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諒,少知名。 大象中,位吏部下大夫。 諒弟誕。 誕字玄慮,少剛毅,有器局,開皇中,累遷治書侍御史,朝臣入不肅憚焉。 後為尚書左丞。 時漢王諒為并州總管,朝廷盛選僚佐,拜誕并州總管司馬,總府政事,一以諮之,諒甚敬焉。 及煬帝即位,諒用諮議王頍謀,發兵作亂。 誕數諫止,諒不納。 誕因流涕,以死固請。 諒怒囚之。 及楊素將至,諒屯清源以拒之。 諒主簿豆盧毓出誕于獄,協謀閉城拒諒。 諒襲擊破之,並抗節遇害。 帝以亡身殉國,嘉悼者久之。 詔贈柱國,封弘義公,謚曰明。 子無逸嗣。 尋為淯陽太守,甚有聲稱。 大業初,令行,舊爵例除。 以無逸誠義之後,賜爵平輿侯。 入為刑部侍郎,守右武衛將軍。 初,漢王諒之反,州縣莫不響應。 有嵐州司馬陶世模、繁畤令敬釗,並抗節不從。 世模,京兆人。 性明敏,有器干。 仁壽初,為嵐州司馬。 諒反,刺史喬鐘葵將赴之,世模以義拒之。 臨之以兵,辭氣不撓,鐘葵義而釋之。 軍吏請斬之,於是被囚。 及諒平,拜開府,授大興令。 從衛玄擊楊玄感,以功進位銀青光祿大夫。 釗字積善,河東蒲阪人。 父元約,周布憲中大夫。 釗,仁壽中為繁畤令,甚有能名。 漢王諒反,師陷其城,賊帥墨弼執送偽將喬鐘葵,署為代州總管司馬。 釗正色拒之,誓之以死。 會鐘葵敗,釗遂免。 卒於朝邑令。 辛慶之,字餘慶,隴西狄道人也。 世為隴右著姓。 父顯宗,馮翊郡守,贈雍州刺史。 慶之少以文學徵詣洛陽,對策第一,除秘書郎。 屬爾硃氏作亂,魏孝莊帝令司空楊津為北道行台,節度山東諸軍以討之。 津啟慶之為行台左丞,與參謀議。 至鄴,聞孝莊帝崩,遂出兗、冀間,謀結義徒,以赴國難。 尋而節閔帝立,乃還洛陽。 及賀拔岳為行台,復啟慶之為行台吏部郎。 大統初,從周文帝東討,為行台左丞。 六年,行河東郡事。 九年,入為丞相府右長史,兼給事黃門侍郎,除度支尚書,復行河東郡事。 遷南荊州刺史,加儀同三司。 慶之位遇雖隆,而率性儉素,車馬衣服亦不尚華侈。 志量淹和,有儒者風度,特為當時所重。 又以其經明行修。 令與盧誕等教授諸王。 慶帝二年,拜秘書監。 卒官。 子加陵,主寢上士。 慶之族子昂。 昂字進君。 數歲便有成人志行。 有善相人者,謂其父仲略曰:“公家雖世載冠冕,然名德富貴,莫有及此兒者。 仲略亦重昂志氣。 深以為然。 年十八,侯景闢為行台郎中。 景後來附,昂遂入朝,除丞相府行參軍。 後追論歸朝勛,封襄城縣男。 及尉遲迥伐蜀,昂占募從軍。 蜀平,迥表昂為龍州長史,領龍安郡事。 州帶山谷,舊俗生梗。 昂威惠洽著,吏人畏而愛之。 成都一方之會,風俗舛雜,迥以昂達于從政,復表昂行成都令。 昂到縣。 便與諸生與祭文翁學堂,因共歡宴,謂諸生曰:「子孝臣忠,師嚴友信,立身之要,如斯而已。 若不事斯語,何以成名?各宜自勉,克成令譽。 」昂言切理至,諸生等並深感悟,歸而告其父老曰:「辛君教誡如此,不可違之。 」於是井邑肅然,咸從其化。 遷梓潼郡守。 六官建,入為司隷上士,襲爵繁昌縣公。 保定二年,為小吏部。 時益州殷阜,軍國所資,經途艱險,每苦劫盜。 詔昂使于益、梁,軍人之務皆委決焉。 昂撫導荒梗,頗得寧靜。 天和初,陸騰討信州蠻,詔昂便于通、渠等州運糧饋之。 時臨、信、楚、合等諸州人庶多從逆,昂諭以禍福,赴者如歸。 乃令老弱負糧,壯夫拒戰,莫有怨者。 使還,屬巴州萬榮郡人反叛,圍郡城,昂於是遂募通、開二州,得三千人,倍道兼行,出其不意。 又令其眾皆作中國歌,直趣賊壘。 謂有大軍赴救,望風瓦解。 朝廷嘉其權以濟事,詔梁州總管、杞國公亮即于軍中賞昂奴婢二十口,繒彩四百匹。 又以昂威信布于宕梁,遂表為渠州刺史。 轉通州。 推誠布信,甚得夷獠歡心。 秩滿還京,首領皆隨昂詣闕朝覲。 以昂化洽夷落,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時晉公護執政,昂稍被護親待,武帝頗銜之。 及誅護,加之捶楚,因此遂卒。 昂族人仲景,好學,有雅量。 其高祖欽,後趙吏部尚書、雍州刺史,子孫因家焉。 父歡,魏隴州刺史、硃陽公。 仲景年十八,舉文學,對策高第。 拜司空府主簿。 建德中,位內史下大夫、開府儀同三司。 卒於家。 子衡。 王子直,字孝正,京兆杜陵人也。 世為郡右族。 父琳,州主簿、東雍州長史。 子直性節儉,有干能。 魏正光中,州闢主簿,起家奉朝請。 永安初,拜鴻臚少卿。 孝武西遷,封山北縣男。 大統初,漢熾屠各阻兵于南山,與隴東屠各共為脣齒。 周文帝令子直率涇州步騎五千討破之。 賜書勞問,除尚書左外兵郎中,兼中書舍人。 從解洛陽圍,經河橋戰,兼尚書左丞,出為秦總管府司馬。 時涼州刺史宇文仲和據州逆命,子直從隴右大都督獨孤信討平之。 復入為大行台郎中,兼丞相府記室,除太子中庶子,領齊王友。 尋行馮翊郡事。 廢帝元年,拜使持節、大都督,行瓜州事。 務以德政化人,西土悅附。 恭帝初,徵拜黃門侍郎。 卒官。 子宣禮,柱國府參軍。 杜杲,字子暉,京兆杜陵人也,祖建,魏輔國將軍,贈蒙州刺史。 父皎,儀同三司、武都郡守。 杲學涉經史,有當世幹略,其族父攢,清貞有識鑒,深器重之,常曰:「吾家千里駒也。 」攢時仕魏,為黃門侍郎,兼度支尚書、衛大將軍、西道大行台,尚孝武妹新豐公主,因薦之朝廷。 永熙三年,起家奉朝請。 周明帝初,為脩城郡守。 屬鳳州人仇周貢等構亂,攻逼脩城,杲信洽於人,部內遂無叛者。 尋率郡兵與開府趙昶合勢,並破平之。 入為司會上士。 第38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3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