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己巳,司徒、薛王業薨,追諡為惠宣太子。 甲申,遣中書令張九齡充河南開稻田使。 八月,先是駕至東都,遣侍中裴耀卿充江淮、河南轉運使,河口置輸場。 壬寅,于輸場東置河陰縣。 又遣張九齡于許、豫、陳、亳等州置水屯。 九月壬申,改饒樂都督府為奉誠都督府。 辛巳,移登州平海軍于海口安置。 冬十月甲辰,試司農卿陳思問以臓私配流瀼州。 十二月戊子朔,日有蝕之。 乙巳,幽州長史張守珪發兵討契丹,斬其王屈烈及其大臣可突干于陣,傳首東都,余叛奚皆散走山谷。 立其酋長李過折為契丹王。 是歲,突厥毗伽可汗死。 斷京城乞兒。 二十三年春正月己亥,親耕籍田,上加至九推而止,卿已下終其畝。 大赦天下。 京文武官及朝集採訪使三品已下加一爵,四品已下加一階,外官賜勛一轉。 其才有霸王之略、學究天人之際、及堪將帥牧宰者,令五品已上清官及刺史各舉一人。 致仕官量與改職,依前致仕。 賜酺三日。 三月丁卯,殿中侍御史楊萬頃為仇人所殺。 夏五月戊寅,宗子請率月俸于興慶宮建龍池,上《聖德頌》。 秋七月丙子,皇太子鴻改名瑛,慶王直已下十四王並改名。 又封皇子玭為義王,珪為陳王,珙為豐王,琪為恆王,璿為涼王,敬為汴王。 其榮王琬已下並開府置官屬,各食實封二千戶。 八月戊子,制鰥寡惸獨免今年地稅之半,江淮已南有遭水處,本道使賑給之。 九月戊申,移泗州就臨淮縣置。 冬十月辛亥,移隷伊西、北庭都護屬四鎮節度。 突騎施寇北庭及安西撥換城。 十一月壬申朔,日有蝕之。 十二月,新羅遣使朝獻。 二十四年春正月,吐蕃遣使獻方物。 北庭都護蓋嘉運率兵擊突騎施,破之。 三月乙未,始移考功貢舉遣禮部侍郎掌之。 夏六月丙午,京兆醴泉妖人劉志誠率眾為亂,將趨京城,咸陽官吏燒便橋以斷其路,俄而散走,京兆府盡擒斬之。 是夏大熱,道路有暍死者。 秋七月庚子,太子太保陸象先卒。 辛丑,李林甫為兵部尚書,依舊知政事。 己巳,初置壽星壇,祭老人星及角、亢等七宿。 八月戊申朔,加親舅小功服,舅母緦麻服,堂舅袒免。 己亥,深王滔薨九月壬午,改尚書主爵曰司封。 冬十月戊申,車駕發東都,還西京。 甲子,至華州,曲赦行在繫囚。 丁丑,至自東都。 十一月壬寅,侍中裴耀卿為尚書左丞相,中書令張九齡為尚書右丞相,並罷知政事。 兵部尚書李林甫兼中書令,殿中監牛仙客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尚書右丞相蕭嵩為太子太師,工部尚書韓休為太子少保。 十二月戊申,太子太師、慶王琮為司徒。 丙寅,牛仙客知門下省事。 本紀第九 玄宗下 開元二十五年春正月壬午,制:「朕猥集休運,多謝哲王,然而哀矜之情,小大必慎。 自臨寰宇 ,子育黎烝,未嘗行極刑,起大獄。 上玄降鑒,應以祥和,思協平邦之典,致之仁壽之域。 自今有犯死刑,除十惡罪,宜令中書門下與法官詳所犯輕重,具狀奏聞。 崇德尚齒,三代丕義;敦風勸俗,五教攸先。 其曾任五品已上清資官以禮去職者,所司具錄名奏,老疾不堪厘務者與致仕。 道士、女冠宜隷宗正寺,僧尼令祠部檢校。 百司每旬節休假,並不須入曹司,任游勝為樂。 