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字廣達。 性剛毅,有器干。 周武帝時,從皇太子西征吐谷渾,以功賜爵周昌縣男。 從武帝平齊,錄前後功,再進爵。 遷左武衛將軍。 及隋晉王廣鎮并州,妙選府官,詔徹總晉王府軍事,進爵齊安郡公。 時蜀王秀亦鎮益州,上謂侍臣曰:「安得文同王子相,武如李廣達者乎!」其見重如此。 明年,突厥沙鉢略可汗犯塞,上令衛王爽為元帥擊之,以徹為長史。 遇虜于白道,行軍總管李充請襲之。 諸將多以為疑,唯徹獎成其事,請同行,遂掩擊大破之。 沙鉢略棄所服金甲而遁。 以功加上大將軍。 沙鉢略因此稱籓。 改封安道郡公。 開皇十年,進位柱國。 及晉王為揚州總管,以徹為司馬,改封德廣郡公。 尋徙封城陽郡公。 其後突厥犯塞,徹復領行軍總管破之。 及左仆射高熲得罪,以徹素與熲善,被疏忌。 後出怨言,上聞,召入臥內賜宴,言及平生,因遇鳩卒。 大業中,其妻元氏為孽子安遠誣以咒詛,伏誅。 伊婁穆,字奴干,代人也。 父靈,善騎射,為周文所知,嘗謂之曰:「若伊尹阿衡于殷,致主堯、舜。 卿既姓伊,庶卿不替前緒。 」於是賜名尹焉。 歷衛將軍、隆州刺史、盧奴縣公。 穆弱冠為周文帳內親信,以機辯見知。 歷中書舍人、通直散騎常侍。 嘗入白事,周文望見悅之,字之曰:「奴干作儀同面見我矣。 」於是拜儀同三司,賜封安陽縣伯。 周孝閔帝踐阼,進位驃騎大將軍。 建德中,卒。 達奚寔,字什伏代,河南洛陽人也。 父顯相,武衛將軍。 寔少修立,有干局。 從魏孝武西遷,封臨汾縣伯。 從周文禽竇泰,復弘農,破沙苑,皆力戰有功。 累遷相府從事中郎。 寔性嚴重,深見器遇。 六官建,行蕃部中大夫,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平陽縣公。 周保定初,卒於刺史。 謚曰恭。 子豐嗣。 劉雄,字猛雀,臨洮子城人也。 少機辯,慷慨有大志,初為周文親信,後拜中大夫,兼中書舍人,賜姓宇文氏。 周孝閔帝踐阼,加大都督。 天和中,累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周昌侯。 歷位納言、內史中大夫、候正。 武帝嘗從容謂曰:「古人云:『富貴不歸故鄉,猶衣錦夜遊。 』」乃以雄為河州刺史。 雄先已為本縣令,復有此授,鄉裡榮之。 及皇太子西征吐谷渾,雄自涼州從滕王道先入,功居多,加上開府儀同三司。 從平并州,拜上大將軍,進爵趙郡公。 平鄴城,進柱國。 宣政元年,突厥寇幽州,雄戰歿。 贈亳州總管。 子升嗣。 以雄死王事,授儀同大將軍。 侯植,字仁干,其先上谷人也。 高祖恕,為北地太守,子孫因家于北地之三水。 植少倜儻,有大節,容貌奇偉,武藝絶倫。 仕魏為義州刺史,甚有政績。 後從孝武西遷,賜姓侯伏侯氏。 從周文破沙苑,戰河橋,進大都督。 涼州刺史宇文仲和據州作逆,植從開府獨孤信討禽之,封肥城縣公,賜姓賀屯氏。 後從于謹平江陵,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別封一子氵開源縣伯。 周孝文帝踐阼,進爵郡公。 時帝幼沖,晉公護執政,植從兄龍恩為護所親。 及護誅趙貴,諸宿將等多不自安。 植謂從兄龍恩曰:「主上春秋既富。 安危系于數公,若多誅戮,自立威權,何止社稷有累卵之危,恐吾宗亦緣此敗。 兄安得知而不言!」龍恩竟不能用。 植又承間言于護曰:「公以骨肉之親,當社稷之寄,願推誠王室,擬跡伊、周,則率土幸甚。 」護曰:「我誓以身報國,卿豈謂吾有他志邪?」又聞其先與龍恩言,乃陰忌之。 植懼不免禍,遂以憂卒。 贈大將軍、平州刺史,謚曰節。 子定嗣。 及護伏誅,龍恩及其弟萬壽並預其禍。 