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丙午朔。 戊申,安南都護李元喜奏:黃家賊與環王國合勢陷陸州,殺刺史葛維。 蘇、常、湖、岳、吉、潭、郴等七州水傷稼。 庚申,葬穆宗于光陵。 十二月乙亥朔。 癸未,回紇、吐蕃、奚、契丹遣使朝貢。 襄州柳公綽、滄州李全略、晉州李寰、滑州高承簡並自尚書加檢校右仆射。 以前起居舍人劉棲楚為諫議大夫。 淮南節度使王播厚賂貴要 ,求領鹽鐵使,諫議大夫獨孤朗張仲方、起居郎孔敏行柳公權宋申錫、補闕韋仁實劉敦儒、拾遺李景主薛廷老等伏延英抗疏論之。 戊子夜,月掩東井。 庚寅,加天平軍節度使烏重胤同平章事。 乙未,徐泗王智興請置僧尼戒壇,浙西觀察使李德裕奏狀論其奸幸。 時自憲宗朝有敕禁私度戒壇,智興冒禁陳請,蓋緣久不興置,由是天下沙門奔走如不及。 智興邀其厚利,由是致富,時議醜之。 丁酉,宰相牛僧孺進封奇章郡公,李程彭原郡公,竇易直晉陽郡公,並食邑三千戶。 吏部侍郎韓愈卒。 寶曆元年春正月乙巳朔。 辛亥,觀祀昊天上帝于南郊。 禮畢,禦丹鳳樓,大赦,改元寶曆元年。 先是 ,雩縣令崔發坐誤辱中官下獄,是日,與諸囚陳于金鷄竿下俟釋放。 忽有內官五十餘人,環發而毆之,發破面折齒,台吏以度蔽之,方免。 有詔復系于台中,宰相救之,方釋。 宰相牛僧孺累表乞解機務,帝許以郊禮後。 乙卯,以僧孺檢校禮部尚書、同平章事、鄂州刺史,充武昌軍節度、鄂岳觀察使。 淮南節度使王播兼諸道鹽鐵轉運使。 于鄂州特置武昌軍額,寵僧孺也。 壬申,以給事中李渤為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桂管防禦觀察使。 李德裕獻《丹扆箴》六首,上深嘉之,命學士韋處厚優其答詔。 辛卯,以前禮部郎中李翱為廬州刺史,以求知制誥,面數宰相李逢吉過故也。 辛丑,江西觀察使薛放卒。 癸卯,以職方郎中、知制誥王璠為御史中丞。 三月乙巳朔,以兵部尚書郭釗為梓州刺史、劍南東川節度使。 壬子,宴群臣于三殿。 戊辰夜,有流星長三丈,出紫微 ,入濁滅。 辛未,以前桂管觀察使殷侑為江西觀察使。 上禦宣政殿試制舉人二百九十一人,以中書舍人鄭涵、吏部郎中崔琯、兵部郎中李虞仲並充考制策官。 夏四月甲戌朔,宰相涼國公李逢吉進封鄭國公。 以右神策大將軍康志睦檢校工部尚書,兼青州刺史、平盧軍節度使。 宣中書,以諫議大夫劉棲楚為刑部侍郎。 丞郎宣授,自棲楚始也。 鄭涵等考定製舉人。 敕下後數日 ,上謂宰相曰:「韋端符、楊魯士皆涉物議,宜與外官。 」乃授端符白水尉,魯士城固尉。 宰臣請其罪名,不報。 癸巳,群臣上徽號曰文武大聖廣孝皇帝,禦宣政殿受冊。 禮畢,禦丹鳳樓,大赦天下,大闢罪已下,無輕重咸赦除之。 時李紳貶官。 李逢吉惡紳,不欲紳量移,乃于赦書節文內,但言左降官已經量移,宜與量移近處,不言未量移者宜與量移。 翰林學士韋處厚上疏論列云:「不可為李紳一人與逢吉相惡,遂令近年流貶官皆不量移,則乖曠蕩之道也。 」帝遽命追赦書添改之。 乙亥,以劍南東川節度、檢校司空李絳為左仆射。 御史蕭徹彈京兆尹、兼禦大夫崔元略違詔徵畿內所放錢萬七千貫,付三司勘鞫不虛。 辛丑,敕削元略兼御史大夫。 五月甲辰朔,以前平盧軍節度使薛平檢校左仆射、兼戶部尚書。 賜振武軍錢一十四萬貫,修築東受降城。 庚戌,幸魚藻宮觀竟渡。 庚申,正衙命使冊九姓迥紇登裡囉汩沒密施毗伽昭禮可汗。 丙寅,太子少傅致仕閻濟美卒。 丁卯,湖南觀察使沈傳師奏:「當道先配吐蕃羅沒等一十七人,準赦放還本國,今各得狀,不願還。 」從之。 庚午,以右金吾將軍李文悅為豐州刺史、天德軍防禦使。 安南李元喜奏移都護府于江北岸。 六月壬申朔。 乙酉,詔公主、郡主並不得進女口。 丙戌,將作監張武均出為洋州刺史,坐臓犯也。 諸司白身馮志謀等三百九人,並賜祿。 丁亥 ,命品官田務豐領國信十二車賜迥紇可汗及太和公主。 己丑,河中節度使、檢校司空李願卒。 乙未,以檢校左仆射、兼戶部尚書薛平檢校司空、河中尹、河中節度使。 秋七月癸卯朔,以忠武軍節度使、守司徒、兼侍中李光顏為太原尹、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以兗海節度使王沛為許州刺史、忠武軍節度使。 熒惑犯右執法。 甲辰,監鐵使王播進羡餘,物議欲鳴鼓而攻之。 乙酉 ,鄜坊水壞廬舍。 癸丑,以右金吾衛大將軍張茂宗為兗、海、沂、密節度使。 乙卯,正衙命使冊司徒李光顏。 丙辰,淄王傅分司元錫卒。 己未,詔王播造競渡船二十隻供進,仍以船材京內造。 時計其功,當半年轉運之費。 諫議大夫張仲方切諫,乃改進十隻。 辛酉,萬年縣典賈鎮誣告故統軍王佖男正謨等七人謀亂,詔杖殺之。 甲子夜,月犯畢。 乙丑,侍講學士崔郾、高重進《纂要》十捲,賜錦采二百匹。 丁卯,以戶部侍郎韋顗為吏部侍郎,京兆尹崔元略為戶部侍郎。 奉天縣水壞廬舍。 辛未,以左散騎常侍胡證為戶部尚書、判度支。 太子賓客分司廬士玫卒。 閏七月壬午朔,以權知工部侍郎鄭覃為京兆尹。 甲申,拾遺李漢、舒元褒、薛廷老于閣內論曰:「伏見近日除授,往往不由中書進擬,多是內中宣出。 臣恐紀綱浸壞,奸邪恣行,伏希詳察。 」上然之。 詔度支進銅三千斤、金薄十萬翻,修清思院新殿及昇陽殿圖障。 丙戌,戶部尚書致仕裴堪卒。 戊子,以給事中盧元輔為工部侍郎。 壬辰,以前河東節度使李聽為義成軍節度使。 戊戌,以刑部尚書段文昌為兵部尚書,依前判左丞事。 第10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上》
第1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