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 四 第593頁
隙地叢筠植,修廊列堵環。樓台疏占水,岡岸遠成山。 盡日草深映,無風舟自閒。聊當俟芳夕,一泛芰荷間。 卷510_89 【題李瀆山居玉潭(一作玉潭山居)】 張祜 古樹千年色,蒼崖百尺陰。發寒泉氣靜,神駭玉光沉。 上穴青冥小,中連碧海深。何當煙月下,一聽夜龍吟。 卷510_90 【題陸墉金沙洞居】 張祜 東溪泉一眼,歸臥愜高疏。決水金沙靜,梯雲石壁虛。 細吟搔短髮,深話笑長裾。莫道遺名品,嘗聞入洛初。 卷510_91 【題陸敦禮山居伏牛潭】 張祜 伏牛真怪事,餘勝幾人諳。日彩沉青壁,煙容靜碧潭。 泛心何慮冷,漱齒詎忘甘。幸挈壺中物,期君正興酣。 卷510_92 【旅次石頭岸】 張祜 行行石頭岸,身事兩相違。舊國日邊遠,故人江上稀。 水聲寒不盡,山色暮相依。惆悵未成語,數行鴉又飛。 卷510_93 【觀宋州于使君家樂琵琶】 張祜 歷歷四弦分,重來上界聞。玉盤飛夜雹,金磬入秋雲。 隴霧笳凝水,砂風雁咽群。不堪天塞恨,青塚是昭君。 卷510_94 【箏】 張祜 綽綽下雲煙,微收皓腕鮮。夜風生碧柱,春水咽紅弦。 翠佩輕猶觸,鶯枝澀未遷。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嬋娟。 卷510_95 【歌】 張祜 一夜列三清,聞歌曲阜城。雪飛紅燼影,珠貫碧雲聲。 皓齒嬌微發,青蛾怨自生。不知新弟子,誰解囀喉輕。 卷510_96 【笙】 張祜 董雙成一妙,歷歷韻風篁。清露鶴聲遠,碧雲仙吹長。 氣侵銀項濕,膏胤漆瓢香。曲罷不知處,巫山空夕陽。 卷510_97 【五弦】 張祜 小小月輪中,斜抽半袖紅。玉瓶秋滴水,珠箔夜懸風。 徵调侵弦乙,商聲過指攏。只愁才曲罷,雲雨去巴東。 卷510_98 【觱篥】 張祜 一管妙清商,纖紅玉指長。雪藤新換束,霞錦旋抽囊。 並揭聲猶遠,深含曲未央。坐中知密顧,微笑是周郎。 卷510_99 【笛】 張祜 紫清人一管,吹在月堂中。雁起雪雲夕,龍吟煙水空。 虜塵深漢地,羌思切邊風。試弄陽春曲,西園桃已紅。 卷510_100 【舞】 張祜 荊台呈妙舞,雲雨半羅衣。裊裊腰疑折,褰褰袖欲飛。 霧輕紅躑躅,風艷紫薔薇。強許傳新態,人間弟子稀。 卷510_101 【箜篌】 張祜 星漢夜牢牢,深簾調更高。亂流公莫度,沉骨嫗空嗥。 向月輕輪甲,迎風重紉條。不堪聞別引,滄海恨波濤。 卷510_102 【簫】 張祜 清籟遠愔愔,秦樓夜思深。碧空人已去,滄海鳳難尋。 杳妙和雲絶,依微向水沉。還將九成意,高閣佇芳音。 卷510_103 【夕次桐廬】 張祜 百里清溪口,扁舟此去過。晚潮風勢急,寒葉雨聲多。 戍出山頭鼓,樵通竹裡歌。不堪無酒夜,迴首夢煙波。 卷510_104 【入潼關】 張祜 都城三百里,雄險此迴環。地勢遙尊岳,河流側讓關。 秦皇曾虎視,漢祖昔龍顏。何處梟凶輩,干戈自不閒。 卷510_105 【南宮嘆亦述玄宗追恨太真妃事】 張祜 北陸冰初結,南宮漏更長。何勞卻睡草,不驗返魂香。 月隱仙娥艷,風殘夢蝶揚。徒悲舊行跡,一夜玉階霜。 卷510_106 【題平望驛】 張祜 一派吳興水,西來此驛分。路遙經幾日,身去是孤雲。 雨氣朝忙蟻,雷聲夜聚蚊。何堪秋草色,到處重離群。 卷510_107 【隋宮懷古】 張祜 廢宮深苑路,煬帝此東行。往事餘山色,流年是水聲。 古牆丹雘盡,深棟黑煤生。惆悵從今客,經過未了情。 卷510_108 【偶蘇求至話別(後六句與送蘇紹之歸嶺南詩同)】 張祜 幾年滄海別,萬里白頭吟。夜月江流闊,春雲嶺路深。 珠繁楊氏果,翠耀孔家禽。無復天南夢,相思空樹林。 卷510_109 【秋霽】 張祜 垂老歸休意,棲棲陋巷中。暗燈棋子落,殘語酒瓶空。 滴冪侵檐露,虛疏入檻風。何妨一蟬嘒,自抱木蘭叢。 卷510_110 【詠史二首】 張祜 漢代非良計,西戎世世塵。無何求善馬,不算苦生民。 外國讎虛結,中華憤莫伸。卻教為後恥,昭帝遠和親。 留名魯連去,于世絶遺音。盡愛聊城下,寧知滄海深。 偶然飛一箭,無事在千金。回望凌煙閣,何人是此心。 卷510_111 【洞房燕】 張祜 清曉洞房開,佳人喜燕來。乍疑釵上動,輕似掌中回。 暗語臨窗戶,深窺傍鏡檯。新妝正含思,莫拂畫梁埃。 卷510_112 【答僧贈柱杖】 張祜 千回掌上橫,珍重遠方情。客問何人與,閩僧寄一莖。 畫空疑未決,卓地計初成。幸以文堪采,扶持力不輕。 卷510_113 【鷺鷥】 張祜 深窺思不窮,揭趾淺沙中。一點山光淨,孤飛潭影空。 暗棲松葉露,雙下蓼花風。好是滄波侶,垂絲趣亦同。 卷510_114 【塞下】 張祜 萬里配長征,連年慣野營。入群來揀馬,拋伴去擒生。 箭插雕翎闊,弓盤鵲角輕。閒看行近遠,西去受降城。 卷510_115 【憶雲陽宅】 張祜 一別雲陽宅,深愁度歲華。翠濃春檻柳,紅滿夜庭花。 鳥影垂纖竹,魚行踐淺沙。聊當因寤寐,歸思浩無涯。 卷510_116 【題造微禪師院】 張祜 夜香聞偈後,岑寂掩雙扉。照竹燈和雪,穿雲月到衣。 草堂疏磬斷,江寺故人稀。唯憶江南雨,春風獨鳥歸。 卷510_117 【酬武藴之,乙丑之歲始見華髮余自悲遂成繼和】 張祜 賈生年尚少,華髮近相侵。不是流光促,因緣別恨深。 憐君成苦調,感我獨長吟。豈料清秋日,星星共映簪。 卷510_118 【題萬道人禪房】 張祜 何處鑿禪壁,西南江上峰。殘陽過遠水,落葉滿疏鐘。 第59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