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 四 第287頁
門靜山光別,園深竹影連。斜分採藥徑,直過釣魚船。 鷄犬還應識,雲霞頓覺鮮。追思應不遠,賞愛諒難偏。 此處堪長往,遊人早共傳。各當恩寄重,歸臥恐無緣。 卷384_126 【送鄭尚書出鎮南海(各用來字)】 張籍 遠鎮承新命,王程不假催。班行爭路送,恩賜並時來。 牙旆從城展,兵符到府開。蠻聲喧夜市,海色浸潮台。 畫角天邊月,寒關嶺上梅。共知公望重,多是隔年回。 卷384_127 【徐州試反舌無聲】 張籍 夏木多好鳥,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時過即無聲。 竹外天空曉,谿頭雨自晴。居人宜寂寞,深院益淒清。 入霧暗相失,當風閒易驚。來年上林苑,知爾最先鳴。 卷384_128 【省試行不由徑】 張籍 田裡有微徑,賢人不復行。孰知求捷步,又恐異端成。 從易眾所欲,安邪患亦生。誰能達天道,共此競前程。 子羽有遺蹟,孔門傳舊聲。今逢大君子,士節自光明。 卷384_129 【新城甲仗樓】 張籍 謝氏起新樓,西臨城角頭。圖功百尺麗,藏器五兵修。 結締榱甍固,虛明戶檻幽。魚龍捲旗幟,霜雪積戈矛。 暑雨熇烝隔,涼風宴位留。地高形出沒,山靜氣清優。 睥睨斜光徹,闌干宿靄浮。芊芊粳稻色,脈脈苑谿流。 郡化黃丞相,詩成沉隱侯。居茲良得景,殊勝峴山游。 卷384_130 【贈殷山人】 張籍 鬱鬱山中客,知名四十年。恓惶身獨隱,寂寞性應便。 世業公侯籍,生涯黍稷田。藤懸讀書帳,竹系網魚船。 已種千頭橘,新開數脈泉。閒游攜酒遠,幽語向僧偏。 入洞題松過,看花選石眠。避喧長汩沒,逢勝即留連。 自古多高跡,如君少比肩。耕耘此辛苦,章句已流傳。 昔日交遊盛,當時省閣賢。同袍還共弊,連轡每推先。 講序居重席,群儒願執鞭。滿堂虛左待,眾目望喬遷。 才異時難用,情高道自全。畏人顏慘澹,疏物勢迍邅。 賢者聞知命,吾生復禮玄。深藏報恩劍,久緝養生篇。 憔悴眾夫笑,經過郡守憐。夕陽悲病鶴,霜氣動饑鸇。 處士誰能薦,窮途世所捐。伯鸞甘寄食,元淑苦無錢。 策蹇秋塵裡,吟詩黃葉前。故裘餘白領,廢瑟斷朱弦。 志氣終猶在,逍遙任自然。家貧念婚嫁,身老戀雲煙。 放逸棲岩鹿,清虛飲露蟬。鄭逃秦谷口,嚴愛越溪邊。 霄漢予猶阻,榮枯子不牽。山城一相遇,感激意難宣。 卷384_131 【夏日可畏(一作丘為詩)】 張籍 赫赫溫風扇,炎炎夏日徂。火威馳迥野,畏景鑠遙途。 勢矯翔陽翰,功分造化爐。禁城千品燭,黃道一輪孤。 落照頻空簟,餘暉卷夕梧。如何倦遊子,中路獨踟躕。 卷384_132 【罔象得玄珠】 張籍 赤水今何處,遺珠已渺然。離婁徒肆目,罔象乃通玄。 皎潔因成性,圓明不在泉。暗中看夜色,塵外照晴田。 無脛真難掬,懷疑實易遷。今朝搜擇得,應免媚晴川。 卷384_133 【和李仆射西園】 張籍 遇午歸閒處,西庭敞四檐。高眠著琴枕,散帖檢書籤。 印在休通客,山晴好捲簾。竹涼蠅少到,藤暗蝶爭潛。 曉鵲頻驚喜,疏蟬不許拈。石苔生紫點,欄藥吐紅尖。 虛坐詩情遠,幽探道侶兼。所營尚勝地,雖儉復誰嫌。 卷三百八十五 卷385_1 【送裴相公赴鎮太原】 張籍 盛德雄名遠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維。銜恩暫遣分龍節, 署敕還同在鳳池。天子親臨樓上送,朝官齊出道傍辭。 明年塞北清蕃落,應建生祠請立碑。 卷385_2 【寄元員外】 張籍 外郎直罷無餘事,掃灑書堂試藥爐。門巷不教當要閙, 詩篇轉覺足工夫。月明台上唯僧到,夜靜坊中有酒沽。 朝省入頻閒日少,可能同作舊遊無。 卷385_3 【贈梅處士】 張籍 早聞聲價滿京城,頭白江湖放曠情。講易自傳新注義, 題詩不著舊官名。近移馬跡山前住,多向牛頭寺裡行。 天子如今議封禪,應將束帛請先生。 卷385_4 【贈王秘書】 張籍 不曾浪出謁公侯,唯向花間水畔游。每著新衣看藥灶, 多收古器在書樓。有官只作山人老,平地能開洞穴幽。 自領閒司了無事,得來君處喜相留。 卷385_5 【謝裴司空寄馬(一作蒙裴相公賜馬,謹以詩謝)】 張籍 騄耳新駒駿得名,司空遠自寄書生。乍離華廄移蹄澀, 初到貧家舉眼驚。每被閒人來借問,多尋古寺獨騎行。 長思歲旦沙堤上,得從鳴珂傍火城。 卷385_6 【酬秘書王丞見寄(一作酬王秘書閒居見寄)】 張籍 相看頭白來城闕,卻憶漳溪舊往還。今體詩中偏出格, 常參官裡每同班。街西借宅多臨水,馬上逢人亦說山。 蕓閣水曹雖最冷,與君長喜得身閒。 卷385_7 【送李餘及第後歸蜀】 張籍 十年人詠好詩章,今日成名出舉場。歸去唯將新誥牒, 後來爭取舊衣裳。山橋曉上芭蕉暗,水店晴看芋草黃。 鄉裡親情相見日,一時攜酒賀高堂。 卷385_8 【早朝寄白舍人、嚴郎中】 張籍 鼓聲初動未聞鷄,羸馬街中踏凍泥。燭暗有時沖石砫, 雪深無處認沙堤。常參班裡人猶少,待漏房前月欲西。 鳳闕星郎離去遠,閤門開日入還齊。 卷385_9 【書懷寄元郎中】 張籍 轉覺人間無氣味,常因身外省因緣。經過獨愛遊山客, 計校唯求買藥錢。重作學官閒盡日,一離江塢病多年。 吟君釣客詞中說,便欲南歸榜小船。 卷385_10 【贈道士宜師(一作贈廣宣師)】 張籍 自到王城得幾年,巴童蜀馬共隨緣。兩朝侍從當時貴, 五字聲名遠處傳。舊住紅樓通內院,新承墨詔賜齋錢。 第28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