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那樣的不均等,從全體看來,對社會大眾,也許是利多害少。 公職教師的地位,雖不免因此稍稍降低,但學藝教育費的低廉,確是一種利益,大大抵消了公職教師地位的降低。 如果歐洲大部分地方的學校和學院組織得比現在更合理,那末大眾由此受到的利益將更大。 第三,歐洲政策,妨礙勞動和資本的自由活動,使不能由一職業移轉到其他職業,由一地方移轉到其他地方,從而使勞動和資本不同用途的所有利害,有時候出現令人非常不愉快的不均等。 學徒法令,妨礙勞動的自由活動,甚至使勞動在同一地方不能由一職業轉到其他職業;同業組合的排外特權,妨礙勞動的自由活動,甚至使勞動在同一職業不能由一地方轉到其他地方。 我們時常看到,一種制造業的勞動者獲得高工資,而另一種制造業的勞動者卻不得不滿足於最低的生活費。 前一種制造業,處在前進狀態,不斷需要新的勞動者,後一種制造業,處在衰退狀態,勞動者的過剩,不斷增加。 這兩種制造業,有時是在同一都市,有時是在同一都市的鄰近地方,但相互間卻不能有絲毫的協助。 在前一場合,有學徒法令妨害其相互協助。 在後一場合,有學徒法令和排外的組合,妨害其相互協助。 可是,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制造業,操作很類似,設無此等不合理的法規,從中作梗,勞動者就能很容易由一職業轉到另一職業。 例如,織素麻的技術與織素絲的技術,幾乎完全相同。 織素羊毛的技術,雖略有差別,但因為這差別極其有限,麻織工或絲織工,亦只要學習數日,就能成為差可人意的毛織工。 因此,假若這三種主要制造業中,任一制造業陷於衰退狀態,該制造業的勞動者,可改就其他兩種繁榮的制造業之一,而他們的工資,在繁榮的制造業中不會過高,在衰退的制造業中,亦不會過低。 誠然,英格蘭今日麻布制造業,通過特別法令而開放了,人人都有從事這業的自由,但由於該業,沒在英格蘭大部分地區大力推廣,所以這對其他衰退制造業的勞動者,只能提供很有限的就業機會。 在實施學徒法令的地方,衰退制造業的勞動者只好請教區救濟,或以普通勞動者的資格從事勞動。 不過,按照他們的習慣,他們更適合於做類似制造業的工人,而不大適合於做普通勞動者。 所以,一般地說,他們寧願請教區救濟。 第10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富論》
第1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