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明代散文
赤壁之遊,自謂登仙羽化,而縞衣玄裳者笑謂其樂非真樂[17]。夫何知闔戶晝寢之時,誰與棋者?非道士與羽客戲為君子軍于流水古松之間,以嬲髯蘇也耶[18]?噫嘻!子瞻誠大愚矣。然而子瞻不愚,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勝不過三世諸佛,敗不過九天仙子,諸佛仙子與我何有哉!且夫天地之間,有情者俱妄,無情者乃真,是故莫壽于古松流水,而道士與羽客皆短。日長境靜,恍惚古初,不聞人聲,但聞落子,非禪非玄,髯得之矣。
如必從道士起見,則廬山亦匡續以後之名[19],未有續時,此山何所命名?而竟無人來往居處其下與?過而不留,住應無所,此為深于樂山者也。元丹能詩,可與言者,以此記歸之。
註釋:
[1]天啟乙丑:天啟五年1625。[2]亡:無。[3]潯陽:今江西九江。[4]星子:星子縣,明屬江西南康府。
[5]崇禎壬申:崇禎五年1632。[6]起部:指工總,時王思任為工部主事。視榷:主管專賣之事。鳩茲:古地名,在今安徽蕪湖。
[7]費禕之樓:費禕,三國蜀人,相傳死後登仙,駕黃鶴憩于黃鶴樓。[8]介象之廟:介象,三國吳人。《神仙傳》:「介象死,吳先帝思之,以象所住屋為廟,時時往祭之,有白鶴來集坐上也。”[9]茅盈之帳:茅盈,漢代人,隱居句曲山修道,該山因被稱為茅山。
《神仙傳》:「茅君在帳中與人言語,其出入,或發人馬,或化為白鶴。“[10]丁令威之化華表:丁令威,參見《重遊麻源三谷記》注[11]。[11]鄭弘之射的:鄭弘,山陰人,字巨君。曾採薪白鶴山,擂鼓遺箭還神人。
神人問其所欲,鄭弘告以若耶溪載薪為難,願旦南風,暮北風。後果然。[12]浮邱:即浮邱公,古仙人,著有《相鶴經》。青田:山名,道教三十隻洞天之一。
[13]王喬之緱嶺:王喬,即王子喬,古仙人。《列仙傳》云:“王子喬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緱氏山頭。至其果乘白鶴住山巔,望之不得到。」[14]廣成子之石穴:廣成子,傳說黃帝時人。
《墨客揮犀》曰:「崆峒山,廣成子修道所,絶壁有石穴,謂之早鶴祠。」[15]五老:指廬山五老峰。馘:臉。[16]了元:宋僧人,號佛印。
[17]「赤壁」三句:蘇軾游赤壁,作前後二赤壁賦,《前赤壁賦》有「飄飄乎遺世獨立羽化而成仙」之句,《後赤壁賦》有「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之句。[18]嬲:戲弄。髯蘇:指蘇荔。[19]匡續:即葳裕一作匡俗。
南朝釋慧遠《廬山記略》云:“有匡裕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際,……受道于仙人,共游此山,遂托室崖岫,即岩成館,故時人謂其所止為神仙之廬,因以名山焉。」
重修忠肅于公墓記.明陳繼儒
萬曆甲寅[2],武陵楊公[3],以御史奉命理兩浙鹽16882;[4],下車武林[5],首揭于忠肅公墓下,嘆曰:「浙中伍大夫、岳武穆[6],與公鼎立而三,而公祠宇如陋巷矮屋。無論謁者傴僂幾筵[7],有如公肅儀擁從出入廟中,詎此一丸土[8],能容數百萬風車雲馬乎?」於是捐俸,命仁和令喬君[9],鳩聚工料[10],式增廓之[11],而此祠巋然,遂成湖上偉觀。公屬陳子碑而記之[12]。
大抵忠臣為國,不惜死,亦不惜名。不惜死,然後有豪傑不敢;不惜名,然後有聖賢之悶[13]。黃河之排山倒海,是其敢也;既能伏流地中萬三千里,又能千里一曲,是其悶也。昔土木之變[14],裕陵北狩[15],公痛哭抗疏,止南遷之議,召勤王之師。
虜擁帝至大同,至宣府,至京城下,皆登城謝曰:「賴天地宗社之靈,國有君矣。」此一見《左傳》,楚人仗兵車,執宋公以伐宋,公子目夷令宋人應之曰:「賴社稷之神靈,吾國已有君矣。」楚人知雖執宋公,猶不得宋國,於是釋宋公。又一見《廉頗傳》,秦王逼趙王會澠池,廉頗送至境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絶秦望。
」又再見《王旦傳》[16],契丹犯邊,帝幸澶州[17],旦曰:「十日之內,未有捷報,當如何?」帝默默良久,曰:「立皇太子。」三者公讀書得力處也。由前言之,公為宋之目夷;由後言之,公為廉頗、王旦,何也?
