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 第116頁
2003年4 月16日《華爾街日報》的文章稱:「印度理工學院是優秀科研人員的搖籃。要進入那裡學習可不是什麼容易事,你不可能矇混過關……他們只有在通過了嚴格的入學考試後才能被錄取。政府也不會干涉學校開設的課程,那裡的課程很重……進入印度理工學院甚至比進入哈佛或麻省理工學院還難……參與創立太陽微電子公司的印度理工學院畢業生維諾德。科斯拉表示:」當我從印度理工學院畢業到卡內基梅隆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時,我覺得一下子輕鬆了很多。『「在這50多年中,印度這些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可以說是美國買到的最物美價廉的產品,就好像是一個排水管,在新德里把它裝滿後再到帕羅阿圖市(硅谷的發源地) 把它排空。 然後就有了網景、1996年《電訊法》、環球電訊和其他的光纖電纜公司。世界變平坦了,全球光纖電纜的鋪設讓印度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可以呆在家裡、出口他們的腦力勞動。華爾街上最受人景仰的對沖基金管理人之一、年輕的印度青年迪納卡。辛格說:「印度沒有什麼資源和基礎設施。儘管它可以大批量地生產出高質量的人才,但過去很多人就像在印度港口腐爛的蔬菜一樣,沒有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只有相對較少的一些人可以到國外尋找自己的一片天地。現在不會了,因為我們越洋鋪設了這種名為光纖電纜的東西……過去的幾十年當中,你必須離開印度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現在你在印度就能和世界連接。你不必像我這樣,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先選擇在高盛集團工作。」 印度本來根本不能支付將人才濟濟的印度和高科技的美國連接在一起的寬帶,所以美國的股東就替他們付了款。當然,過度投資也可能是好事,鐵路的過度投資就極大地惠及了美國經濟。辛格說:「鐵路的過度投資和由此帶來的好處只能限於你自己的國家,但數字鐵路則可以讓外國人受益。」 美國公司這時候發現,他們可以在印度本土利用那裡豐富的人力資本,讓我們聽聽見證這一轉變的印度人是怎麼說的吧。印度軟件巨頭維普羅科技公司的總裁維沃克。保羅說:「從很多方面講,印度的信息技術外包革命開始於通用電氣集團的到來。 第11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