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得知夕霧與公主私相往來,不勝怨憤。 在小野山莊等候夕霧不來,怨憤愈熾,便代公主擬了一封訴恨之書,誰知連回信也沒有了。 眼見這一日又黑,不知那夕霧怎生打算。 老夫人對他失去信心,傷心已極,肝膽俱裂,已見好轉的病情,又驟然加重。 落葉公主並不在意這件事,她只對這男子的膽大妄為而痛恨不已。 只是見母親憂急如此,以致生命不測,覺得出乎意料,又覺深蒙恥辱,但苦于自家清白無從申訴,因而更加悶悶不樂。 老夫人看了十分傷心,覺得這公主的命運日見悲苦,悲痛滿膺。 便對公主道:「事已如此,再呼叨也無用了。 雖說萬事皆有宿命,但也因自己的不慎,才致旁人譏評。 往事不可追也,今後當謹慎。 我雖不足道,但對你的教養卻是悉心儘力的。 現在你能通曉百事,明辨是非,無須再勞我憂慮了。 但你稚氣猶存,尚乏堅韌,是以我還是希望自己能再活幾年。 平常臣子之女,身份稍高者,總是一女不事二夫,否則受世人鄙薄。 何況以你金技玉葉之身,無緣無故怎可碎然接近男子?先前因了意外之緣,屈你下嫁,這些年來我一直深負其疚。 然而這也是你孽綫前定之故。 自你父皇以下,各皆推贊,而那邊的父大臣亦甚誠懇。 我勢單力薄,豈能違逆?惟有俯首聽命而已。 不幸此人夭亡,競害你我榮獨身。 此皆非你之過,怪不得你。 皇天不佑,誰有孤淒度日而已。 豈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於人於己皆蒙惡名。 雖然,外間譏評,我盡可不理,但只要你們二人結成婚姻,如常人般恩愛度日,我也稍有慰藉,豈料此人又如此寡情薄義呢!」言畢哽咽不止。 老夫人只管自己言語,公主有言難辯,只得抽抽咯咯地落淚,其狀甚可憐愛。 老夫人一直看著她,又道:「唉,看你生得並無稍遜他人之處,為何落得今日之悲慘命運?」說罷,但覺身體普病難忍。 病魔是最善欺凌弱小的。 此時老夫人突地氣如游絲,身體慢慢冷卻。 律師也手忙腳亂,向佛大許宏願,鋭聲誦經禱告。 這位法師曾發願要終身隱居山中。 此次為老夫人破例下山,若佛法不驗,毀壇而去,則臉面盡失,且使怫亦面上無光。 於是一。 已虔誠祈禱。 無須說,公主哀哭不已。 正忙亂時,夕霧大將信使來到。 其時老夫人神思恍館,依稀聽得有信送來,料想今夜夕霧又不會來。 她尋思道:「不曾想,我女兒竟成世人笑料,真真命苦!而我也因留了一封信而一同被恥笑!」一時羞憤交加,心志全衰,竟含怨而逝。 此情此景,怎是尋常「悲」「恨」可比!老夫人昔日常被鬼怪侵擾,又幾番死而復生,僧眾以為此次也如往常,遂依舊誦經祈禱,殊料竟不再醒轉。 公主撲在遺骸邊痛哭不止,欲隨之間去。 侍女們以人情世事勸她:「人生大限,終極無返,誰也無法抗拒。 公主雖眷戀至親,情動天地,但終不可使老太太復生,倒是節哀自強,也可使老太太含笑九泉。 」但公主已哭得縮成一團,不醒人事。 僧眾拆去祈壇,漸次散去,只留幾個僧人陪夜。 人死如燈滅,景象不堪淒涼! 各處不知何時聞知此訊,皆前來奔喪。 夕霧大將聞知,心下驚急,立即遣使弔問。 源氏、前太政大臣,與其他親友都派有人來。 山中朱雀院也送來一封言辭懇切之信。 公主接到信,方抬起頭。 信中說:「聞知令堂病重已久,但她素來如此,本已見慣,以致流失,未曾遣使相慰。 