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 第34頁
去天保初,皇太子監國。冬會群官于西園都亭,坐從東面,義取于向中宮台殿故也。二年于宮冬會,坐乃東面,收竊以為疑。前者遂有別議,議者同之。邢尚書以前定東面之議,復申本懷,此乃國之大禮,無容不盡所見。收以為太子東宮,位在於震,長子之義也。案《易》八卦,正位向中。皇太子今居北城,于宮殿為東北,南面而坐,于義為背也。前者立議,據東宮為本。又案《東宮舊事》,太子宴會,多以西面為禮,此又成證,非徒言也。不言太子常無東南二面之坐,但用之有所。至如西園東面,所不疑也。未知君臣車服有同異之議,何為而發?就如所云,但知禮有同者,不可令異。不知禮有異者,不可令同。苟別君臣同異之禮,恐重紙累札,書不盡也。 子才竟執東面,收執西面,授引經據,大相往複。其後竟從西面為定。時議又疑宮吏之姓與太子名同。子才又謂曰:「案《曲禮》『大夫士之子,不與世子同名。』《鄭注》云:『若先之生,亦不改。』漢法,天子登位,布名于天下,四海之內,無不咸避。案《春秋經》『衛石惡出奔晉』,在衛侯衎卒之前。衎卒,其子惡始立。明石惡於長子同名。諸侯長子,在一國之內,與皇太子于天子,禮亦不異。鄭言先生不改,蓋以此義。衛石惡、宋向戌皆與君同名,《春秋》不譏。皇太子雖有儲貳之重,未為海內所避,何容便改人姓。然事有消息,不得皆同於古。宮吏至微,而有所犯,朝夕從事,亦是難安,宜聽出宮,尚書更補他職。」制曰:「可。」 後周制,正之二日,皇太子南面,列軒懸,宮官朝賀。及開皇初,皇太子勇準故事,張樂受朝,宮臣及京官北面稱慶。高祖誚之。是後定儀注,西面而坐,唯宮臣稱慶,台官不復總集。煬帝之為太子,奏降章服,宮官請不稱臣。詔許之。後齊立春日,皇帝服通天冠、青介幘、青紗袍,佩蒼玉,青帶、青袴、青襪舄,而受朝于太極殿。尚書令等坐定,三公郎中詣席,跪讀時令訖,典禦酌酒卮,置郎中前,郎中耑,還席伏飲,禮成而出。立夏、季夏、立秋讀令,則施禦座于中楹,南向。立冬如立春,于西廂東向。各以其時之色服,儀並如春禮。 後齊每策秀孝,中書策秀才,集書策考貢士,考功郎中策廉良,皇帝常服,乘輿出,坐于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對。其有脫誤、書濫、孟浪者,起立席後,飲墨水,脫容刀。 後齊宴宗室禮,皇帝常服,別殿西廂東向。七廟子孫皆公服,無官者,單衣介幘,集神武門。宗室尊卑,次於殿庭。七十者二人扶拜,八十者扶而不拜。升殿就位,皇帝興,宗室伏。皇帝坐,乃興拜而坐。尊者南面,卑者北面,皆以西為上。八十者一坐。再至,進絲竹之樂。三爵畢,宗室避席,待詔而後複位。乃行無算爵。 正晦泛舟,則皇帝乘輿,鼓吹至行殿。升禦坐,乘版輿,以與王公登舟,置酒。非預泛者,坐于便幕。 仲春令辰,陳養老禮。先一日,三老五更齋于國學。皇帝進賢冠、玄紗袍,至璧雍,入總章堂。列宮懸。王公已下及國老庶老各定位。司徒以羽儀武賁安車,迎三老五更于國學。併進賢冠、玄服、黑舄、素帶。國子生黑介幘、青衿、單衣,乘馬從以至。