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公共關系廣告。 公共關系廣告是為增加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以宣傳企業整體形象為主要內容的廣告,它既包括直接傳遞企業宗旨、概況等信息的企業廣告(或稱聲譽廣告),也包括企業參與某項社會活動的倡議或響應廣告,以及為慈善機構向社會集資、募捐,或配合政府有關部門開展的諸如戒煙、環保、計劃生育等方面活動的社會公益廣告。 4. 啟示廣告。 廣告活動不含促銷信息,而只是傳遞某些必要的信息,如更名啟事、遷址啟事等。 (二)按廣告的目的分類 按照廣告具體目的的不同,可將其分為顯露廣告、認知廣告、競爭廣告和擴銷廣告。 1.顯露廣告。 顯露廣告以迅速提高知名度為目的,著重突出品牌等簡單明了、便於記憶的文字或符號等信息,而對商品和企業則不做具體的介紹。 2.認知廣告。 為使受眾全面深入地了解,詳細介紹其特性、用途、優點的廣告,其目的是增加受眾對商品的認知度。 3.競爭廣告。 與競爭對手的廣告等其他促銷手段針鋒相對、有意識地展開攻擊或進行防禦,是一種針對性極為明顯的廣告。 如美國百事公司“七喜從來不含咖啡因,也永遠不含咖啡因”的宣傳則隱含了對可口可樂公司的影射,是極具代表性的競爭性廣告。 4.擴銷廣告。 短時期內為推動銷售量的急劇擴大而實施的廣告,如有獎或優惠銷售的廣告等,這類廣告的刺激性較強。 (三)按廣告的訴求方式分類 消費者購買行為的產生往往源於不同的動機,廣告的訴求方式即廣告所期望激發的消費者的購買動機。 依此標准,廣告可分為感情訴求和理性訴求兩大類。 1.感情訴求廣告。 通過廣告對無生命的商品賦予一定的生動的感性色彩,與消費者對某種情感的追求相吻合,即動之以情,使其在好感和共鳴的基礎上采取購買行為。 2.理性訴求廣告。 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形式科學論證商品的優點,理性地說服受眾,即曉之以理,使其在信服的基礎上采取購買行為。 第42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柯特勒行銷管理》
第4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