嗚呼!茂陵之立而復廢[18],廢而復立,誰不知之?公之識,豈出王直、李侃、朱英下[19]?又豈出鐘同、章綸下[20]?蓋公相時度勢,有不當言,有不必言者。當裕陵在虜,茂陵在儲,拒父則衛輒[21],迎父則宋高[22],戰不可,和不可,無一而可為制虜地也:此不當言也。此不當言也。裕陵既返,見濟薨,郕王病[23],天人攸歸,非裕陵而誰?又非茂陵而誰?明率百官朝請復辟,直以遵晦待耳:此不必言耳。
若徐有貞、曹、石奪門之舉[24],乃變局,非正局,乃劫局,非遲局,乃縱橫家局,非社稷大臣局也。或曰:「盍去諸?」嗚呼!公何可去也!公在則裕陵安,而茂陵亦安。若公諍之而公去之,則南宮之錮[25],後不將燭影斧聲乎[26]?東宮之廢,後不將宋之德昭乎[27]?公雖欲調郕王之兄弟,而實密護吾君之父子;乃知迴鑾,公功也;其他日得以復辟,公功也;復儲,亦公功也。人能見所見,而不能見所不見。
能見者,豪傑之敢;不見者,聖賢之悶。敢於任死,而悶于暴名,公真古大臣之用心也哉!
竊嘗謂裕陵之返國,高皇帝不殺元順帝之報也[28]。天生於忠肅以一社稷,高皇帝廟祀余闕之報也[29]。忠肅以讒死,報何居?夫使公功成身退,老死故鄉,亦郭汾陽、李西平等耳[30]。鐲鏤之劍揚,而胥濤泣;風波之獄構,而岳廟尊;迎立外藩之冤酷,而于墓慘。
如必從道士起見,則廬山亦匡續以後之名[19],未有續時,此山何所命名?而竟無人來往居處其下與?過而不留,住應無所,此為深于樂山者也。元丹能詩,可與言者,以此記歸之。
註釋:
[1]天啟乙丑:天啟五年1625。[2]亡:無。[3]潯陽:今江西九江。[4]星子:星子縣,明屬江西南康府。
[5]崇禎壬申:崇禎五年1632。[6]起部:指工總,時王思任為工部主事。視榷:主管專賣之事。鳩茲:古地名,在今安徽蕪湖。
[7]費禕之樓:費禕,三國蜀人,相傳死後登仙,駕黃鶴憩于黃鶴樓。[8]介象之廟:介象,三國吳人。《神仙傳》:「介象死,吳先帝思之,以象所住屋為廟,時時往祭之,有白鶴來集坐上也。”[9]茅盈之帳:茅盈,漢代人,隱居句曲山修道,該山因被稱為茅山。
《神仙傳》:「茅君在帳中與人言語,其出入,或發人馬,或化為白鶴。“[10]丁令威之化華表:丁令威,參見《重遊麻源三谷記》注[11]。[11]鄭弘之射的:鄭弘,山陰人,字巨君。曾採薪白鶴山,擂鼓遺箭還神人。
神人問其所欲,鄭弘告以若耶溪載薪為難,願旦南風,暮北風。後果然。[12]浮邱:即浮邱公,古仙人,著有《相鶴經》。青田:山名,道教三十隻洞天之一。
《墨客揮犀》曰:「崆峒山,廣成子修道所,絶壁有石穴,謂之早鶴祠。」[15]五老:指廬山五老峰。馘:臉。[16]了元:宋僧人,號佛印。
南朝釋慧遠《廬山記略》云:“有匡裕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際,……受道于仙人,共游此山,遂托室崖岫,即岩成館,故時人謂其所止為神仙之廬,因以名山焉。」