武帝以植忠於朝廷,特免其子孫。 李延孫,伊川人也。 父長壽,性雄豪,少與蠻酋結托,侵掠闕南。 魏孝昌中,朝議恐其為亂,乃以長壽為防蠻都督,給其鼓節。 長壽盡其智力,防遏群蠻,伊川左右,寇盜為之稍息。 永安之後,長壽徒侶日盛,魏帝藉其力用,因而撫之。 累遷北華州刺史,賜爵清河郡公。 及孝武西遷,長壽率勵義士拒東魏。 後為廣州刺史。 東魏遣行台侯景攻之,城陷,遇害。 追贈太尉。 延孫亦雄武,有將率才略,少從長壽征討,以勇敢聞。 賀拔勝為荊州刺史,表延孫為都督,肅清鵶路,頗有力焉。 及長壽被害,延孫乃還,收集其父之眾。 自孝武西遷後,朝士流亡。 廣陵王欣、錄尚書長孫承業、穎川王斌之、安昌王子均及建寧、江夏、隴東諸王並百官等攜持妻子來投延孫者,即率眾衛送,並贈以珍玩,咸達關中。 齊神武深患之,遣行台慕容紹宗等數道攻擊,延孫大破之。 乃授延孫京南行台、節度河南諸軍事、廣州刺史。 尋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賜爵華山郡公。 延孫既蒙重委,每以克清伊、洛為已任,頻以寡擊眾,威振敵境。 大統西年,為其長史楊伯蘭所害。 贈司空。 子人傑,有祖、父風。 官至開府儀同三司,改封潁川郡公。 韋祐,字法保,京兆山北人也,以字行。 為州郡著姓,父義,上洛郡守。 魏大統中,以法保著勛,追贈秦州刺史。 法保少好遊俠,而質直少言,所與交遊,皆輕猾亡命。 父沒,事母以孝聞。 慕李長壽之為人,遂娶其女,因寓居闕南。 正光末,王公避難者或依之,多得全濟,以此為貴游所德。 及孝武西遷,法保赴行在所,封固安縣男。 及長壽被害,其子延孫收長壽餘眾,守禦東境。 朝廷恐延孫兵少,乃除法保東洛州刺史,配兵數百,以援延孫。 法保至潼關,弘農郡守韋孝寬謂曰:「恐子此役,難以吉還。 」法保曰:「古人稱不入獸穴,不得獸子。 安危之事,未可預量。 」遂倍道兼行。 與延孫兵接,乃並勢置柵于伏流。 未幾,周文追法保與延孫還朝,賞勞甚厚。 除河南尹。 及延孫被害,法保乃率所部據延孫舊柵。 嘗與東魏戰。 流矢中頸,從口中出,久之乃蘇。 大統九年,鎮九曲城。 乃侯景以豫州附,法保率兵赴。 景欲留之,法保疑其貳,乃固辭還所鎮。 十五年,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尋進爵為公。 會東魏遣軍送糧饋宜陽,法保潛邀之,中流矢,卒於陣。 謚曰莊。 子初嗣。 位開府儀同大將軍、閻韓防主。 陳欣,字永怡,宜陽人也。 少驍勇,有氣俠,姿貌魁岸,同類咸敬憚之。 孝武西遷後,欣乃于闢惡山招集勇敢少年,寇掠東魏,仍密遣使歸附。 授立義大都督,賜爵霸城縣男。 累遷宜陽郡守。 恭帝二年,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宜陽邑大中正,賜姓尉遲氏。 周文以欣著績累載,贈其祖昆及父興孫俱為儀同三司,位刺史。 東魏洛州刺史獨孤永業,號有智謀,往來境上,欣與韓雄等恆令間諜覘其動靜,齊兵每至,輒破之,故永業深憚欣等,不敢為寇。 周孝閔帝踐阼,進爵許昌縣公。 後除熊州刺史,卒於州。 欣與韓雄裡閈姻婭,少相親昵,俱總兵境上三十餘載。 每禦扞,二人相赴,常若影響。 故數對勍敵,而常保功名。 雖並有武力,至于輓強射中,欣不如雄;散財施惠,得士眾心,則雄不如欣。 身死之日,將吏荷其恩德,莫不感慟。 子萬敵嗣。 朝廷以欣雅得士心,還令萬敵領其部曲。 第36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3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