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鴻零雁記 第13頁
言畢,握余手略鞠躬言曰:「三郎,早歸。吾偕令妹佇伺三郎,同御晨餐。今夕且看明月照積雪也。」 余垂目細瞻其雪白冰清之手,微現蔚藍脈線,良不忍遽釋,惘然久立,因曰:「敬謝阿姊禮我。」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第二十章 余目送靜子珊珊行后,喟然而嘆曰:「甚矣,柔絲之絆人也!」 余自是力遏情瀾,亟轉山腳疾行。漸前,適有人夫牽空車一輛,余招而乘之,逕赴車站。購票訖,汽車即發。二日半,經長崎,復乘歐舶西渡。余方豁然動念,遂將靜子曩日所媵鳳文羅簡之屬,沉諸海中,自謂憂患之心都泯。 更二日,抵上海,余即日入城,購僧衣一著易之,蕭然向武林去,以余素慕聖湖之美,今應順道酬吾夙願也。既至西子湖邊,盈眸寂樂,迥絕塵寰。余復泛瓜皮舟,之茅家埠。 既至,余舍舟,肩挑被席數事,投靈隱寺,即宋之問「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處也。余進山門,復至客堂,將行李放堂外左邊,即自往右邊鵠立。 久久,有知客師出問曰:「大師何自而來?」 余曰:「從廣州來。」 知客聞言欣然曰:「廣東富饒之區也。」 余弗答,摩襟出牒示之。知客審視牒訖,復欣然導余登南樓安息。余視此樓頗廣,丁方可數丈,樓中一無所有,惟灰磚數方而已。 迄薄暮,齋罷,余急就寢,即以灰磚代枕。入夜,余忽醒,弗覆成寐,又聞樓中作怪聲甚厲。余心驚疑是間有鬼,慘慄不已,急以絨氈裹頭,力閉余目,雖汗出如-,亦弗敢少動。漫漫長夜,不勝苦悶。天甫遲明,聞鐘聲,即起,詢之守夜之僧,始知樓上向多松鼠,故發此怪聲,來往香客,無不驚訝云。 晨粥既畢,主持來囑余曰:「師遠來,晨夕無庸上殿,但出山門掃枯葉柏子,聚而焚之。」 余曰:「謹受教。」 過午,覆命余將冷泉亭石腳衰草剔凈。如是安居五日過已,余頗覺-然自得,竟不識人間有何憂患,有何恐怖。聽風望月,萬念都空。惟有一事,不能無憾:以是間風景為聖湖之冠,而冠蓋之流,往來如鯽,竟以清凈山門,為凡夫俗子宴遊之區,殊令人弗堪耳。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第二十一章 餘一日無事,偶出春淙亭眺望,忽見壁上新題,墨痕猶濕。余細視之,即《捐官竹枝詞》數章也,其詞曰: 二品加銜四品階,皇然綠轎四人抬。 黃堂半跪稱卑府,白簡通詳署憲臺。 督撫請談當座揖,臬藩接見大門開。 便宜此日稱觀察,五百光洋買得來。 大夫原不會醫生,誤被都人喚此名。 說夢但求升道府,升階何敢望參丞。 外商吏禮皆無分,兵戶刑工浪掛名。 一萬白銀能報效,燈籠馬上換京卿。 一麾分省出京華,藍頂花翎到處夸。 直與翰林爭俸滿,偶兼坐辦望厘差。 大人兩字憑他叫,小考諸童聽我枷。 莫問出身清白否,有錢再把道員加。 工賑捐輸價便宜,白銀兩百得同知。 官場逢我稱司馬,照壁憑他畫大獅。 家世問來皆票局,大夫買去署門楣。 怪他多少功牌頂,混我胸前白鷺鶿。 八成遇缺儘先班,銓補居然父母官。 颳得民膏還夙債,掩將妻耳買新歡。 若逢苦缺還求調,偏想諸曹要請安。 別有上臺饒不得,一年節壽又分餐。 補褂朝珠頂似晶,冒充一個狀元郎。 教官都作加銜用,殷戶何妨苦缺當。 外放只能掄刺史,出身原是做廚房。 可憐裁缺悲公等,丟了金錢要發狂。 小小京官不足珍,素珠金頂亦榮身。 也隨編檢稱前輩,曾向王公作上賓。 借與招牌充-匠,呼來雅號冒儒臣。 銜條三字翰林院,誑得家人喚大人。 余讀至此,謂其詞雅謔。首章指道員,其二郎中,其三知府,其四同知,其五知縣,其六光祿寺署丞,其七待詔,惜末章為風雨剝滅,不可辨,只剩: 天喪斯文人影絕,官多捷徑士心寒。 一聯而已。此時科舉已廢,蓋指留學生而言也。 余方欲行,適有少年比丘,負囊而來。余觀其年,可十六七,面帶深憂極恨之色。見余即肅容合十,向余而言曰: 「敬問阿師,此間能容我掛單否乎?」 余曰:「可,吾導爾至客堂。」 比丘曰:「阿彌陀佛。」 余曰:「子來從何許?觀子形容,勞困已極,吾請助子負囊。」 比丘顰蹙曰:「謝師厚意。吾果困頓,如阿師言。吾自湖南來者,吾發願參禮十方,形雖枯槁,第吾心中懊惱,固已淨盡無餘,且勿知苦為何味也。」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第二十二章 晚上比丘與余同歇樓上,余視其衣單,均非舊物,因意其必新剃度,又一望可知其中心實有千端愁恨者。遂叩之曰: 「子出家幾載?」 比丘聆余言,沉思久之,悽然應余曰:「吾削髮僅月餘耳。 阿師待我殊有禮義,中心寧弗感篆?我今且語阿師以吾何由而出家者。 第1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速度:
1.4
簡明朗讀模式適合大多數瀏覽器,也相容於桌上型與行動裝置。
不過,在手機模式下,建議使用FireFox 或者 EDGE瀏覽器朗讀,若使用Chorme瀏覽器,螢幕關閉後會停止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