皇帝釋劍,執珽,迎于門內。三老至門,五更去門十步,則降車以入。皇帝拜,三老五更攝齊答拜。皇帝揖進,三老在前,五更在後,升自右階,就筵。三老坐,五更立。皇帝升堂,北面。公卿升自左階,北面。三公授几杖,卿正履,國老庶老各就位。皇帝拜三老,群臣皆拜。不拜五更。乃坐,皇帝西向,肅拜五更。進珍羞酒食,親袒割,執醬以饋,執爵以酳。以次進五更。又設酒酏于國老庶老。皇帝升禦坐,三老乃論五孝六順,典訓大綱。皇帝虛躬請受,禮畢而還。又都下及外州人年七十已上,賜鳩杖黃帽。有敕即給,不為常也。 後周保定三年,陳養老之禮。以太傅、燕國公于謹為三老。有司具禮擇日,高祖幸太學以食之。事見謹傳。 志第五 禮儀五 輿輦之別,蓋先王之所以列等威也。然隨時而變,代有不同。梁初尚遵齊制,其後武帝既議定禮儀,乃漸有變革。始永明中 ,步兵校尉伏曼容奏,宋大明中,尚書左丞荀萬秋議,金玉二輅,並建碧旂,象革木輅,並建赤旂,非時運所上,又非五方之色。今五輅五牛及五色幡旗,並請準齊所尚青色。時議所駁,不行。及天監三年,乃改五輅旗同用赤而旒不異,以從行運所尚也。七年,帝曰:「據《禮》『玉輅以祀,金輅以賓』,而今大祀,並乘金輅。」詔下詳議。周舍以為:「金輅以之齋車,本不關於祭祀。」於是改陵廟皆乘玉輅,大駕則太仆卿禦,法駕則奉車郎馭。其餘四輅,則使人執轡,以硃絲為之。執者武冠、硃衣。又齊永明制,玉輅上施重屋,棲寶鳳皇,綴金鈴,鑷珠璫、玉蚌佩。四角金龍,銜五彩。又畫麒麟頭加于馬首者。十二年,帝皆省之。初,齊武帝造大小輦,並如軺車,但無輪轂,下橫轅軛。梁初,漆畫代之。後帝令上可加笨輦,形如犢車,自茲始也。中方八尺,左右開四望。金為龍首。飾其五末,謂轅轂頭及衡端也。金鸞棲軛。其下施重層,以空青雕鏤為龍鳳象。漆木橫前,名為望板。其下交施三十六橫。小輿形似軺車,金裝漆畫,但施八橫。元正大會,乘出上殿。西堂舉哀亦乘之。行則從後。一名輿車。 羊車一名輦,其上如軺,小兒衣青布袴褶,五辮髻,數人引之。時名羊車小史。漢氏或以人牽,或駕果下馬。梁貴賤通得乘之,名曰牽子。 畫輪車,一乘,駕牛。乘用如齊制,舊史言之詳矣。 衣書車,十二乘,駕牛。漢皁蓋硃裡,過江加綠油幢。硃絲絡,青交路,黃金涂五末。一曰副車。梁朝謂之衣書車。 皇太子鸞輅,駕三馬,左右騑。硃斑輪,倚獸較,伏鹿軾,九旒,畫降龍,青蓋畫幡,文輈,黃金涂五末。近代亦謂之鸞輅,即象蓋也。梁東宮初建及太子釋奠、元正朝會則乘之。以畫輪為副。若常乘畫輪,以軺衣書車為副。畫輪車,上開四望,綠油幢,硃繩絡,兩箱裡飾以錦,黃金涂五末。 二千石四品已上及列侯,皆給軺車,駕牛。伏兔箱,青油幢,硃絲絡,轂輞皆黑漆。天監二年令,三公、開府、尚書令,則給鹿幡軺,施耳,後戶,皁輞。尚書仆射、左右光祿大夫、侍中、中書監令、秘書監,則給鳳轄軺,後戶,皁輞。領、護、國子祭酒、太子詹事、尚書、侍中、列卿、散騎常侍,給聊泥軺,無後戶,漆輪。車騎、驃騎及諸王除刺史、帶將軍,給龍雀軺,以金銀飾。御史中丞給方蓋軺,形如小傘。 第3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