宣示中外,知朕意焉。 」癸卯,道士尹愔為諫議大夫、集賢學士兼知史館事。 二月,新羅王金興光卒,其子承慶嗣位,遣贊善大夫邢璹攝鴻臚少卿,往弔祭,冊立之。 壬子,加宗正丞一員。 戊午,罷江淮運,停河北運。 癸酉,張守珪破契丹餘眾于祿山,殺獲甚眾。 三月乙卯,河西節度使崔希逸自涼州南率眾入吐蕃界二千餘里。 己亥,希逸至青海西郎佐素文子觜,與賊相遇,大破之 ,斬首二千餘級。 夏四月庚戌,陳、許、豫、壽四州開稻田。 辛酉,監察御史周子諒上書忤旨,Ξ之殿庭,朝堂決杖死之。 甲子 ,尚書右丞相張九齡以曾薦引子諒,左授荊州長史。 乙丑,皇太子瑛、鄂王瑤、光王琚並廢為庶人。 太子妃兄駙馬都尉薛鏽長流瀼州,至藍田驛賜死。 六月壬戌,熒惑犯房,至心星越度而過。 秋七月己卯,大理少卿徐岵奏:「天下今歲斷死刑五十八,幾致刑措 ,鳥巢寺之獄。 」上特推功元輔,庚辰,封李林甫為晉國公,牛仙客為豳國公。 己卯,敕諸陵廟並隷宗正寺,其宗正寺官員,自今並以宗枝為之。 九月壬申,頒新定《令》、《式》、《格》及《事類》一百三十捲于天下。 冬十月,制自今年每年立春日迎春于東郊,其夏及秋冬如常。 以十二月朔日于正殿受朝,讀時令。 十一月壬申,幸溫泉宮。 丁丑,開府儀同三司、廣平郡公宋璟薨。 十二月丙午,惠妃武氏薨,追諡為貞順皇后,葬于敬陵。 吐蕃使其大臣屬盧論莽藏來朝貢。 二十六年春正月乙亥,工部尚書牛仙客為侍中。 丁丑,親迎氣于東郊,祀青帝。 制天下繫囚,死罪流嶺南 ,余並放免。 鎮兵部還。 京兆府新開稻田,並散給貧人。 百官賜勛絹。 長安、萬年兩縣各與本錢一千貫,收利供馹,仍付雜馹。 天下州縣,每鄉一學,仍擇師資,令其教授。 諸鄉貢每年令就國子監謁先師,明經加口試。 內外八品已下及草澤有博學文辭之士,各委本司本州聞薦。 二月辛卯,以李林甫遙領隴右節度使。 甲辰,禁大寒食以鷄卵相饋送。 庚申,葬貞順皇后于敬陵。 乙卯,以牛仙客遙領河東道節度使。 辛酉 ,廢仙州,分其屬縣隷許、汝等州。 三月己巳朔,減秘書省校書、正字官員。 丙子,有星孛于紫微垣中,歷鬥魁十餘日,因陰雲不見。 己酉,河南、洛陽兩縣亦借本錢一千貫,收利充人吏課役。 癸未,京兆地震。 吐蕃寇河西,左散騎常侍崔希逸擊破之;鄯州都督杜希望又攻拔新羅城,制以其城為威戎軍。 夏四月己亥朔,始令太常卿韋縧讀時令于宣政殿,百僚于殿上列坐而聽之。 五月乙酉,以李林甫遙領河西節度使,兼判梁州事。 庚寅,幸咸宜公主宅。 六月庚子,立忠王玙為皇太子。 秋七月己巳,冊皇太子,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免者咸赦除之。 內外文武官及五品已上為父後者各賜勛一轉。 忠王府官及侍講加一階。 賜酺三日。 庚辰,分越州置明州。 九月丙申朔,日有蝕之。 庚子,于舊六胡州地置宥州。 益州長史王昱率兵攻吐蕃安戎城,為賊所據,官軍大敗,昱棄甲而遁,兵士死者數千人。 第3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唐書 上》
第3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