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註譯 第47頁
孔子說:「我孔丘也曾出使到楚國,正巧看見一群小豬在吮吸剛死去的母豬的乳汁,不一會又驚惶地丟棄母豬逃跑了。因為不知道自己的同類已經死去,母豬不能像先前活著時那樣哺育它們。小豬愛它們的母親,不是愛它的形體,而是愛支配那個形體的精神。戰死沙場的人,他們埋葬時無須用棺木上的飾物來送葬,砍掉了腳的人對於原來穿過的鞋子,沒有理由再去愛惜它,這都是因為失去了根本。做天子的禦女,不剪指甲不穿耳眼;婚娶之人只在宮外辦事,不會再到宮中服役。為保全形體尚且能夠做到這一點,何況德性完美而高尚的人呢?如今哀駘它他不說話也能取信於人,沒有功績也能贏得親近,讓人樂意授給他國事,還唯恐他不接受,這一定是才智完備而德不外露的人。」 魯哀公問:「什麼叫做才智完備呢?」孔子說:「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能與不肖、詆毀與稱譽,饑、渴、寒、暑,這些都是事物的變化,都是自然規律的運行;日夜更替於我們的面前,而人的智慧卻不能窺見它們的起始。因此它們都不足以攪亂本性的諧和,也不足以侵擾人們的心靈。要使心靈平和安適,通暢而不失怡悅,要使心境日夜不間斷地跟隨萬物融會在春天般的生氣裏,這樣便會接觸外物而萌生順應四時的感情。這就叫做才智完備。」魯哀公又問:「什麼叫做德不外露呢?」孔子說:「均平是水留止時的最佳狀態。它可以作為取而效法的準繩,內心裏充滿蘊含而外表毫無所動。所謂德,就是事得以成功、物得以順和的最高修養。德不外露,外物自然就不能離開他了。」 有一天魯哀公把孔子這番話告訴閔子,說:「起初我認為坐朝當政統治天下,掌握國家的綱紀而憂心人民的死活,便自以為是最通達的了,如今我聽到至人的名言,真憂慮沒有實在的政績,輕率作踐自身而使國家危亡。我跟孔子不是君臣關係,而是以德相交的朋友呢。」 【原文】 跂支離無脤說衛靈公①,靈公說之②;而視全人,其脰肩肩③。甕大癭說齊桓公④,桓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⑤。故聖人有所游,而知為孽⑥,約為膠⑦,德為接⑧,工為商⑨。聖人不謀,惡用知?不斲⑩,惡用膠?無喪(11),惡有德?不貨(12),惡用商?四者,天鬻也(13)。天鬻者,天食也(14)。既受食於天,又惡用人!有人之形,無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於人;無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眇乎小哉(15),所以屬於人也!謷乎大哉(16),獨成其天! 【注釋】 ①(yín):屈曲。跂(qǐ):通作「企」。「跂」指腿腳屈曲常踮起腳尖走路。支離:傴僂病殘的樣子。脤(shèn):唇。這裏用跛腳,傴腰,無唇來形容一個人的形殘貌醜,並以此特徵作為這個醜陋之人的名字。說(shuì):遊說。 ②說(yuè):通「悅」;喜歡。 ③脰(dòu):頸項。肩肩:細小的樣子。 ④甕(wèng)(àng):腹大口小的陶制盛器。「」字亦作「盎」。癭(yǐng):瘤。頸下的瘤子大如甕盎,這裏也是用畸形特徵作為人名。 ⑤誠:真實。 ⑥孽(niè):禍根。 ⑦約:盟誓。膠:粘固,膠著。「約為膠」意思是把盟約當成膠著似的束縛。 ⑧德為接:意思是把施德看作交接外物的手段。⑨工:工巧。 ⑩斲(zhuó):「斫」字的異體,砍削的意思。 (11)喪(shàng):丟失、缺損。 (12)貨:意思是買賣東西以謀利。 (13)天:自然。鬻(yù):通作「育」,養育的意思。 (14)天食:稟受自然的飼養和供給。 第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