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 四 第510頁
卷472_22 【題昭應溫泉】 孫叔向 一道溫泉繞禦樓,先皇曾向此中游。 雖然水是無情物,也到宮前咽不流。 卷472_23 【送咸安公主】 孫叔向 鹵簿遲遲出國門,漢家公主嫁烏孫。 玉顏便向穹廬去,衛霍空承明主恩。 卷472_24 【邊城柳】 劉皂 一株新柳色,十里斷孤城。為近東西路,長懸離別情。 卷472_25 【長門怨三首】 劉皂 雨滴長門秋夜長,愁心和雨到昭陽。 淚痕不學君恩斷,拭卻千行更萬行。 宮殿沈沈月欲分,昭陽更漏不堪聞。 珊瑚枕上千行淚,不是思君是恨君。 蟬鬢慵梳倚帳門,蛾眉不掃慣承恩。 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殘妝空淚痕。 卷472_26 【旅次朔方(一作賈島詩)】 劉皂 客舍并州數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又渡桑乾水,卻望并州似故鄉。 卷472_27 【早起】 楊厚 星漢轉寒更,伊余索寞情。鐘催歸夢斷,雁引遠愁生。 危壁蘭光暗,疏簾露氣清。閒庭聊一望,海日未分明。 卷472_28 【長門怨】 裴交泰 自閉長門經幾秋,羅衣濕盡淚還流。 一種蛾眉明月夜,南宮歌管北宮愁。 卷472_29 【禁中送任山人】 李秘 子去非長往,君恩取大還。補天留彩石,縮地入青山。 獻壽千春外,來朝數月間。莫拋殘藥物,竊取駐童顏。 卷472_30 【府試中元觀道流步虛(一作殷堯藩詩)】 殷堯恭 玄都開秘籙,白石禮先生。上界秋光靜,中元夜景清。 星辰朝帝處,鸞鶴步虛聲。玉洞花長髮,珠宮月最明。 掃壇天地肅,投簡鬼神驚。倘賜刀圭藥,還成不死名。 卷472_31 【王仙壇】 林傑 羽客已登仙路去,丹爐草木盡凋殘。 不知千載歸何日,空使時人掃舊壇。 卷472_32 【乞巧】 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卷472_33 【句】 林傑 金盤摘下掛朱顆,紅殻開時飲玉漿。(詠荔枝見《紀事》)主 卷472_34 【哭林傑】 鄭立之 才高未及賈生年,何事孤魂逐逝川。 螢聚帳中人已去,鶴離台上月空圓。 卷472_35 【詠和親】 蘇鬱 關月夜懸青塚鏡,寒雲秋薄漢宮羅。 君王莫信和親策,生得胡雛虜更多。 卷472_36 【鸚鵡詞】 蘇鬱 莫把金籠閉鸚鵡,個個分明解人語。 忽然更向君前言,三十六宮愁幾許。 卷472_37 【步虛詞】 蘇鬱 十二樓藏玉堞中,鳳凰雙宿碧芙蓉。 流霞淺酌誰同醉,今夜笙歌第幾重。 卷472_38 【句】 蘇鬱 吟倚雨殘樹,月收山下村。(見張為《主客圖》)古 卷472_39 【賦得琢玉成器】 浩虛舟 已沐識堅貞,應憐器未成。輝山方可重,散璞乍堪驚。 玷滅隨心正,瑕消奪眼明。琢磨虹氣在,拂拭水容生。 賞玩冰光冷,提攜月魄輕。佇當親捧握,瑚璉幸齊名。 卷472_40 【責商山四皓】 蔡京 秦末家家思逐鹿,商山四皓獨忘機。 如何鬢髮霜相似,更出深山定是非。 卷472_41 【假節邕交道由吳溪】 蔡京 停橈橫水中,舉目孤煙外。借問吳溪人,誰家有山賣。 卷472_42 【詠子規】 蔡京 千年冤魄化為禽,永逐悲風叫遠林。愁血滴花春艷死, 月明飄浪冷光沉。凝成紫塞風前淚,驚破紅樓夢裡心。 腸斷楚詞歸不得,劍門迢遞蜀江深。 卷472_43 【獻蔡京】 張頂 拋卻長竿卷卻絲,手持蓑笠獻新詩。 臨川太守清如鏡,不是漁人下釣時。 卷四百七十三 卷473_1 【享惠昭太子廟樂章】 李逢吉 既潔酒醴,聿陳熟腥。肅將震念,昭格儲靈。 展矣禮典,薰然德馨。愔愔管磬,亦具是聽。 卷473_2 【望京樓上寄令狐華州】 李逢吉 祇役滯南服,頽思屬暮年。閒上望京台,萬山蔽其前。 落日歸飛翼,連翩東北天。涪江適在下,為我久潺湲。 中葉成文教,德威清遠邊。頒條信徒爾,華髮生蒼然。 寄懷三峰守,岐路隔雲煙。 卷473_3 【再赴襄陽,辱宣武相公貽詩,今用奉酬】 李逢吉 解韍辭丹禁,揚旌去赤墀。自驚非素望,何力及清時。 又據三公席,多慚四老祠。峴山風已遠,棠樹事難追。 江漢饒春色,荊蠻足夢思。唯憐吐鳳句,相示鑿龍期。 卷473_4 【奉送李相公重鎮襄陽】 李逢吉 海內埏埴遍,漢陰旌旆還。望留丹闕下,恩在紫霄間。 冰雪背秦嶺,風煙經武關。樹皆人尚愛,轅即吏曾攀。 自惜兩心合,相看雙鬢斑。終期謝戎務,同隱鑿龍山。 卷473_5 【和嚴揆省中宿齋遇令狐員外當直之作】 李逢吉 致齋分直宿南宮,越石盧諶此夜同。位極班行猶念舊, 名題章奏亦從公。曾驅爪士三邊靜,新贈髯參六義窮。 竟夕文昌知有月,可憐如在庾樓中。 卷473_6 【奉酬忠武李相公見寄】 李逢吉 直繼先朝衛與英,能移孝友作忠貞。劍門失險曾縛虎, 淮水安流緣斬鯨。黃閣碧幢惟是儉,三公二伯未為榮。 惠連忽贈池塘句,又遣羸師破膽驚。 卷473_7 【酬致政楊祭酒見寄】 李逢吉 初還相印罷戎旃,獲守皇居在紫煙。妄比酇侯功蔑爾, 每懷疏傅意悠然。應將半俸沾閭裡,料入中條訪洞天。 十載別離那可道,倍令驚喜見來篇。 卷473_8 【送令狐秀才赴舉】 李逢吉 子有雄文藻思繁,齠年射策向金門。前隨鸞鶴登霄漢, 卻望風沙走塞垣。獨憶忘機陪出處,自憐何力繼飛翻。 那堪兩地生離緒,蓬戶長扃行旅喧。 卷473_9 【郡齋臥疾贈晝上人】 于頔 夙陪翰墨徒,深論窮文格。麗則風騷後,公然我詞客。 晚依方外友,極理探精賾。吻合南北宗,晝公我禪伯。 第51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