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 四 第556頁
芳處亦將枯槁同,應緣造化未施功。 羲和若擬動爐鞴,先鑄曲江千樹紅。 卷494_158 【佳人覽鏡】 施肩吾 每坐台前見玉容,今朝不與昨朝同。 良人一夜出門宿,減卻桃花一半紅。 卷494_159 【遇王山人】 施肩吾 每欲尋君千萬峰,豈知人世也相逢。 一瓢遺卻在何處,應掛天台最老松。 卷494_160 【遇醉道士】 施肩吾 霞帔尋常帶酒眠,路傍疑是酒中仙。 醉來不住人家宿,多向遠山松月邊。 卷494_161 【送人歸台州】 施肩吾 莫驅歸騎且徘徊,更遣離情四五杯。 醉後不憂迷客路,遙看瀑布識天台。 卷494_162 【贈施仙姑】 施肩吾 縹緲吾家一女仙,冰容雖小不知年。 有時頻夜看明月,心在嫦娥几案邊。 卷494_163 【山院觀花】 施肩吾 初來唯見空樹枝,今朝滿院花如雪。 門前為報諸少年,明日來遲不堪折。 卷494_164 【經桃花夫人廟】 施肩吾 誰能枉駕入荒榛,隨例形相土木身。 不及連山種桃樹,花開猶得識夫人。 卷494_165 【代農叟吟】 施肩吾 且將一笑悅豐年,漸老那能日日眠。 引客特來山地上,坐看秋水落紅蓮。 卷494_166 【下第春遊】 施肩吾 覊情含櫱復含辛,淚眼看花只似塵。 天遣春風領春色,不教分付與愁人。 卷494_167 【送僧游越】 施肩吾 麻衣年少雪為顏,卻笑孤雲未是閒。 此去若逢花柳月,棲禪莫向苧羅山。 卷494_168 【遇越州賀仲宣】 施肩吾 君在鏡湖西畔住,四明山下莫經春。 門前幾個採蓮女,欲泊蓮舟無主人。 卷494_169 【江南積雨嘆】 施肩吾 人厭為霖水毀溪,床邊生菌路成泥。 雨師一日三回到,棟裡閒雲豈得棲。 卷494_170 【雲中道上作】 施肩吾 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絶人家。 昔時聞有雲中郡,今日無雲空見沙。 卷494_171 【同諸隱者夜登四明山】 施肩吾 半夜尋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觸雲行。 相呼已到無人境,何處玉簫吹一聲。 卷494_172 【戲鄭申府】 施肩吾 年少鄭郎那解愁,春來閒臥酒家樓。 胡姬若擬邀他宿,掛卻金鞭系紫騮。 卷494_173 【宿干越亭】 施肩吾 琵琶洲上人行絶,干越亭中客思多。 月滿秋江山冷落,不知誰問夜如何。 卷494_174 【少女詞二首】 施肩吾 嬌羞不肯點新黃,踏過金鈿出綉床。 信物無端寄誰去,等閒裁破錦鴛鴦。 同心帶裡脫金錢,買取頭花翠羽連。 手執木蘭猶未慣,今朝初上采菱船。 卷494_175 【冬詞】 施肩吾 錦繡堆中臥初起,芙蓉面上粉猶殘。 台前也欲梳雲髻,只怕盤龍手捻難。 卷494_176 【昭君怨】 施肩吾 馬上徒勞別恨深,總緣如玉不輸金。 已知賤妾無歸日,空荷君王有悔心。 卷494_177 【贈仙子】 施肩吾 欲令雪貌帶紅芳,更取金瓶瀉玉漿。 鳳管鶴聲來未足,懶眠秋月憶蕭郎。 卷494_178 【越溪懷古】 施肩吾 憶昔西施人未求,浣紗曾向此溪頭。 一朝得侍君王側,不見玉顏空水流。 卷494_179 【秋夜山中贈別友人】 施肩吾 何處邀君話別情,寒山木落月華清。 莫愁今夜無詩思,已聽秋猿第一聲。 卷494_180 【大堤新詠】 施肩吾 行路少年知不知,襄陽全欠舊來時。 宜城賈客載錢出,始覺大堤無女兒。 卷494_181 【宿四明山】 施肩吾 黎洲老人命余宿,杳然高頂浮雲平。 下視不知幾千仞,欲曉不曉天鷄聲。 卷494_182 【禁中新柳】 施肩吾 萬條金錢帶春煙,深染青絲不直錢。 又免生當離別地,宮鴉啼處禁門前。 卷494_183 【酬張明府】 施肩吾 潘令新詩忽寄來,分明綉段對花開。 此時欲醉紅樓裡,正被歌人勸一杯。 卷494_184 【安吉天寧寺聞磬】 施肩吾 玉磬敲時清夜分,老龍吟斷碧天雲。 鄰房逢見廣州客,曾向羅浮山裡聞。 卷494_185 【句】 施肩吾 年來如拋梭,不老應不得。(以下見《紀事》)。 花眼綻紅斟酒看,藥心抽綠帶煙鋤。(贈友人下第閒居) 顛狂楚客歌成雪,媚賴吳娘笑是鹽。 荷翻紫蓋搖波面,蒲瑩青刀插水湄。 煙黏薜荔龍鬚軟,雨壓芭蕉鳳翅垂。(二聯並百韻, 山居詩所存,不見其全) 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見《說郛》)。 鋤藥顧老叟,焚香呼小青。(見陳繼儒《珍珠船》)齋 遺卻白鷄呼喌喌。(見《野客叢談》)。 五通本是佛家奴,身著青衣一足無。(寺宿為五通所撓作。 以下見《海錄碎事》)古 天邊有仙藥,為我補三關。 世人誰不愛年長,所欲皆非保命方。 但看日及花,惟是朝可憐。(《槿花》)。 池塘已長鷄頭葉,籬落初開狗脊花。(贈臨平湖主人)古 出路船為腳,供官本是奴。(《贈鹽官主人》)齋 一言感著熱鐵心,為人劍下偷青娥。(《老俠詞》)主 青鬢丈人不識愁。 卷四百九十五 卷495_1 【不赴拾遺召】 費冠卿 君親同是先王道,何如骨肉一處老。 也知臣子合佐時,自古榮華誰可保。 卷495_2 【閒居即事】 費冠卿 生計唯將三尺僮,學他賢者隱牆東。照眠夜後多因月, 掃地春來只藉風。幾處紅旗驅戰士,一園青草伴衰翁。 子房仙去孔明死,更有何人解指蹤。 卷495_3 【酬范中丞見】 費冠卿 花宮柳陌正從行,紫袂金鞍問姓名。戰國方須禮干木, 康時何必重侯嬴。捧將束帛山僮喜,傳示銀鉤邑客驚。 直為雲泥相去遠,一言知己殺身輕。 卷495_4 【秋日與冷然上人寺莊觀稼】 費冠卿 第55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