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 第268頁
按照事物的自然趨勢,進步社會的資本,首先是大部分投在農業上,其次投在工業上,最後投在國外貿易上。這種順序是極自然的;我相信,在所有擁有多少領土的社會,資本總是在某程度上按照這種順序投用。總得先開墾了一些土地然後才能成立很多城市;總得在城市里先有了些粗糙的制造業,然後才會有人願意投身於國外貿易。 這個自然的順序,雖然在所有進步的社會里都已在某種程度上發生,但就今日歐洲各國的情狀說,這個順序卻就許多方面說,似乎完全相反。它們的精制造業或適於遠地銷售的制造業,多由國外貿易引出。農業大改良,也是制造業和國外貿易所產生的結果。這種反自然的退化的順序,乃是風俗習慣迫成的。他們原來的統治的性質使他們的風俗習慣變成了這個模樣。後來,這種統治大大改變了,他們的風俗習慣卻仍沒有多大改變。 第二幕 論羅馬帝國崩潰後農業在歐洲舊狀態下所受到的阻抑 自日耳曼民族和塞西亞民族侵擾羅馬帝國西部以來,歐洲起了一個大變革,跟著這個大變革發生的是,歐洲擾攘了好幾百年。野蠻民族對原居民的掠奪和迫害,中斷了城鄉間的貿易。城市都成了荒墟,鄉村亦無人耕作。在羅馬帝國統治時很富裕的西歐,一變而為極貧乏,極野蠻。在接連不斷的擾攘中,那些民族的頭子,占有或篡奪了這些國家的大部分土地。有人耕作的土地雖然不多,但要找一塊沒有所有主的土地,卻不可能。一切土地都被吞並了;其中大部分是被少數大地主所吞並。 最初吞並荒地的危害雖很大,但有可能只不過是暫時的危害。這些土地本可通過繼承或分割,把它們拆小。但長男承繼法,使大土地不能因承繼而拆小;限嗣繼承法又使大土地不能因分割而拆小。 第26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