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誌異 上 第48頁
人告吳言,女略無駭意;又弔其無家(76),亦殊無悲意,孜孜憨笑而已(77)。眾莫之測。母令與少女同寢止。昧爽即來省問(78),操女紅精巧絶倫(79)。 但善笑,禁之亦不可止;然笑處嫣然,狂而不損其媚,人皆樂之。鄰女少婦,爭承迎之。母擇吉將為合卺(80),而終恐為鬼物。竊于日中窺之,形影殊無少異(81)。至日,使華裝行新婦禮;女笑極不能俯仰,遂罷。生以其憨痴,恐泄漏房中隱事;而女殊密秘,不肯道一語。每值母憂怒,女至,一笑即解。 奴婢小過,恐遭鞭楚,輒求詣母共話;罪婢投見,恆得免。而愛花成癖,物色遍戚黨;竊典金釵,購佳種,數月,階砌藩溷,無非花者。 庭後有木香一架,故鄰西家。女每攀登其上,摘供簪玩(82)。 母時遇見,輒訶之。女卒不改。一日,西人子見之,凝注傾倒。女不避而笑。西人子謂女意己屬,心益蕩。女指牆底笑而下,西人子謂示約處,大悅。及昏而往,女果在焉。 就而淫之,則陰如錐刺,痛徹於心,大號而踣。細視非女,則一枯木臥牆邊,所接乃水淋竅也。鄰父聞聲,急奔研問,呻而不言。妻來,始以實告。火燭竅(83),見中有巨蝎,如小蟹然。翁碎木捉殺之。負子至家,半夜尋卒。鄰人訟生,訐發嬰寧妖異(84)。 邑宰紊仰生才,稔知其篤行士(85),謂鄰翁訟誣,將杖責之。生為乞免,逐釋而出。母謂女曰:「憨狂爾爾,早知過喜而伏憂也。邑令神明,幸不牽累;設鶻突官宰(86),必逮婦女質公堂,我兒何顏見戚裡?」女正色,矢不復笑。母曰:「人罔不笑,但須有時。」 而女由是竟不復笑,雖故逗,亦終不笑;然竟日未嘗有戚容。 一夕,對生零涕。異之。女哽咽曰:“曩以相從日淺,言之恐致駭怪。 今日察姑及郎,皆過愛無有異心,直告或無妨乎?妾本狐產。母臨去,以妾托鬼母,相依十餘年,始有今日。妾又無兄弟,所恃者惟君。老母岑寂山阿(87),無人憐而合厝之(88),九泉輒為悼恨。君倘不惜煩費,使地下人消此怨恫,庶養女者不忍溺棄。“生諾之,然慮墳塚迷于荒草。女但言無慮。刻日,夫妻輿櫬而往(89)。 女于荒煙錯楚中(90),指示墓處,果得媼屍,膚革猶存。女撫哭哀痛。 舁歸,尋秦氏墓合葬焉。是夜,生夢媼來稱謝,寤而述之。女曰:「妾夜見之,囑勿驚郎君耳。」生恨不邀留。女曰:“彼鬼也。 生人多,陽氣勝,何能久居?「生問小榮,曰:」是亦狐,最黠。狐母留以視妾,每攝餌相哺(91),故德之常不去心。昨問母,雲已嫁之。「由是歲值寒食,夫妻登秦墓,拜掃無缺。女踰年,生一子。在懷抱中,不畏生人,見人輒笑,亦大有母風雲。異史氏曰:」觀其孜孜憨笑,似全無心肝者;而牆下惡作劇,其黠孰甚焉。至淒戀鬼母,反笑為哭,我嬰寧殆隱于笑者矣(92)。 竊聞山中有草,名『笑矣乎』。嗅之,則笑不可止。房中植此一種,則合歡、忘憂(93),並無顏色矣。若解語花(94),正嫌其作態耳(95)。 “ 【註釋】 (1) 莒:古國名,後置為州縣,在今山東省莒縣一帶。 (2) 絶惠:極端聰明。惠,通「慧」。(3) 入泮:入縣學為生員。 (4) 聘(p ìn 娉):訂婚。舊時訂婚,男方須向女方行納聘禮,你「行聘」 或「文定」。 (5) 求凰:漢司馬相如《琴歌》:「鳳兮鳳兮歸故鄉,邀游四侮求其凰。」 相傳此歌為向卓文君求愛而作,後因稱男子求偶為求凰。 (6) 上元:上元節,舊曆正月十五。 (7) 眺矚:居高望遠。此指觀賞景物。 (8) 個兒郎:這個小伙子。個,這個。兒郎,指青年男子。 (9) 醮禳(jiào r áng叫攘):祈禱消災。醮,祭神。禳,消除災禍。 (10)肌革鋭減:消瘦得極快。肌革,猶肌膚。 (11)投劑發表:中醫治病方法,用藥把病從體內表散出來。劑,藥劑。 (12)撫問所由:愛撫地問其得病的原因。 (13)研詰:細細追問。 (14)具:全,全部。 (15)世家:世代顯貴之家族。 (16)字:女子許婚。 (17)拚(p àn 判):不顧惜,豁出去。 (18)解頤:露出笑容。頤,面頰。 (19)誰何:什麼。 (20)內戚有婚姻之嫌,意謂姨表親戚因血緣相近,通婚有所禁忌。內戚,內親,妻的親屬。王子服與嬰寧為姨兄妹,故雲內戚。(21)詭曰:謊稱,假說。 (22)折柬:裁紙寫信。柬,通「簡」。 (23)支托:支吾推托。支,支吾,以含混之詞搪塞。 (24)確:疑為筆誤,當作「榷」。 (25)仰息他人:喻依賴他人。語出《後漢書。袁紹傳》。仰,仰仗;息,鼻息,指鼻腔呼吸的氣息,呼氣則溫,吸氣則寒。 (26)合沓(t à榻):重迭。 (27)鳥道:喻山路險峻狹窄,意謂只有飛鳥可過。 (28)意甚修雅,給人以美好幽雅的感覺。 (29)修竹:細長的竹子。修,長。高。(30)格磔(zhé哲);鳥鳴聲。 (31)階進:進身的因由。階,因由,憑藉。 (32)日昃(z è仄):太陽偏西。 (33)盈盈望斷:猶言望穿秋水,形容盼望殷切。盈盈,形容眼波流動,明澈如秋水。《西廂記》三本二折:「你若不去啊,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 (34)盼親,探親。 (35)粗糲(l ì歷):糙米。喻粗茶淡飯。 (36)肅客:請客人進入。《禮記。曲禮》:「主人肅客而入。」(37)(y ì n 因)藉:墊席。,同「茵」,重席。 (38)作黍:做飯。 (39)(jiào 叫)聲而應:高聲答應。 (40)坐次:相對而坐的時候。次,指事件正在進行時。 (41)展:陳述。宗閥:宗族門第。 (42)窶(j ù巨)貧:貧窮。《詩。邶風。北門》:「終窶且貧。」朱熹註:「窶者,貧而無以為禮也。」 第4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