇水大時,當用挑水壩等法,使水分流,北不至挾滹沱以浸田,南不至合衛河以害運。」如所請行。
四十三年,挑楊村舊引河。先是子牙河廣福樓開引河時,文安、大城民謂有益,青縣民謂不便,各集河幹互控。至是河成,三縣民皆稱便。天津總兵官藍理請於豐潤、寶坻、天津開墾水田,下部議。旋諭曰:「昔李光地有此請,朕以為不可輕舉者,蓋北方水土之性迥異南方。當時水大,以為可種水田,不知驟漲之水,其涸甚易。觀琉璃河、莽牛河、易河之水,入夏皆涸可知。」次年部臣仍以開墾為請,諭以此事暫宜存置,可令藍理於天津試開水田,俟冬後踏勘。
四十八年,濬鄭州賈魯河故道,自東趙訖黃河涯口新莊。於東趙建閘一,黃河涯口築草壩石閘各一。甘肅巡撫舒圖言:「唐渠口高於身,水勢不暢,應引黃河之水匯入宋澄堡。如水不足用,更於上遊近黃處開河引水,酌建閘壩,以資蓄泄。」從之。江蘇巡撫於準言:「丹陽練湖,冬春泄水濟運,夏秋分灌民田。自奸民圖利,將下湖之地佃種升科,民田悉成荒瘠。請復令蓄水為湖,得資灌溉。」從之。五十七年,以沛縣連年被水,命河督趙世顯察勘。世顯言:「金鄉、魚台之水,由沛之昭陽湖歷微山湖,從荊山口出貓兒窩入運。近因荊山口十字河淤墊,致低田被淹。應將沙淤濬通,再於十字河上築草壩。若遇運河水淺,即令堵塞,俾水全歸微山湖,出湖口閘以濟運,則民田漕運兩有裨益。」從之。
世宗時,於畿輔水利尤多區畫。雍正三年,直隷大水,命怡親王允祥、大學士硃軾相度修治。因疏請濬治衛河、澱池、子牙、永定諸河,更於京東之灤、薊,京南之文、霸,設營田專官,經畫疆理。召募老農,謀導耕種。四年,定營田四局,設水利營田府,命怡親王總理其事,置觀察使一。自五年分局至七年,營成水田六千頃有奇。後因水力贏縮靡常,半就湮廢。是年命侍郎通智、單疇書,會同川督嶽鍾琪,開惠農渠於查漢托護,以益屯守,復建昌潤渠於惠農渠東北。六年,浚文水近汾河渠,引灌民田,開嵩明州楊林海以泄水成田。八年,帝以寧夏水利在大清、漢、唐三渠,日久頽壞,命通智同光祿卿史在甲勘修。是年修廣西興安靈渠,以利農田,通行舟。濬陳、許二州溝洫。
十年,雲貴總督鄂爾泰言:「滇省水利全在昆明海口,現經修濬,膏腴田地漸次涸出。惟盤龍江、金棱、銀棱、寶象等河俱與海口近,亟宜建築壩台。」又言:「楊林海水勢暢流,周圍草塘均可招民開墾。宜良江頭村舊河地形稍高,宜另開河道以資灌溉。尋甸河整石難鑿,宜另濬沙河,俾得暢流。東川城北漫海,水消田出,亦可招墾。」均從之。十二年,營田觀察使陳時夏言:「文安、大城界內修橫堤千五百餘丈,營田四十八頃俱獲豐收。但恐水涸即成旱田,請於大堤東南開建石閘,北岸多設涵洞,以資宣洩。」從之。
乾隆元年,大學士嵇曾筠請疏濬杭、湖水利。兩廣總督鄂彌達言:「廣、肇二屬沿江一帶基圍,關係民田廬舍,常致沖坍,請於險要處改土為石,陸續興建。」下部議行。江南大雨水,淮陽被淹,命濬宿遷、桃源、清河、安東及高郵、寶應各水道。二年,命總督尹繼善籌畫雲南水利,無論通粵通川及本省河海,凡有關民食者,及時興修。陝西巡撫崔紀陳鑿井灌田以佐水利之議。諭令詳籌,勿擾閭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