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 五 第307頁
修琴取藥似交關。笙歌入夜舟中月,花木知春縣裡山。 平叔正堪湯餅試,風流不合問年顏。 卷652_41 【山井】 方干 灧灧濕光凌竹樹,寥寥清氣襲衣襟。不知測穴通潮信, 卻訝輕漣動鏡心。夜久即疑星影過,早來猶見石痕深。 轆轤用智終何益,抱瓮遺名亦至今。 卷652_42 【偶作】 方干 直為篇章非動眾,遂令軒蓋不經過。未妨溪上泛漁艇, 又為門前張雀羅。夜學事須憑雪照,朝廚爭奈絶煙何。 若于岩洞求倫類,今古疏愚似我多。 卷652_43 【賊退後贈劉將軍】 方干 非唯吳起與穰苴,今古推排盡不如。白馬知無髀上肉, 黃巾泣向箭頭書。二年戰地成桑茗,千里荒榛作比閭。 功業更多身轉貴,佇看幢節引戎車。 卷652_44 【感時三首】 方干 不覺年華似箭流,朝看春色暮逢秋。正嗟新塚垂青草, 便見故交梳白頭。雖道瞭然皆是夢,應還達者即無愁。 破除生死須齊物,誰向穹蒼問事由。 日烏往返無休息,朝出扶桑暮卻回。夜雨旋驅殘熱去, 江風吹送早寒來。才憐飲處飛花片,又見書邊聚雪堆。 莫恃少年欺白首,須臾還被老相催。 世途擾擾復憧憧,真恐華夷事亦同。歲月自消寒暑內, 榮枯盡在是非中。今朝猶作青襟子,明日還成白首翁。 堪笑愚夫足紛競,不知流水去無窮。 卷652_45 【牡丹】 方干 不逢盛暑不沖寒,種子成叢用法難。醉眼若為拋去得, 狂心更擬折來看。凌霜烈火吹無艷,裛露陰霞曬不幹。 莫道嬌紅怕風雨,經時猶自未凋殘。 卷652_46 【贈進士章碣】 方干 織錦雖雲用舊機,抽梭起樣更新奇。何如且破望中葉, 未可便攀低處枝。藉地落花春半後,打窗斜雪夜深時。 此時才子吟應苦,吟苦鬼神知不知。 卷652_47 【與桐廬鄭明府】 方干 字人心苦達神明,何止重門夜不扃。莫道耕田全種秫, 兼聞退食亦逢星。映林顧兔停琴望,隔水寒猿駐筆聽。 卻恐南山盡無石,南山有石合為銘。 卷652_48 【謝王大夫奏表】 方干 非唯言下變榮衰,大海可傾山可移。如剖夜光歸暗室, 似驅春氣入寒枝。死灰到底翻騰焰,朽骨隨頭卻長肥。 便殺微躬復何益,生成恩重報無期。 卷652_49 【送道人歸舊岩】 方干 舊岩終副卻歸期,岩下有人應識師。目睹嬰孩成老叟, 手栽松柏有枯枝。前山低校無多地,東海淺于初去時。 若把古今相比類,姓丁仙鶴亦如斯。 卷652_50 【送錢特卿赴職天台】 方干 路入仙溪氣象清,垂鞭樹石罅中行。霧昏不見西陵岸, 風急先聞瀑布聲。山下縣寮張樂送,海邊津吏棹舟迎。 詩家弟子無多少,唯只于余別有情。 卷652_51 【題新竹】 方干 青苔劚破植貞堅,細碧竿排鬱眼鮮。小鳳凰聲吹嫩葉, 短蛟龍尾裊輕煙。節環膩色端勻粉,根拔秋光暗長鞭。 怪得入門肌骨冷,綴風黏月滿庭前。 卷652_52 【哭王大夫】 方干 俗人皆嫉謝臨川,果中常情□□□。為政舊規方利國, 降生直性已歸天。峴亭惋咽知無極,渭曲馨香莫計年。 從此心喪應畢世,忍看墳草讀殘篇。 卷652_53 【贈乾素上人】 方干 苦用貞心傳弟子,即應低眼看公卿。水中明月無蹤跡, 風裡浮雲可計程。庭際孤松隨鶴立,窗間清磬學蟬鳴。 料師多劫長如此,豈算前生與後生。 卷652_54 【題應天寺上方兼呈謙上人】 方干 中天坐臥見人寰,峭石垂藤不易攀。晴捲風雷歸故壑, 夜和猿鳥鎖寒山。勢橫綠野蒼茫外,影落平湖瀲灧間。 師在西岩最高處,路尋之字見禪關。 卷652_55 【題法華寺絶頂禪家壁】 方干 蒼翠岧嶢逼窅冥,下方雷雨上方晴。飛流便向砌邊掛, 片月影從窗外行。馴鹿不知誰結侶,野禽都是自呼名。 只應禪者無來去,坐看千山白髮生。 卷652_56 【春日】 方干 春去春來似有期,日高添睡是歸時。雖將細雨催蘆筍, 卻用東風染柳絲。重霧已應吞海色,輕霜猶自剉花枝。 此時野客因花醉,醉臥花間應不知。 卷652_57 【上越州楊嚴中丞】 方干 連枝棣萼世無雙,未秉鴻鈞擁大邦。折桂早聞推獨步, 分憂暫輟過重江。晴尋鳳沼雲中樹,思繞稽山枕上窗。 試把十年辛苦志,問津求拜碧油幢。 卷652_58 【月】 方干 桂輪秋半出東方,巢鵲驚飛夜未央。海上風雲搖皓影, 空中露氣濕流光。斜臨戶牖通宵燭,回照階墀到曉霜。 庾亮恃才高更逸,方聞墨翰已成章。 卷652_59 【早春】 方干 運行元化不參差,四極中華共一時。正氣才隨灰律變, 殘寒便被柳條欺。冰融大澤朝陽覺,草綠陳根夜雨知。 不信風光疾于箭,年來年去變霜髭。 卷652_60 【對花】 方干 清曉入花如步障,戀花行步步遲遲。含風欲綻中心朵, 似火應燒外面枝。野客須拚終日醉,流鶯自有隔年期。 使君坐處笙歌合,便是列仙身不知。 卷652_61 【除夜】 方干 玉漏斯須即達晨,四時吹轉任風輪。寒燈短燼方燒臘, 畫角殘聲已報春。明日便為經歲客,昨朝猶是少年人。 新正定數隨年減,浮世惟應百遍新。 卷652_62 【題松江驛】 方干 便向中流出太陽,兼疑大岸逼浮桑。門前白道通丹闕, 浪裡青山占幾鄉。帆勢落斜依浦漵,鐘聲斷續在滄茫。 古今悉不知天意,偏把雲霞媚一方。 卷652_63 【思桐廬舊居便送鑒上人】 方干 莫道東南路不賒,思歸一步是天涯。林中夜半雙台月, 洲上春深九里花。綠樹繞村含細雨,寒潮背郭卷平沙。 第30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