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本的目標,在於增加勞動生產力,換言之,在於使同一數目的工人能夠完成多得多的工作。 設備完全,有必要的建築物、圍牆、水溝、道路等等的農場,和沒有這些設備的農場比較,即使廣狹相等,肥瘠相等,勞動人數相等,役畜數目相等,所獲產物也必多得多。 有最精良機器設備的廠坊,和工具不這麼完備的廠坊比較,雖所雇工人的人數相等,出產量亦一定會大得多。 適當地花在固定資本上面的任何費用,一定都能很快地帶回很大的利潤,而且年產物價值由此而來的增加,會比這類改良物所必要的維持費大得多。 不過這種維持費,要動用這種年產物的一部分。 原來可直接用只增加食品、衣料、住所以及各種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材料和人工,就有一部分改作他用。 這新的用途當然是很有利的,但與原來的用途不同。 因此我們說,機械學的改良,使同一數目的工人,得以較低廉較簡單的機器,進行同量的工作,這委實是社會的福利。 從前比較昂貴複雜的機器,其修補常須費去一定數量的材料和人工。 現在機器改良了,這一定數量的材料和人工,可以節省下來,再憑借某種機器的力量,用來增加產品的數量。 譬如,大制造廠主原來每年須以一千鎊作為機器修理費,現在,倘使能夠把修理費成為二百鎊,其餘五百鎊出可用以增購材料,增加工人。 這樣,帆器產品的數量,自然會增加起來。 產品增加了,由此種產品而產生的社會福利,亦跟著增加。 在一個大國,固定資本的維持費,可與私有土地的修理費相比。 保持土地產物,從而保持地主的總地租和純地租的數額,都常須有修理費。 但當措施得宜,修理費減少,而產物並不減少時,則總地租至少依舊不減,而純地租則一定會增加起來。 但是,固定資本的維待費,雖然不能列在社會純收入之內,但流動資本的維持費,卻不能與此並論。 流動資本包含四部分,即貨幣、食料、材料、制成品。 我們說過,後三部分,經常由流動資本中抽出,變作社會上的固定資本或留供目前消費的資財。 凡不變為固定資本的消費品,就變作留供目前消費的資財,而成為社會純收入的一部分。 所以,維持這三部分流動資本,並沒從社會純收入抽出任何部分的年產物,只維持固定資本,才需要從社會純收入中抽出一部分年產物。 第20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富論》
第2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