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 第673頁
法國的課稅制度,在一切方面,似乎都比英國為劣。英國每年從八百萬以下的人民,征取一千萬鎊稅款,絕未聞有什麼階級受到壓迫。據埃克斯皮利神父搜集的材料,及《穀物法與穀物貿易論》著者的觀察,法國包括洛林及巴爾在內,人口約共二千三百萬乃至二千四百萬,這個數目,將近有英國人口三倍之多。法國的土壤及氣候,是優於英國的。法國土地的改良及耕作,是遠在英國之先的,所以凡屬需要長久歲月來建造和累積的一切事物,例如大都市以及城市內鄉村內建築優良、居住舒適的房屋等,法國都勝於英國。沒有這種種利益的英國,還能不大費周折地征收賦稅一千萬鎊,法國總該可以不大費周折地征收三千萬鎊吧。然而根據我手邊最好但我承認是極不完全的報告,法國1765年及1766年輸歸國庫的全收入,只在三億零八百萬利弗乃至三億二千五百萬利弗之間,折合英幣,尚未達到一千五百萬鎮。以法國人民的數目,照英國人民的同一比例納稅,吾人可期望其能得三千萬鎊。上述金額還不到三千萬鎊的半數,然而法國人民所受捐稅的壓迫,遠甚於英國人民,那是世所公認的。不過,歐洲除英國外,法國還算是有最溫和最寬大政府的大帝國呢。 在荷蘭,課於生活必需品的重稅,據說,曾破壞了該國一切主要制造業。連漁業及造船業,恐怕也會逐漸受其阻害。英國對必需品所課的稅很輕,沒有任何制造業受過它的破壞。英國制造業負擔最重的稅,只有幾種原料進口稅,特別是生絲進口稅。荷蘭中央政府及各都市的收入,據說每年有五百二十五萬鎊以上。荷蘭人口不能認為超過了英國居民的三分之一,因此,按人口比例計算,荷蘭租稅肯定是重得多了。 第67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