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三百首 第31頁
這是一首青春戀情的悲歌。上闋寫別離畫面。起句寫離別時對方珠淚縱橫,有如花枝著露,教人既愛憐又心疼。接着寫伊人的悲哀:那緊蹙的眉頭,如碧峰聚簇一樣,顯得哀愁態重。第三句,說自己要與她平分愁苦,以無言的雙眼細細打量。下闋寫別後在僧舍的刻骨相思。「短雨殘雲」為離愁加聲加色,使其更加農重。「寂寞」句,則擔心與她一別而成永訣。而結尾三句,設想今夜情思;自己入住深山僧舍,而將「斷魂」付與江潮,伴隨對方飄流天涯。其孤苦之情,愁思之意,盡在不言中。 臨江仙 晁沖之 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 安穩錦衾今夜夢①,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問定何如②。情知春去後,管得落花無? [註釋] ①錦衾(qīn):用錦緞作的被子。 ②何如:如何,怎麼樣。 [賞析] 這是一首懷舊相思之作。開頭回憶往昔的歡娛,年年盡歡,多少恩愛。「別來」句突作陡轉,「不寄一行書」與「多少歡娛」,今日寂寞昔日歡聚俱到眼前。「尋常」二句則以主人公的視角,將薄情者的心態揭示無餘。接着又轉寫主人公的痴迷:今夜安排好夢,去尋他遊蹤。但自己心裡又十分清楚:此種相思,並無指望,就如同明明知道春歸去,你還管得了花兒落否!此詞寫閨婦對薄情郎的思戀、幽怨,語言樸實,將沉痛的思念寄託在平淡的詞句中,別緻新穎,獨樹一幟。 賀新郎 葉夢得 睡起流鶯語。掩蒼台、房櫳向晚,亂紅無數①。吹盡殘花無人見,唯有垂楊自舞。漸暖靄、初回清暑。寶扇重尋明月影②,暗塵侵、上有乘鸞女③。驚舊恨,遽如許。 江南夢斷橫江渚。浪黏天、葡萄漲綠④,半空煙雨。無限樓前滄波意,誰采蘋花寄取?但悵望、蘭舟容與⑤。萬里雲帆何時到⑥?送孤鴻、目斷千山阻。誰為我,唱《金縷》? [註釋] ①亂紅:落花。 ②「寶扇」句:即白絹團扇,狀似圓月。 ③乘鸞女:此指扇畫上的月宮仙女。 ④葡萄漲綠:李白詩:「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醅。」 ⑤容與(yù):安閒的樣子。 ⑥雲帆:李白《行路難》詩:「直掛雲帆濟滄海。」 [賞析] 此詞應是詞人晚年居福州時所作。上闋敘述作者初夏午睡起來,對花事凋零的殘春景象的感嘆,「吹盡殘花」兩句,隱含着影射時局之意。睹「寶扇」而「重尋明月影」,有嘆惜山河破碎之意。「驚舊恨」,當是念及靖康之恥。下闋寫遙望江山,觸景生情。抒寫了由於大江橫截,有家不能歸的悵恨。「採花」而「悵望蘭舟」,化用柳宗元詩句,表達對有高風亮節的人的懷念之情。「萬里雲帆」應理解為對抗金大潮的期待。 虞美人 葉夢得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曉來庭院半殘紅。唯有游絲,千丈裊晴空。 慇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賞析] 這是一首即興抒情之作,寫暮春雨後兩位友人同飲林禽花下的情景。上闋寫景,下闋抒情。「落花」之「風前舞」,能給人以不甘心生命的完結的啟迪。花落了,又有「千丈」「游絲」在晴空裊娜,這又是一種生命的律動。既然人生像花一樣不能久存,為何不攜手花下同醉?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飲酒也有完結之時。我勸美人們別因此皺眉,我也是多情種,可酒已盡!由自然而人生,品嚼出對生命的思索。語短情長,言簡意豐,耐人品味。 喜遷鶯·曉行 劉一止 曉光催角①。聽宿鳥未驚,鄰鷄先覺,迤邐煙村,馬嘶人起,殘月尚穿林薄②。淚痕帶霜微凝,酒力沖寒猶弱。嘆倦客,悄不禁重染③,風塵京洛④。 追念人別後,心事萬重,難覓孤鴻托。翠幌嬌深⑤,曲屏香暖,爭念歲華飄泊。怨月恨花煩惱,不是不曾經著。者情味⑥、望一成消減,新來還惡。 [註釋] ①角:號角聲。 ②林薄:林叢。 ③悄不禁:猶渾不禁,全未料到也。 ④風塵京洛: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 ⑤翠幌:綠色簾幕。 ⑥者情味:這種情味。 [賞析] 這首詞也是抒寫覊旅愁思的傳統題材,但因頗有個性,而被人稱道。開頭六句寫破曉景物,描繪出有聲畫面,極富生活情趣。「淚痕」、「酒力」對仗工整,表現送者的面部特寫和行者的心理感受,均準確細膩。「嘆倦客」以下三句,寫行者厭倦京洛風塵,也可想見其人生旨趣之所在。下闋將思家情愫依次道出。最後五句,語淡而意深。 點絳唇① 汪藻 第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