如今君遭此憂,誠屬不幸。 推念君苦,心有同悲。 務望察人情,省無常,自慰要緊。 」公主悲傷過度,幾至目不視物,然而還是強自函覆。 殯葬事宜完全遵照老夫人生前所囑。 是日即行出殯,一切喪務皆由老夫人侄兒大和守負責料理。 公主好生難捨,乞請容她與母親再多獃一時,但此事無法應允。 遂立即出殯。 臨出發,夕霧大將來到。 夕霧動身之際曾謂家人:「若不去弔喪,此後事事不順,不利出行。 」實則他心知公主悲慼難禁,心下掛念,急欲前往。 家人勸之不必着急,然他心意已定,且路途遙遠,故立即動身。 只見山莊裡愁雲纏繞,慘霧重重。 遺骸陰森可怖,用屏風圍住,以免來客看見。 夕霧被請入老夫人起居室西進內室中,大和守含淚相迎。 夕霧倚于邊門欄杆上,召侍女前來。 眾侍女連日陪淚悲泣,皆神思恍格,但既蒙夕霧親自惠臨,仍頗覺欣慰。 小少將君亦前來相陪。 夕霧見之,一時只管凝噎。 他素來堅強,非輕易彈淚之人,但此情此景,又讓人念及老夫人生前,心下不免感慨萬端。 且人生無常,亦非素日傳聞,而是親睹親歷,更添幾許悲痛。 好容易平靜下來,便叫少將君轉達公主:「昔聞老夫人有些轉機,心情放鬆,竟致疏忽。 大夢復甦也得要些時間,不想速然辭去,快于夢醒,實令我驚駭莫名!」公主心想:「我母辭世,多因此人,雖屬前世命定,這牽線終究可恨。 」遂不予理睬。 眾侍女同聲道:‘加此叫我等如何回覆呢?以大將之身份特來相弔,究屬至誠。 倘若不答,未免不敬。 公主道:「隨你們推我之心,代為答覆吧!我亦不知如何對答。 」言畢竟躺下身去。 這倒無法怪她。 小少將君便出去回夕霧:「大駕光臨,恰逢公主昏厥,如今已稟過。 侍女們已泣不成聲。 」夕霧便道:「我也無從安撫她。 待我自己心情略定,公主哀思稍解,再來問候。 只是老夫人此次碰然仙去,可有緣故?願聞其詳。 」小少將君乃將老夫人等夕霧而不到,憂悶而逝約略告知。 然後道:「這話似有怨怪大將之意。 實因今已動亂神昏,未免言語不當。 大將欲知其詳,則待公主悲愁稍解,心情穩定時,再細細稟告。 望諒。 」夕霧見她神思恍。 蹲,欲說之話也覺難以啟齒了。 稍後方道:「我也稍覺神志錯亂,只是願你再勸勸公主,即便隻言片語也請她復我一句罷/他不願就此回去。 但終因此時人多眼繁,怕被視為輕率,只得恢快辭別。 他未曾料到今夜就要下葬,甚覺排場簡單,有失氣度。 便召集附近莊園中人,吩咐備細,一應照料,方纔離去。 葬儀原本簡單,今因夕霧此番協助,忽然隆重起來,送葬人數也增多,所以大和守欣慰之至,對夕霧甚為感激。 落葉公主每念及母親即將化作塵埃,心中悲痛難抑,痛哭木止。 旁人睹此,覺得雖系母女,卻也不宜過度悲傷。 公主如此悲痛,恐傷及身體。 於是各人嘆惋。 大和守對公主道:“此間過于淒慘,非化悲解痛之所,不宜久居。 」但公主總望廝守于母親火葬之處,因此執意居留山莊。 東面走廊及雜舍中,稍作間隔,做七七功德之增人便宿其中,默誦佛經。 西廂喪居裝飾,以供公主守孝。 公主便在其中漫度悲淒時光,晃眼便到深秋九月。 第10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源氏物語》
第1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