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 第214頁
第一,由於這樣的謹慎,銀行方面,除自己帳簿外,不必另去搜集別種證據,即能相當准確地判斷債務人的盛衰情況。債務人償債情況是否正常,大都取決於其業務的盛衰。私人放債,債戶少的數家,多的也不過數十家,所以,要察知債務人的行為和經濟情況,委托一個經理人就行了,甚至經理人亦不必要。但銀行放債動輒數百家,而且還有許多別種事情要不斷留心注意,所以,除自己帳簿所提供的資料外,它還需要有關於大部分債務人情況和行為的其他經常性報道。蘇格蘭各銀行,所以耍求債務人必須常常償款,也許因為看到了這一點。 第二,由於這樣的謹慎,銀行方面就不致於發行過剩的、為社會所不能容納的紙幣。在相當期間內,顧客償入的數額,若大都等於貸出的數額,那就可證明銀行貸給他的紙幣額,並沒有超過他在無銀行貸借的場合為應付不時之需所必須保留的金銀量,從而可以證明銀行發出去的紙幣額,也未曾超過國內在無紙幣的場合所應流通的金銀量。償入的頻繁,償人時期的有定,償入款項的數額,在足以表明銀行方面貸出去的數額,並沒有超過顧客在無借貸時所必須以現金形式保留以應不時之需的那一部分資本,也就是說,並沒有超過顧客在無借貸時所必須以現金形式保留,使得他的其餘資本可繼續不斷使用的那一部分資本。在這場合,只有這一部分顧客的資本,在相當期間內,繼續不斷以鑄幣或紙幣這兩種貨幣形態時而收進、時而付出。銀行借貸,如果超過這一部分,那在相當期間內,顧客償入的數額,一定不能等於貸出的數額。就銀行的金櫃說,這種來往的入流,定然抵不過這種來往的出流。紙幣的發行,因為超過了在無紙幣發行時顧客所須保有以應急需的金銀量,就也馬上超過了在無紙幣發行時國內流通界所會有的金銀量,因而馬上就會超過了在無紙幣發行時國內流通界所容易容納的數量。這種過剩的紙幣,馬上會回銀行來兌換現金。這第二種利益,與第一種利益比較,是同樣實在的。但對於這種利益,蘇格蘭各銀行,似乎沒有了解得那麼清楚。 第2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