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俗通義 第22頁
謹按云:「殷商之旅,其會如林。」傅曰:「山林之士,往而不能反。」:「將至泰山,必先有事于配林。」林,樹木之所聚生也。今配林在泰山西南五六里,予前臨郡,因侍祀之行,故往觀之。樹木蓋不足言,猶七八百載間有衰索乎! 麓 謹按:堯禪舜,「納于大麓。」麓,林屬於山者也。:「沙麓崩。」傅曰:「麓者,山足也」云:「瞻彼早麓。」稱:「即鹿無虞,以從禽 也。」 京 謹按:「丘之絶高大者為京。」謂非人力所能成,乃天地性自然也。:「莫之與京。」:「趙文子與叔向游于九京。」今京兆、京師,其義取于此。 陵 謹按云:「如山如陵。」曰:「伏戎于莽,升其高陵。」又:「天險不可升,地險山川丘陵。」曰:「¤有二陵,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也。」 在弘農澠池縣。其語曰:「東¤、西¤,澠池所高。」:「周單子會晉厲公于加陵。」曰:「陵莫大於加陵。」言其獨高厲也。陵有天性自然者,今王公墳壟各稱陵也。 丘 謹按:「民乃降丘度土。」堯遭洪水,萬民皆山棲巢居,以避其害。禹決江疏河,民乃下丘營度爽塏之堤,而邑落之。故「丘」之字,二人立一上。一者,地也。四方高,中央下,像形也。云:「至于頓丘,宛丘之下。」:「他人之賢,丘陵也。」曰:「天下有名丘五,其三在河南,二在河北。」 墟 謹按:「舜生姚墟。」傅曰:「郭氏之墟。」墟者,虛也。郭氏,古之諸侯,善善不能用,惡惡不能去。故善人怨焉,惡人存焉,是以敗為丘墟也。今故廬居處高下者亦名為墟。姚墟在濟陰城陽縣,帝顓頊之墟。閼伯之墟是也。 阜 謹按云:「如山如阜。」:魯公伯禽宅曲阜之地。阜者,茂也,言平地隆踴不屬於山陵也。今曲阜在魯城中,委曲長七八里。雒北芒a 即為阜也。 培 謹按:「培¤無松柏。」言其卑小。部者,阜之類也。今齊、魯之間田中少高¤名之為部矣。 藪 謹按:「藪者,澤也。藪 之為言厚也,草木魚鱉所以厚養人君與百姓也。魯有泰野,晉有泰陸,秦有陽紆,宋有盂諸,楚有雲夢,吳有具區,齊有海隅,燕有昭余祁,鄭有圃田,周有焦¤。」今漢有九州之藪,楊州曰具區,在吳縣之西;荊州曰雲夢,在華容縣南,今有雲夢長掌之;豫州曰圃田,在中牟縣西;青州曰孟諸,不知在何處;兗州曰大野,在矩鹿縣北;雍州曰弦蒲,在¤縣北蒲谷亭;幽州曰奚養,在¤縣東;冀州曰泰陸,在鉅鹿縣西北;并州曰昭余祈,在鄔縣北;其一藪推求未得其處。:紂為逋逃淵藪。曰:「山藪藏疾。」又曰:藪 之薪蒸。虞侯守之”是也。 澤 謹按 第2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