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 一 第7頁
李隆基 道家奠靈簡,自昔仰神仙。真子今將命,蒼生福可傳。 江山尋故國,城郭信依然。二室遙相望,雲回洞裡天。 卷3_31【送道士薛季昌還山】 李隆基 洞府修真客,衡陽念舊居。將成金闕要,願奉玉清書。 雲路三天近,松溪萬籟虛。猶期傳秘訣,來往候仙輿。 卷3_32【送玄同真人李抱朴謁灊山仙祠】 李隆基 城闕天中近,蓬瀛海上遙。歸期千載鶴,春至一來朝。 採藥逢三秀,餐霞臥九霄。參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燒。 卷3_33【春日出苑游矚(太子時作)】 李隆基 三陽麗景早芳辰,四序佳園物候新。梅花百樹障去路, 垂柳千條暗回津。鳥飛直為驚風葉,魚沒都由怯岸人。 惟願聖主南山壽,何愁不賞萬年春。 卷3_34【春晚宴兩相及禮官麗正殿學士探得風字】 李隆基 乾道運無窮,恆將人代工。陰陽調歷象,禮樂報玄穹。 介冑清荒外,衣冠佐域中。言談延國輔,詞賦引文雄。 野霽伊川綠,郊明鞏樹紅。冕旒多暇景,詩酒會春風。 卷3_35【首夏花萼樓觀群臣宴,寧王山亭回樓下又申之以賞樂 賦詩】 李隆基 今年通閏月,入夏展春輝。樓下風光晚,城隅宴賞歸。 九歌揚政要,六舞散朝衣。天喜時相合,人和事不違。 禮中推意厚,樂處感心微。別賞陽台樂,前旬暮雨飛。 卷3_36【同二相已下群官樂遊園宴】 李隆基 撰日岩廊暇,需雲宴樂初。萬方朝玉帛,千品會簪裾。 地入南山近,城分北斗余。池塘垂柳密,原隰野花疏。 帟幕看逾暗,歌鐘聽自虛。興闌歸騎轉,還奏弼違書。 卷3_37【集賢書院成,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得珍字】 李隆基 廣學開書院,崇儒引席珍。集賢招袞職,論道命台臣。 禮樂沿今古,文章革舊新。獻酬尊俎列,賓主位班陳。 節變雲初夏,時移氣尚春。所希光史冊,千載仰茲晨。 卷3_38【王屋山送道士司馬承禎還天台】 李隆基 紫府求賢士,清溪祖逸人。江湖與城闕,異跡且殊倫。 間有幽棲者,居然厭俗塵。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調神。 地道逾稽嶺,天台接海濱。音徽從此間,萬古一芳春。 卷3_39【早度蒲津關】 李隆基 鐘鼓嚴更曙,山河野望通。鳴鑾下蒲阪,飛旆入秦中。 地險關逾壯,天平鎮尚雄。春來津樹合,月落戍樓空。 馬色分朝景,鷄聲逐曉風。所希常道泰,非復候繻同。 卷3_40【途經華岳】 李隆基 飭駕去京邑,鳴鸞指洛川。循途經太華,回蹕暫周旋。 翠崿留斜影,懸岩冒夕煙。四方皆石壁,五位配金天。 彷彿看高掌,依稀聽子先。終當銘歲月,從此記靈仙。 卷3_41【喜雪】 李隆基 日觀卜先征,時巡順物情。風行未備禮,雲密遽飄霙。 委樹寒花發,縈空落絮輕。朝如玉已會,庭似月猶明。 既睹膚先合,還欣尺有盈。登封何以報,因此謝功成。 卷3_42【幸鳳泉湯】 李隆基 西狩觀周俗,南山歷漢宮。薦鮮知路近,省斂覺年豐。 陰谷含神爨,湯泉養聖功。益齡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不重鳴岐鳳,誰矜陳寶雄。願將無限澤,沾沐眾心同。 卷3_43【南出雀鼠谷答張說】 李隆基 雷出應乾象,風行順國人。川途猶在晉,車馬漸歸秦。 背陝關山險,橫汾鼓吹頻。草依陽谷變,花待北岩春。 聞有鵷鸞客,清詞雅調新。求音思欲報,心跡竟難陳。 卷3_44【賜崔日知往潞州】 李隆基 潞國開新府,壺關寵舊林。妙旌循吏德,持悅庶氓心。 禮樂中朝貴,神明列郡欽。揚風非贈扇,易俗是張琴。 藩鎮謳謡滿,行宮雨露深。會書丞相策,先賜潁川金。 卷3_45【為趙法師別造精院過院賦詩】 李隆基 宗師心物外,為道運虛舟。不戀岩泉賞,來從宮禁游。 探玄知幾歲,習靜更宜秋。煙樹辨朝色,風湍聞夜流。 坐朝繁聽覽,尋勝在清幽。欲廣無為化,因茲庶可求。 卷3_46【端午】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卷3_47【春中興慶宮酺宴】 李隆基 九達長安道,三陽別館春。還將聽朝暇,回作豫游晨。 不戰要荒服,無刑禮樂新。合酺覃土宇,歡宴接群臣。 玉斝飛千日,瓊筵薦八珍。舞衣雲曳影,歌扇月開輪。 伐鼓魚龍雜,撞鐘角牴陳。曲終酣興晚,須有醉歸人。 卷3_48【千秋節宴】 李隆基 蘭殿千秋節,稱名萬壽觴。風傳率土慶,日表繼天祥。 玉宇開花萼,宮縣動會昌。衣冠白鷺下,帟幕翠雲長。 獻遺成新俗,朝儀入舊章。月銜花綬鏡,露綴彩絲囊。 處處祠田祖,年年宴杖鄉。深思一德事,小獲萬人康。 卷3_49【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 李隆基 赤帝收三傑,黃軒舉二臣。由來丞相重,分掌國之鈞。 我有握中璧,雙飛席上珍。子房推道要,仲子訝風神。 復輟台衡老,將為調護人。鵷鸞同拜日,車騎擁行塵。 樂聚南宮宴,觴連北斗醇。俾予成百揆,垂拱問彞倫。 卷3_50【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李隆基 清蹕度河陽,凝笳上太行。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 白霧埋陰壑,丹霞助曉光。澗泉含宿凍,山木帶余霜。 野老茅為屋,樵人薜作裳。宣風問耆艾,敦俗勸耕桑。 涼德慚先哲,徽猷慕昔皇。不因今展義,何以冒垂堂。 卷3_51【平胡】 第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