重修忠肅于公墓記.明陳繼儒
萬曆甲寅[2],武陵楊公[3],以御史奉命理兩浙鹽16882;[4],下車武林[5],首揭于忠肅公墓下,嘆曰:「浙中伍大夫、岳武穆[6],與公鼎立而三,而公祠宇如陋巷矮屋。無論謁者傴僂幾筵[7],有如公肅儀擁從出入廟中,詎此一丸土[8],能容數百萬風車雲馬乎?」於是捐俸,命仁和令喬君[9],鳩聚工料[10],式增廓之[11],而此祠巋然,遂成湖上偉觀。公屬陳子碑而記之[12]。
大抵忠臣為國,不惜死,亦不惜名。不惜死,然後有豪傑不敢;不惜名,然後有聖賢之悶[13]。黃河之排山倒海,是其敢也;既能伏流地中萬三千里,又能千里一曲,是其悶也。昔土木之變[14],裕陵北狩[15],公痛哭抗疏,止南遷之議,召勤王之師。
虜擁帝至大同,至宣府,至京城下,皆登城謝曰:「賴天地宗社之靈,國有君矣。」此一見《左傳》,楚人仗兵車,執宋公以伐宋,公子目夷令宋人應之曰:「賴社稷之神靈,吾國已有君矣。」楚人知雖執宋公,猶不得宋國,於是釋宋公。又一見《廉頗傳》,秦王逼趙王會澠池,廉頗送至境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絶秦望。
」又再見《王旦傳》[16],契丹犯邊,帝幸澶州[17],旦曰:「十日之內,未有捷報,當如何?」帝默默良久,曰:「立皇太子。」三者公讀書得力處也。由前言之,公為宋之目夷;由後言之,公為廉頗、王旦,何也?
嗚呼!茂陵之立而復廢[18],廢而復立,誰不知之?公之識,豈出王直、李侃、朱英下[19]?又豈出鐘同、章綸下[20]?蓋公相時度勢,有不當言,有不必言者。當裕陵在虜,茂陵在儲,拒父則衛輒[21],迎父則宋高[22],戰不可,和不可,無一而可為制虜地也:此不當言也。此不當言也。裕陵既返,見濟薨,郕王病[23],天人攸歸,非裕陵而誰?又非茂陵而誰?明率百官朝請復辟,直以遵晦待耳:此不必言耳。
若徐有貞、曹、石奪門之舉[24],乃變局,非正局,乃劫局,非遲局,乃縱橫家局,非社稷大臣局也。或曰:「盍去諸?」嗚呼!公何可去也!公在則裕陵安,而茂陵亦安。若公諍之而公去之,則南宮之錮[25],後不將燭影斧聲乎[26]?東宮之廢,後不將宋之德昭乎[27]?公雖欲調郕王之兄弟,而實密護吾君之父子;乃知迴鑾,公功也;其他日得以復辟,公功也;復儲,亦公功也。人能見所見,而不能見所不見。
能見者,豪傑之敢;不見者,聖賢之悶。敢於任死,而悶于暴名,公真古大臣之用心也哉!
竊嘗謂裕陵之返國,高皇帝不殺元順帝之報也[28]。天生於忠肅以一社稷,高皇帝廟祀余闕之報也[29]。忠肅以讒死,報何居?夫使公功成身退,老死故鄉,亦郭汾陽、李西平等耳[30]。鐲鏤之劍揚,而胥濤泣;風波之獄構,而岳廟尊;迎立外藩之冤酷,而于墓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