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庚申朔。 甲子,司徒、平章事裴度守尚書右仆射,工部侍郎、平章事元稹為同州刺史史。 以正議大夫、守兵部尚書、輕車都尉李逢吉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乙丑,大風震電,墜太廟鴟吻,霹御史台樹。 丁卯,以易州刺史柳公濟為定州刺史、義武節度使。 壬申,諫官論責裴度太重,元稹太輕,乃追稹制書,削長春宮使。 戊寅,以前右仆射李夷簡為太子少保,分司東都。 戊子,復置邕管,以安南副使崔結為邕管經略使。 秋七月己丑朔。 丙申,宋王結薨,廢朝。 戊戌,汴州軍亂,逐節度使李願,立牙將李翙為留後。 好畤縣山水漂溺居人三百家。 陳、許、蔡等州水。 壬寅,出中書舍人白居易為杭州刺史。 乙巳,詔南北省五品已上官議討李翙。 丙午,貶李願為隨州刺史。 以鄭、滑節度使韓充為汴州刺史、宣武軍節蓄使、汴宋亳潁觀察等使,鄭、滑如故;以宣武軍節度押衙李為右金吾衛將軍。 丁未,內出綾絹五十萬匹付度支,以供軍用。 陳、許水災,賑粟五萬石。 己酉,中使楊瑞昌使鎮州。 王廷湊奏:「奉詔取牛元翼家族,請至秋末發遣。 其田弘正骸骨,尋訪不知所在。 」辛亥,以贈司徒、忠烈公李忄妻子源為諫議大夫,賜緋魚袋。 乙卯,敕:「員外郎知刺誥二年後轉郎中,又二年後轉前行郎中,又一年即正除;諫議大夫知同前郎中;給事中並翰林學士別宣知者,不在此限。 」以前義武軍節度使陳楚為東都留守、判尚書省事、東畿汝防禦使。 本朝故事,東都留守罕用武臣,今用楚,以李翙擾汴、宋故也。 八月己未朔,以絳州刺史崔弘禮為河南尹,兼東畿防禦副使。 給事中韋穎以弘禮望輕,封還詔書,上遣中使諭之,乃下。 詔陳、許李光顏將兵收汴州。 戊辰,以左仆射韓皋為東都留守、判尚書省事、東畿汝防禦使。 以東都留守陳楚為河陽懷節度使。 癸酉,韓充奏今月六日發軍入汴州界,營于千塔。 丙子,汴州監軍姚文壽與兵馬使李質同謀斬李翙及其黨薛志忠、秦鄰等。 丁丑,韓充入汴州。 以前東都留守李絳為華州刺史,充潼關防禦、鎮國軍等使。 浙東處州大水,溺居民。 以兗、海沂密節度使曹華為滑州刺史,充義成軍節度、鄭滑潁等州觀察等使;以宋州刺史高承簡為兗州刺史、兗海沂密等州節度使;以汴州防城兵馬使李質為右金吾衛將軍。 潁州棣鄭、滑觀察使。 鹽鐵轉運使王播進《開潁口圖》。 九月戊子朔,浙西大將王國清謀叛,觀察使竇易直討平之,同惡二百餘人並誅之。 韓充送李翙男道源、道樞、道瀹等三人,斬于西市;翙妻馬氏、小男道本、女汴娘配于掖庭。 壬子,太子少師李夷簡卒贈太子太保。 癸卯,以前河陽節度使郭釗為河中尹,兼河中、絳、隰等州節度使。 禦使中丞李德裕為潤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處置等使,以代竇易直。 以易直為吏部會議郎。 加晉州刺史李寰為晉、慈等州都團練觀察使。 乙巳,敕團練防禦州置判官一員,其副使推巡並停。 辛亥,以吏部侍郎柳公綽為御史大夫。 先有詔廣芙蓉苑南面,居人廬舍墳墓並移之,群情駭擾。 癸丑,降敕罷之。 德州軍亂,害剌史王稷,盡剽其家財奴僕。 丁巳,以萬州刺史李元喜為安南都護。 