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論 第531頁
據一般人的想象,英國各種收稅道路所收的通行稅,大大超過了修理道路所需的數額。據幾位大臣考察,多餘的數額如果不濫動用,很可充為國家他日緊急費用的一大財源。有人說,收稅道路由政府管理,比由保管員管理,所費少而收效大。對於修補道路,政府有兵士可用,兵士是有正規餉金的,只須略增少額貨幣報酬就行。至於保管員所能雇用的工人,則不外一些工資勞動者,他們的生活資料,全仰繪工資。所以有人主張,通過自己管理收稅道路,政府可不必增加人民負擔而增添五十萬鎊大收入;收稅道路將會和現在的郵政一樣,提供國家一般的費用。 政府管理收稅道路所可得的收入,雖未必能如創擬這計劃者所預期的那麼巨大,但可由此獲得一大宗收入那是無疑的。不過,這計劃本身似乎有若幹極重大的缺點。 第一,國家如把取自收稅道路的通行稅,看作供應急需的一個財源,那麼,這種通行稅將要隨著想象上的急需所需要的程度而增大,而按照不列顛的政策,這些通行稅一定會非常迅速地增加。一個大收入能夠這樣不費力地取得,勢必會使政府動不動就向這收入動念頭。如果搏節得宜,是否就能從現行通行稅省出五十萬鎊,雖是疑問,但如把這通行稅增加兩倍,就可能省得一百萬鎊,增加三倍,就可能省得二百萬鎊,那是毫無疑問的。而且,這樣一大宗收入的征收,並無需任命一個新的收稅官吏。但是,稅路之設,在於便利國內一般商業,設使通行稅象這樣不斷增加起來,那麼原以利商的,卻成為商業的大病。國內由一地運往他地的笨重貨物運輸費,將迅速增加,其結果,這類貨物的市場,將大大縮小,這類貨物的生產,將大受妨害,而國內最重要的產業部門,說不定要全歸消滅。 第二,按照重量比例而征收的車輛通行稅,如其唯一目的在於修理道路,這種稅就非常公平;如是為了其他目的,或為了供應國家一般的急需,那麼這種稅,就非常不公平。道路通行稅用以修理道路,各車輛可以說就是恰恰按照其對道路所損耗的程度的比例,完納稅金。反之,道路通行稅如還有其他用途,即以資助國家其他急需,那對於各車輛所征的稅額,就不免要超過其所加幹道路的損耗的程度。況且,由於這稅使貨物價格按貨物重量的比例,而不是按貨物價值的比例而升高,所以主要負擔這種課稅的人,不是價值高而重量輕的商品的消費者,卻是粗劣笨重的商品的消費者。因此,不論國家打算以這稅收應付何等急需,其結果,供應這急需的人,不是富者而是貧者,不是最能擔當這負擔的人,倒是最沒有能力擔當這負擔的人。 第5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