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月丁丑。 戊寅,汴州韓弘來朝。 己卯,左散騎常侍致仕薛蘋卒。 乙酉夜,月掩心大星。 辛巳,群臣上尊號曰元和聖文神武法天應道皇帝。 是日,禦宣政殿受冊,禮畢,禦丹鳳樓,大赦天下。 京畿今年秋稅、青苗、榷酒等錢,每貫量放四百文;元和五年已前逋租賦並放。 甲午,韓弘進糹也絹二十八萬匹,銀器二百七十事。 丁酉,以河陽三城懷州節度使、朝議郎、使持節懷州諸軍事、守懷州刺史、兼御史大夫、賜紫金魚袋令狐楚可朝議大夫、過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壬寅,以永州刺史韋正武為邕管經略使。 癸卯,以前黔中觀察使魏義通為懷州刺史、河陽三城懷孟節度使。 沂州軍亂,殺節度使王遂。 甲辰,以棣州刺史曹華為沂州刺史,充沂、海、兗密等州都團練觀察使。 乙巳,罷晉州防禦使。 八月丁未朔。 乙酉,制宣武軍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汴宋亳潁等州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守司徒、兼侍中、汴州刺史、上柱國、許國公、食邑三千戶韓弘可守司徒、兼中書令,宣武軍節度使。 甲寅,于襄州谷城縣置臨漢監以牧馬,仍令山南東道節度使兼充監牧使。 戊午,王承宗進位檢校左仆射。 己未,田弘正來朝。 上謂宰臣曰:「天下事重,一日不可曠廢。 若遇連假不坐,有事即詣延英請對。 」崔群以殘暑方甚,目同列將退。 上止之曰:「數日一見卿等,時雖暑熱,朕不為勞。 」久之方罷。 丁亥,宴田弘正與大將判官二百人于麟德殿,賜物有差。 戊辰,陳許節度使、檢校刑部尚書郗士美卒。 九月丙子朔。 戊寅,考功郎中蕭祐進古畫、古書二十捲。 斬沂州亂首王弁于東市。 癸未,以國子祭酒李遜檢校禮部尚書、許州刺史、忠武軍節度、陳許溵蔡等觀察使。 庚寅,貶右衛大將軍田縉為衡王傅。 縉前鎮夏州,私用軍糧四萬石,強取黨項羊馬,致黨項引吐蕃入寇故也。 甲午,以太子少師鄭餘慶兼判國子祭酒。 辛丑,以田弘正兄相州刺史田融檢校刑部尚書,兼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甲辰,以魏博節度使、光祿大夫、檢校司徒、同平章事、兼魏州大都督長史、上柱國、沂國公、食邑三午戶田弘正依前檢校司徒、兼侍中,賜實封三百戶。 時弘正三上表乞留闕庭,不許。 乙巳,上顧謂宰臣曰:「朕讀《玄宗實錄》,見開元初鋭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後,稍似懈倦,開元未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對曰:「玄宗少歷民間,身經迍難,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 加之姚崇、宋璟、蘇頲、盧懷慎等守正之輔,孜孜獻納,故致治平。 及後承平日久,安於逸樂,漸遠端士,而近小人。 宇文融以聚斂媚上心,李林甫以奸邪惑上意,加之以國忠,故及于亂。 願陛下以開元初為法,以天寶未為戒,即社稷無疆之福也。 」時皇甫鎛以諂刻欺蔽在相位,故群因奏以諷之。 冬十月丙午朔。 壬戌,安南軍亂,殺都護李象古並家屬,部曲千餘人皆遇害。 丙寅,以唐州刺史桂仲武為安南都護,潮州刺史韓愈為袁州刺史。 是月,吐蕃寇鹽州。 十一月乙亥朔,以戶部尚書李鄘為太子賓客、東都留守。 辛卯,靈武大將史敬奉破吐蕃于鹽州城下,賜敬奉實封五十戶賞之。 丁酉,以原王傅鄭權為右金吾大將軍,充右街使。 上服方士柳泌金丹藥,起居舍人裴濆上表切諫,以「金石含酷烈之性,加燒煉則火毒難制。 若金丹已成,且令方士自服一年,觀其效用,則進禦可也。 」上怒。 己亥,貶裴濆為江陵令。 十二月乙巳朔。 庚戌,國子祭酒鄭餘慶奏見任文官一品至九品,外使兼京正員官者,每月于所請秋錢每貫抽十文,修國子監,從之。 乙卯,以諫議大夫、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賜紫金魚袋崔群為潭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湖南觀察使。 為皇甫鎛所譖。 及群被貶,人皆切齒于鎛。 十五年春正月甲戌朔,上以餌金丹小不豫,罷元會。 庚辰,鎮冀觀察使王承宗奏鎮冀深等州,每州請置錄事參軍一員,判司三員,每縣請置令一員,從之。 壬午,以前湖南觀察使崔倰權知戶部侍郎、判度支。 丙戌,沂、海四州觀察使府移置於兗州,改觀察使曹華為兗州刺常陰晦,微雨雪,夜則晴明,凡十七日方霽。 丙申,月犯心大星,光彩相及。 廢齊州豐齊縣入長清,廢全節縣入歷城,廢亭山縣入章丘縣。 義成軍節度使劉悟來朝。 戊戌,上對悟于麟德殿。 上自服藥不佳,數不視朝,人情恟懼,及悟出道上語,京城稍安。 庚子,以少府監韓璀為鄜州刺史、鄜坊丹延節度使。 是夕,上崩于大明宮之中和殿,享年四十三。 時以暴崩,皆言內官陳弘志弒逆,史氏諱而不書。 辛丑,宣遺詔。 壬寅,移仗西內。 五月丁酉,群臣上謚曰聖神章武孝皇帝,廟號憲宗。 庚申,葬于景陵。 史臣蔣系曰:憲宗嗣位之初,讀列聖實錄,見貞觀、開元故事,竦慕不能釋卷,顧謂丞相曰:「太宗之創業如此,玄宗之致理如此,既覽國史,乃知萬倍不如先聖。 當先聖之代,猶須宰執臣僚同心輔助,豈朕今日獨為理哉!」自是延英議政,晝漏率下五六刻方退。 自貞元十年已後,朝廷威福日削,方鎮權重。 德宗不委政宰相,人間細務,多自臨決,奸佞之臣,如裴延齡輩數人,得以錢谷數術進,宰相備位而已。 及上自籓邸監國,以至臨禦,訖于元和,軍國樞機,盡歸之於宰相。 由是中外咸理,紀律再張,果能剪削亂階,誅除群盜。 睿謀英斷,近古罕儔,唐室中興,章武而已。 任異、鎛之聚斂,逐群、度于籓方,政道國經,未至衰紊。 惜乎服食過當,閹豎竊發,苟天假之年,庶幾於理矣! 贊曰:貞元失馭,群盜箕踞。 章武赫斯,削平嘯聚。 我有宰衡,耀德觀兵。 元和之政,聞于頌聲。 本紀第十六 穆宗 穆宗睿聖文惠孝皇帝諱恆,憲宗第三子,母曰懿安皇后郭氏。 貞元十一年七月,生於大明宮之別殿。 初名宥,元和元年八月 ,進封遂王。 五年三月,領彰義軍節度大使。 七年十月,冊為皇太了,改今諱。 第9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上》
第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