陰山府沙陀突厥兵馬使硃耶執宜來朝貢,賜官誥、錦彩、銀器。 冬十月戊午朔。 壬戌,前河中晉、絳、慈、隰等州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司徒、中書令、河中尹、上柱國、許國公韓弘可守司徒、兼中書令。 甲子夜,月掩牽牛中星。 戊辰,興元節度使以色列重胤來朝,移授天平軍節度使。 己卯,以工部侍郎鄭權為工部尚書,以前華州刺史許季同為工部侍郎。 是日,上由復道幸咸陽,止於善因佛寺,施僧錢百萬,咸陽令絹百匹。 閏十月戊子朔,入回紇使金吾大將軍胡證、副使光祿卿李憲、婚禮使衛尉卿李鋭、副使宗正少卿李子鴻等,送太和公主自蕃中回。 庚寅,以吏部尚書鄭絪為太子少傅;以太常卿趙宗儒為吏部尚書;韋綬為興元尹,充山南西道節度使。 壬辰,右驍衛大將軍韓公武卒,廢朝。 以戶部尚書楊于陵為太常卿。 丙申,回紇可汗遣使獻國信四床、女口六人、葛祿口四人。 己亥,敕翰林侍講學士諫議大夫路隨、中書舍人韋處厚,兼充史館修撰《憲宗實錄》,仍更日入史館。 《實錄》未成,且許不入內署,仍放朝參。 甲寅,詔:「江淮諸州旱損多,所在米價不免踴貴,眷言疲睏,須議優矜。 宜委淮南、浙西東、宣歙、江西、福建等道觀察使,各于當道有水旱處,取常平義倉觔斗,據時估減半價出糶,以惠貧民。 」丙辰,以太子賓客令狐楚為陝、虢觀察使。 十一月丁巳朔。 丁卯,尚書左丞庾承宣為陝、虢觀察使。 令狐楚復為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楚已至陝州視事一日,追改之。 庚午,命景王率禁軍五百騎,侍從皇太后幸華清宮,又幸石甕寺。 辛未,以前安南都護桂仲武為邕管經略使。 癸酉,上幸華清宮迎太后,巡狩于驪山下,即日馳還,太后翌日方還。 丙子,集王緗薨。 庚辰,上與內官擊鞠禁中,有內官欻然墜馬,如物所擊。 上恐,罷鞠升殿,足不能履地,風眩就床。 自是外不聞上起居者三日。 是夜,月近房。 十二月丁亥朔,詔五坊鷹隼並解放,獵具皆毀之。 庚寅,宰臣李逢吉率百僚至延英門請見,上不許。 中外與度等三上疏,請立皇太子。 是夜,司徒、中書令韓弘卒。 辛卯,上于紫宸殿禦大繩床見百官,李逢吉奏景王成長,請立為皇太子,左仆射裴度又極言之。 癸已,詔景王為皇太子。 淮南奏和州饑,烏江百姓殺縣令以取官米。 甲午,內出絹二百匹,賑兩市癃殘窮者。 己未,兩軍容內司公主戚屬之家,並以上疾痊平,諸寺為僧齋。 仍敕在京諸司疏放繫囚。 丙午,上禦宣政殿冊皇太子。 受冊畢,百僚謁太子于東宮,太子舉簾,執笏答拜,宮僚拜則受之。 丁未,判度支、戶部侍郎張平叔貶通州刺史。 是夜,月掩左角。 己酉,以前天平軍節度使馬總檢校左仆射、守戶部尚書。 庚戌,以吏部侍郎竇易直為戶部侍郎、判度支。 癸丑,以太子冊禮畢,宣制赦囚徒。 以前黔中觀察使崔元略為鄂、岳、蘄、黃、安等州觀察使。 太子賓客孟簡卒。 乙卯,以前陝虢觀察使衛中行為尚書右丞。 是冬十月頻雪,其後恆燠,水不冰凍,草木萌發,如正二月之後。 第10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上》
第10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