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國富論    P 365


作者:亞當史密斯
頁數:365 / 0
類別:經濟

 

作者:亞當史密斯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國富論

 我們的鄉紳,在對外國穀物的輸入課以重稅(那在一般豐年便等於禁止),和對本國穀物的輸出給與獎勵金時,似乎是在仿效我們制造業者的行為。使用前一種方法,他們取得了國內市場獨占權;使用後一種方法,他們企圖防止國內市場積存穀物過多。總之,他們使用這兩種方法,企圖提高他們商品的真實價值。在這一點上,他們和制造業者所采取的方法,是一樣的。制造業者亦曾同樣采取這兩種方法,來提高許多種制造品的真實價值。但他們也許沒注意到,穀物和其他各種貨物間有著巨大的根本的差別。以獨占國內市場的方法,或以獎勵輸出的方法,使毛織物以比無獨占權和無獎勵金時更好的價格出售,那是可能的,因為使用這些方法,不但提高了此等貨物的名義價格,而且提高了此等貨物的真實價格。使此等貨物等於較大的勞動量與生活品量,就不僅增加了此等制造業者的名義利潤、名義財富與名義收入,而且增加了他們的真實利潤、真實財富與真實收入;這樣他們就能夠過較優裕的生活,或在此等制造業上,雇用較大的勞動量。這實際上就是獎勵此等制造業者,使他們制造業所雇用的國內勞動者比無此制度時所能雇用的多。但這種制度如果應用到穀物,那所提高的就只是穀物的名義價值,不是穀物的真實價值。這樣做,不能增加農業家的真實財富或真實收入,亦不能增加鄉紳的真實財富或真實收入。也不能獎勵穀物的耕種,因為不能使穀物能夠養活和能夠雇用更多的耕種穀物的勞動者。按照事物的本質,穀物有一定的真實價值,不能隨貨幣價格改變而改變。輸出獎勵金,國內市場獨占,都不能提高穀物的真實價值。最自由的競爭,亦不能使它低減。就全世界說,穀物的真實價值,等於它所能維持的勞動量;就個別地方說,穀物的真實價值,等於穀物按照當地維持勞動者生活的一般方式,即大方地、省檢地或適中地維持其生活的方式,所能維持的勞動量。毛織物和麻織物不是支配性的商品,一切其他商品的真實價值,並非最後要由毛織物和麻織物的價值來衡量、來決定。穀物卻不然。一切其他商品的真實價值,最後都要由各自平均貨幣價格對穀物平均貨幣價格所持的比例來衡量、來決定。穀物的平均貨幣價格,雖有時會一世紀和一世紀不同,但其真實價值卻不隨此種變動而變動。隨這種變動而變動的,只是白銀的真實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