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散文 第40頁
這篇小傳,在寫法上,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對於杜環的生平,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現,只用幾句話就交代過去,而留出了絶大部分的篇幅,來突出收留和奉養張氏這一件事,以概括杜環的為人。第二,譚敬先對於窮途投奔的故交的老母閉門不納.冷談無情,常伯章 對於流落異鄉的親生母親長期不同不問,見面後又拋棄不顧,這兩個人的形象和杜環構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顯示了杜環的品格的可貴。 註釋: [1]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2]遊宦——到外地去做官。江東——指長江下游一帶。[3]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 [4]善士——純潔正直的人。[5]所與交——同一元交往的人。[6]好浩hào——喜愛。[7]工書——擅長書法。 [8]謹飭赤chì——言行都很謹慎。[9]重然諾——不輕易答應別人,答應了就一定做到。然諾是諾言的意思。[10]周——接濟,援助。 急——急難。[11]兵部——官署名。掌管全國武官的選用和兵籍、軍械、軍令等事。主事——官名。 在明代,主事為各部司官中最低的一級。九江——今江西省九江市。[12]安慶——今安微省安慶市。守——地方上的長官。 [13]盍河hé——何不。[14]故——這裡指舊交的情分。[15]如——依照。[16]附舟——搭船。 詣藝yì——到,往見。[17]謝不納——拒絶接見。[18]大困——陷于非常艱苦的境況。[19]嘗——曾經。 仕——做官。[20]存——活着。[21]庶——也許。可冀——有希望。 [22]從——跟隨。[23]無恙樣yàng——這裡指健在。恙是病的意思。[24]對以——用下面的話回答說。 [25]直——當,位於。同「值」。[26]服——穿。[27]雨行——冒雨行路。 [28]頗若——很像是。[29]何為——為什麼。[30]這句說:常母哭泣着把原因告訴了他。[31]就座——坐到座位上去。 [32]解衣——脫下衣服。更——換。[33]奉糜迷mí——恭恭敬敬地用手捧着一碗粥。食四sì母——拿東西結常母吃。 [34]衾——被子。寢母——安排常母睡覺。[35]親厚——關係親密和交情深厚。故人——舊交,老朋友。 [36]在——活着。[37]付——託付。[38]姑——暫且。[39]訪——探求,尋找。 [40]苟——假如。事——侍奉。[41]獨——唯獨。[42]歸——這裡是投奔的意思。 [43]這句說:這是由於兩位老人家而引起的。[44]無他思——不要有別的想法。[45]兵後——戰爭之後。歲饑——莊稼的年成不好。 [46]骨肉——指最親近的有血統關係的人,如父母、兄弟、子女等。不相保——不能互相養活。[47]媵映yìng女——婢女。[48]這句說:果然,她所要訪問的人一個也沒有遇到,於是她就回來了。 [49]坐乃定——這才坐定。意思是說:這才安心在杜環家中住了下來。[50]自環以下——指以杜環為首的杜家所有的人。[51]褊匾biǎn急——性情急躁。 褊是狹小的意思。[52]少——稍微。愜妾qiè意——滿意。[53]輒哲zhé——總是。 詬構gòu——怒罵。[54]戒——這裡是開導,叮囑的意思。[55]這句說:順着她的意思,她想做什麼,就讓她做什麼。[56]這句說:不要因為她處境貧因而輕視怠慢,發生爭論。 [57]烹——煮。[58]匕箸比助bǐ zhù——飯勺和筷子。[59]以母故——因為常母的緣故。[60]太常——太常寺,官署名,掌管祭祀、禮樂等事。 贊禮郎——官名,掌管贊相禮儀之事。[61]祀四sì——祭祀。會貴guì稽——今浙江省紹興縣。[62]道——路上經過。 嘉興——今浙江省嘉興縣。[63]少子——小兒子。[64]若無所聞——好象什麼話也沒有聽見。[65]第——只,但。 [66]歲——年。[67]是日——這一天。[68]初度——生日。[69]持——握。 [70]這句說:有什麼不吉祥的呢?「何不祥之有」是「有何不許」的倒裝句。為了加強語氣,所以在句式上作這樣的變動。[71]結帶dài——欺騙。[72]顧——回頭看。 [73]彌謹——更加小心。[74]頓——立刻。[75]咸——全,都。[76]槨果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這裡指棺材。殮——把死屍裝進棺材。殯——把棺材停放下來。[77]歲時——逢年過節。 雲——用於句末的語助詞。[78]晉王——晉恭王朱‧,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個兒子。錄事——王府的屬官,掌管文書。[79]史官——作者自指。 [80]翟公——漢文帝時人。他做官的時候,賓客盈門;當他罷官後,門可羅雀。後來,他又被起用,賓客們要去找他,他在門上寫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81]過論——謬誤的議論。 [82]意氣相得——彼此的心意都很投合。[83]以身相許——預先答應出力,不惜犧性自己。[84]若無難事——好象是沒有困難的事情。[85]這句說:到了事情劇變、局勢惡化的時候。 [86]蹈——實行。背去——違背諾言而去。[87]親——父母。[88]這句說:即使是古時候所讚揚的那些有義氣、正直的人,也不見得有什麼高過他的地方。 [89]不逮代dài——不及。 范牧之外傳.明陳繼儒 余宅鄰牧之。少聞牧之以情死,不敢問父老。比十年,奉化人之教,略已定情,乃始許牧之子必宣作《牧之傳》。 范生牧之,名允謙,伯父太仆[1],父光祿[2],為文正、忠宣公後[3]。牧之復以庚午舉鄉進士。生而頎,廣額,頤頰而下小削,目瞳清熒,骨爽邱俊,不甘處俗。華亭世家子,出必鮮怒[4],錦衣狐裘,舞于車上,童子駢肩而隨,簪玉膏沐,如婦女之麗。 第4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