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 四 第275頁
善教復天術,美詞非俗箴。精微自然事,視聽不可尋。 因書魯山績,庶合簫韶音。 簫韶太平樂,魯山不虛作。千古若有知,百年幸如昨。 誰能嗣教化,以此洗浮薄。君臣貴深遇,天地有靈橐。 力運既艱難,德符方合漠。名位苟虛曠,聲明自銷鑠。 禮法雖相救,貞濃易糟粕。哀哀元魯山,畢竟誰能度。 當今富教化,元後得賢相。冰心鏡衰古,霜議清遐障。 幽埋盡洸洗,滯旅免流浪。唯餘魯山名,未獲旌廉讓。 二三貞苦士,刷視聳危望。發秋青山夜,目斷丹闕亮。 誘類幸從茲,嘉招固非妄。小生奏狂狷,感惕增萬狀。 黃犢不知孝,魯山自駕車。非賢不可妻,魯山竟無家。 供養恥佗力,言詞豈纖瑕。將謡魯山德,賾海誰能涯。 遺嬰盡雛乳,何況骨肉枝。心腸結苦誠,胸臆垂甘滋。 事已出古表,誰言獨今奇。賢人母萬物,豈弟流前詩。 卷381_4 【哭李觀】 孟郊 志士不得老,多為直氣傷。阮公終日哭,壽命固難長。 顏子既殂謝,孔門無輝光。文星落奇曜,寶劍摧修鋩。 常作金應石,忽為宮別商。為爾弔琴瑟,斷弦難再張。 偏轂不可轉,只翼不可翔。清塵無吹噓,委地難飛揚。 此義古所重,此風今則亡。自聞喪元賓,一日八九狂。 沉痛此丈夫,驚呼彼穹蒼。我有出俗韻,勞君疾惡腸。 知音既已矣,微言誰能彰。旅葬無高墳,栽松不成行。 哀歌動寒日,贈淚沾晨霜。神理本窅窅,今來更茫茫。 何以蕩悲懷,萬事付一觴。 卷381_5 【李少府廳弔李元賓遺字】 孟郊 零落三四字,忽成千萬年。那知冥寞客,不有補亡篇。 斜月弔空壁,旅人難獨眠。一生能幾時,百慮來相煎。 慼慼故交淚,幽幽長夜泉。已矣難重言,一言一潸然。 卷381_6 【悼吳興湯衡評事】 孟郊 君生霅水清,君歿霅水渾。空令骨肉情,哭得白日昏。 大夜不復曉,古松長閉門。琴弦綠水絶,詩句青山存。 昔為芳春顏,今為荒草根。獨問冥冥理,先儒未曾言。 卷381_7 【哀孟雲卿嵩陽荒居】 孟郊 慼慼抱幽獨,宴宴沉荒居。不聞新歡笑,但睹舊詩書。 藝檗意彌苦,耕山食無餘。定交昔何在,至戚今或疏。 薄俗易銷歇,淳風難久舒。秋蕪上空堂,寒槿落枯渠。 薙草恐傷蕙,攝衣自理鋤。殘芳亦可餌,遺秀誰忍除。 徘徊未能去,為爾涕漣如。 卷381_8 【哭盧貞國】 孟郊 一別難與期,存亡易寒燠。下馬入君門,聲悲不成哭。 自能富才藝,當冀深榮祿。皇天負我賢,遺恨至兩目。 平生嘆無子,家家親相囑。 卷381_9 【傷舊遊】 孟郊 去春會處今春歸,花數不減人數稀。 朝笑片時暮成泣,東風一向還西輝。 卷381_10 【弔房十五次卿少府】 孟郊 日高方得起,獨賞些些春。可惜宛轉鶯,好音與他人。 昔年此氣味,還走曲江濱。逢著韓退之,結交方慇勤。 蜀客骨目高,聰辯劍戟新。如何昨日歡,今日見無因。 英奇一謝世,視聽一為塵。誰言老淚短,淚短沾衣巾。 卷381_11 【逢江南故晝上人會中鄭方回】 孟郊 相逢失意中,萬感因語至。追思東林日,掩抑北邙淚。 筐篋有遺文,江山舊清氣。塵生逍遙注,墨故飛動字。 荒毀碧澗居,虛無青松位。珠沉百泉暗,月死群象閉。 永謝平生言,知音豈容易。 卷381_12 【哭秘書包大監】 孟郊 哲人臥病日,賤子泣玉年。常恐寶鏡破,明月難再圓。 文字未改素,聲容忽歸玄。始知知音稀,千載一絶弦。 舊館有遺琴,清風那復傳。 卷381_13 【悼幼子】 孟郊 一閉黃蒿門,不聞白日事。生氣散成風,枯骸化為地。 負我十年恩,欠爾千行淚。灑之北原上,不待秋風至。 卷381_14 【悼亡】 孟郊 山頭明月夜增輝,增輝不照重泉下。泉下雙龍無再期, 金蠶玉燕空銷化。朝雲暮雨成古墟,蕭蕭野竹風吹亞。 卷381_15 【弔李元賓墳】 孟郊 曉上荒涼原,弔彼寂寥魂。眼咽此時淚,耳淒在日言。 冥冥千萬年,墳鎖孤松根。 卷381_16 【覽崔爽遺文,因紓幽懷】 孟郊 墮淚數首文,悲結千里墳。蒼旻且留我,白日空遺君。 仙鶴未巢月,衰鳳先墜雲。清風獨起時,舊語如再聞。 瑤草罷葳蕤,桂花休氛氳。萬物與我心,相感吳江濆。 卷381_17 【峽哀】 孟郊 昔多相與笑,今誰相與哀。峽哀哭幽魂,噭噭風吹來。 墮魄抱空月,出沒難自裁。齏粉一閃間,春濤百丈雷。 峽水聲不平,碧沲牽清洄。沙棱箭箭急,波齒齗齗開。 呀彼無底吮,待此不測災。谷號相噴激,石怒爭旋迴。 古醉有復鄉,今縲多為能。字孤徒彷彿,銜雪猶驚猜。 薄俗少直腸,交結須橫財。黃金買相弔,幽泣無餘漼。 我有古心意,為君空摧頽。 上天下天水,出地入地舟。石劍相劈斫,石波怒蛟虯。 花木疊宿春,風飆凝古秋。幽怪窟穴語,飛聞肸蚃流。 沉哀日已深,銜訴將何求。 三峽一綫天,三峽萬繩泉。上仄碎日月,下掣狂漪漣。 破魂一兩點,凝幽數百年。峽暉不停午,峽險多饑涎。 樹根鎖枯棺,孤骨裊裊懸。樹枝哭霜棲,哀韻杳杳鮮。 逐客零落腸,到此湯火煎。性命如紡績,道路隨索緣。 奠淚弔波靈,波靈將閃然。 峽亂鳴清磬,產石為鮮鱗。噴為腥雨涎,吹作黑井身。 怪光閃眾異,餓劍唯待人。老腸未曾飽,古齒嶄岩嗔。 嚼齒三峽泉,三峽聲齗齗。 峽螭老解語,百丈潭底聞。毒波為計校,飲血養子孫。 第27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