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 第320頁
誠然,由於有了這種管制,特定制造業有時能比沒有此種管制時更迅速地確立起來,而且過了一些時候,能在國內以同樣低廉或更低廉的費用制造這特定商品。不過,社會的勞動,由於有了此種管制,雖可更迅速地流入有利的特定用途,但勞動和收入總額,卻都不能因此而增加。社會的勞動,只能隨社會資本的增加而比例增加;社會資本增加多少,又只看社會能在社會收入中逐漸節省多少。而上述那種管制的直接結果,是減少社會的收入,凡是減少社會收入的措施,一定不會迅速地增加社會的資本;要是聽任資本和勞動尋找自然的用途,社會的資本自會迅速地增加。 沒有那種管制,那特定制造業雖不能在這社會上確立起來,但社會在其發展的任何時期內,並不因此而更貧乏。在這社會發展的一切時期內,其全部資本與勞動,雖使用的對象不相同,但仍可能使用在當時最有利的用途。在一切時期內,其收入可能是資本所能提供的最大的收入,而資本與收入也許以可能有的最大速度增加著。 有時,在某些特定商品的生產上,某一國占有那麼大的自然優勢,以致全世界都認為,跟這種優勢做鬥爭是枉然的。通過嵌玻璃、設溫床、建溫壁,蘇格蘭也能栽種極好的葡萄,並釀造極好的葡萄酒,其費用大約三十倍於能由外國購買的至少是同樣好品質的葡萄酒。單單為了要獎勵蘇格蘭釀造波爾多和布岡迪紅葡萄酒,便以法律禁止一切外國葡萄酒輸入,這難道是合理的嗎?但是,如果蘇格蘭不向外國購買它所需要的一定數量的葡萄酒,而竟使用比購買所需的多三十倍的資本和勞動來自己制造,顯然是不合理的,那末所使用的資本與勞動,僅多三十分之一,甚或僅多三百分之一,也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程度雖沒有那麼驚人,但卻完全是同樣不合理。至於一國比另一國優越的地位,是固有的,或是後來獲得的,在這方面,無關重要。只要甲國有此優勢,乙國無此優勢,乙國向甲國購買,總是比自己制造有利。一種技藝的工匠比另一種技藝的工匠優越的地位,只是後來獲得的,但他們兩者都認為,互相交換彼此產品比自己制造更有利。 第32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