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集 第495頁
【大中祥符七年甲寅】 【大中祥符八年乙卯】 【大中祥符九年丙辰】 公年十歲,在隨。家益貧,借書抄誦。州南大姓李氏子好學,公多游其家,于故書中得唐韓昌黎文六卷,乞以歸,讀而愛之。為詩賦,下筆如成人。都官曰:「奇童也,他日必有重名。」 【天禧元年丁巳】 【天禧二年戊午】 【天禧三年己未】 【天禧四年庚申】 【天禧五年辛酉】 【乾興元年壬戌】 二月,仁宗即位。 【仁宗天聖元年癸亥】 是歲,公應舉隨州,試左氏失之誣論。其略云:石言于晉,神降于莘,內蛇鬥而外蛇傷,新鬼大而故鬼小。人已傳誦。坐賦逸官韻,黜。 【天聖二年甲子】 【天聖三年乙丑】 【天聖四年丙寅】 公年二十,自隨州薦名禮部。 【天聖五年丁卯公年二十一】 是春試禮部,不中。 【天聖六年戊辰公年二十二】 是歲,公攜文謁胥學士偃于漢陽,胥公大奇之,留置門下。冬,攜公泛江,如京師。 【天聖七年己巳公年二十三】 是春,公從胥公在京師。試國子監為第一,補廣文館生。秋,赴國學解試,又第一。 【天聖八年庚午公年二十四】 正月,試禮部,翰林學士晏公殊知貢舉,公復為第一。三月,禦試崇政殿,公甲科第十四名。五月,授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充西京留守推官。〈制詞前鄉貢進士歐陽某:右可特授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充西京留守推官,替仲簡。來年二月滿闕,候見任官月限滿日,即得赴任。敕前鄉貢進士邵景先等:咸以鄉舉,踐于貢闈。屬親校于藝文,俾各升于科級。特假讎書之秩,式增結綬之榮。郡縣佐僚,各分其任,宜思勖勵,無曠乃官,可依前件。〉 【天聖九年辛未公年二十五】 三月,公至西京。錢文僖公惟演為留守,幕府多名士。與尹洙師魯、梅堯臣聖俞尤善,日為古文歌詩,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初,胥公許以女妻公,是歲,親迎于東武。 【明道元年壬申公年二十六】 是春及秋,兩游嵩岳。秋,蓋從通判謝絳奉禦香告廟也。禮畢,同遊五人,皆見峭壁大書神清之洞。〈詳見《附錄》後謝希深與梅聖俞書。公又嘗行縣,視旱蝗。 【明道二年癸酉公年二十七】 正月,以吏事如京師,因省叔父于漢東。三月,還洛,夫人胥氏卒,時生子未逾月。九月,莊獻劉後、莊懿李後礻付葬定陵,公至鞏縣陪祭。十二月,進階承奉郎。 【景元年甲戌公年二十八】 三月,西京秩滿,歸襄城。五月,如京師,會前留守王文康公曙入樞府,薦召試學士院。閏六月乙酉,授宣德郎、試大理評事、兼監察御史、充鎮南軍節度掌書記、館閣校勘。〈制詞敕西京留守推官、承奉郎、試秘書省校書郎歐陽某:辭擅菁英,性推醇茂。早登名于仕版,遂從闢于賓筵。懋學逾,參籌有裕。眷吾樞近,嘗以薦論。逮課試之爰來,固辯麗之可獎。宜預屬書之列,仍遷管記之資。往服清階,善持素履。可特授宣德郎、度大理評事、兼監察御史、充鎮南軍節度掌書記、館閣校勘。〉三館秘閣所藏書多脫謬,七月甲辰,詔委官編定,仿開元四部,著為總目,公預焉。是歲,再娶諫議大夫楊公大雅女。 【景二年乙亥公年二十九】 是歲七月,公同產妹之夫張龜正死於襄城,謁告視之。九月,夫人楊氏卒。 【景三年丙子公年三十】 是歲,天章閣待制、權知開封府范仲淹言事忤宰相,落職,知饒州。公切責司諫高若訥,若訥以其書聞,五月戊戌,降為峽州夷陵縣令。〈敕鎮南軍節度掌書記、宣德郎、試大理評事、兼監察御史、館閣校勘歐陽某:以藝文,擢參讎校,固當宿業,以荷育材。近者范仲淹樹黨背公,鼓饞疑眾,自干典憲,爰示降懲。爾托附有私,詆欺罔畏,妄形書牘,移責諫臣。恣陳訕上之言,顯露朋奸之跡,致其奏述,備見狂邪。合嚴科,用警俞俗。尚軫包荒之念,只從貶秩之文。往字吾民,毋重前悔。可降授守峽州夷陵縣令,替劉光裔,今年七月成資闕,散官如故。仍放謝辭。〉公自京師沿汴絶淮,溯江,奉母夫人赴貶所,十月至夷陵。 【景四年丁丑公年三十一】 三月,謁告至許昌,娶薛簡肅公奎女。是夏,叔父都官卒。九月,還夷陵。十二月壬辰,移光化軍乾德縣令。〈敕宣德郎、守峽州夷陵縣令歐陽某:以懿辭決科,以敏智從事。薦承後選,參校秘文,偶弗慎於言階,乃自貽于官譴。遽沿遐牒,亦既踰年,宜遷通邑之良,且寄字人之劇。余方甄錄,爾尚勉勤。可特授守光化軍乾德縣令,替張宗尹,來年三月成資闕,散官如故。仍放謝辭。〉 【寶元元年戊寅公年三十二】 三月,赴乾德。是歲,胥夫人所生子夭。 【寶元二年己卯公年三十三】 第49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