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正與文宣舊昵愛,言無不盡。 散騎常侍徐之才館客宋景業,先為天文圖讖學,又陳山提家客楊子術有所援引,並因德正勸文宣行禪代事。 德正又固請。 文宣恐愔不決。 自請赴鄴與愔言,乃定。 還,未至而文宣便發晉陽。 至平城都,召諸勛將入,告以禪讓事,諸將莫敢答者。 時杜弼為長史,密啟文宣:恐關西因此自稱義兵,挾天子而東向,將何以待?之才云:今若先受魏禪,關西自應息心。 縱慾屈強,止當逐我稱帝。 弼無以答。 文宣以眾意未協,又先得太后旨云:「汝父如龍,汝兄如猛獸,皆以帝王之重,不敢妄據,尚以人臣終。 何欲行舜禹事?此正是高德正教汝。 」又說者以為昔周武王再駕盟津,然始革命。 於是乃旋晉陽。 自是居常不悅。 徐之才、宋景業等每言卜筮雜占陰陽緯候,必宜以五月應天命。 德正亦敦勸不已,仍白文宣追魏收。 收至,令撰禪讓詔冊、九錫、建台及勸進文表。 至五月初,文宣發晉陽。 德正又錄在鄴諸事條進于文宣。 文宣令陳山提馳驛賫事條並密書與楊愔。 山提以五月至鄴,楊愔即召太常卿邢邵、七兵尚書崔甗、度支尚書陸操、太子詹事王昕、給事黃門侍郎陽休之、中書侍郎裴讓之等議撰儀注。 六日,要魏太傅咸陽王坦、錄尚書事濟陰王暉業等總集,引入北宮,留于東齋,受禪後乃放還宅。 文宣發至前亭,所乘馬忽倒,意甚惡之。 至平城都,便不復肯進。 德正與徐之才苦請曰:「山提先去,恐其漏泄,不果。 」即命司馬子如、杜弼馳驛續入,觀察物情。 七日,子如等至鄴,眾人以事勢已決,無敢異言。 九日,文宣至城南頓所。 時既未行詔敕,諸公文書唯雲奉約束,德正及楊愔宣署而已。 受禪日,堯難宗染赤雀以獻。 帝尋知之,亦弗責也。 是日,即除德正為侍中,又領宗正卿。 尋遷吏部尚書,侍中如故,封藍田縣公。 天保七年,遷尚書右仆射,兼侍中,食勃海郡干。 德正與尚書令楊愔,綱紀朝政,多有弘益。 文宣末年,縱酒酣醉。 德正屢進忠言,帝不悅。 又謂左右云:「高德正恆以精神陵逼人。 」德正甚憂懼,乃移疾,屏居佛寺,兼學坐禪,為退身之計。 帝謂楊愔曰:「我大憂高德正,其疾何以?」愔知帝內忌之,由是答云:「陛下若用作冀州刺史,病即自差。 」帝從之,德正見除書而起。 帝大怒,謂曰:「聞爾病,我為爾針!」親以刀子刺之,血流沾地。 又使曳下,斬去其趾。 劉桃枝捉刀不敢下,帝起臨陛,切責桃枝,桃枝乃斬足之三指。 帝怒不解,禁德正于門下省。 其夜,開城門,以氈輿送還家。 旦日,德正妻出寶物滿四床,欲以寄人。 帝奄至其宅,見而怒曰:「我府藏猶無此物。 」詰其所從得,皆諸元賂之也。 遂曳出斬之,妻出拜謝,又斬之。 並其子司徒東閣祭酒伯堅亦見害。 後文宣謂群臣曰:「高德正常言,宜用漢除鮮卑,此即合死。 又教我誅諸元,我今殺之,為諸元報仇也。 」帝后悔,贈太保、冀州刺史,謚曰康。 嫡孫王臣,襲爵藍田縣公,給事中、通直散騎侍郎。 德正次子仲武,京畿司馬、平原郡守。 顥弟雅,字興賢,有風度,位定州撫軍府長史。 天平中,追贈冀州刺史。 子德范,早有令問,位任城太守,卒。 雅弟諒,字修賢,少好學,多識強記,居喪以孝聞。 太和末,京兆王愉開府闢召,孝文妙簡僚佐,諒與隴西李仲尚、趙郡李鳳起等同時應選。 正光中,加驍騎將軍,為徐州行台。 至彭城,屬元法僧反,逼諒同之,不從見害。 贈滄州刺史。 又詔以諒臨危授命,復贈使持節、平北將軍、幽州刺史,優授一子出身,謚曰忠侯。 諒造《親表譜錄》四十餘卷,自五世以下,內外曲盡,覽者服其博記。 祐從父弟翼,字次同,豪俠有風神。 孝昌末,葛榮作亂,朝廷以翼山東豪右,即家拜勃海太守。 翼率合境,徙居河、濟間。 魏朝因置東冀州,以翼為刺史,封樂城縣侯。 俄除定州刺史,以賊亂不行。 及爾硃兆弒莊帝,翼保境自守,卒。 中興初,贈使持節、侍中、太保、錄尚書、六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謚曰文宣。 子乾。 乾字乾邕。 性明悟俊偉,有智略,美音容,進止都雅。 少時輕俠,長而修改,輕財重義,多所交結。 起家拜員外散騎侍郎,稍遷員外散騎常侍。 魏孝莊之居籓也,乾潛相托附。 及爾硃榮入洛,乾東奔于翼。 乾兄弟本有從橫志,見榮殺害人士,謂天下遂亂,乃率河北流人于河、濟間,受葛榮官爵。 莊帝遣右仆射元羅巡撫三齊,乾兄弟相率出降。 朝廷以乾為給事黃門侍郎,兼武衛將軍。 爾硃榮以乾前罪,不應復居近要,莊帝聽乾解官歸鄉裡。 於是招納驍勇,以射獵自娛。 及榮死,乃馳赴洛陽。 莊帝見之大喜,以乾兼侍中,加撫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鎮河北。 又以弟昂為通直散騎常侍、平北將軍。 令俱歸,招集鄉閭,為表裡形援。 帝親送於河橋上,舉酒指水曰:「卿兄弟冀部豪傑,能令士卒致死。 京城儻有變,可為朕河上一揚塵。 」乾垂涕受詔,昂援劍起舞,誓以死繼之。 及爾硃氏既弒害,遣其監軍孫白鷄率百餘騎至冀州。 託言括馬,其實欲因乾兄弟送馬收之。 乾既宿有報復之心,而白鷄忽至,知欲見圖。 將先發,以告前河內太守封隆之。 隆之父先為爾硃榮所殺,聞之喜曰:「國恥家怨,痛入骨髓,乘機而發,今正其時。 謹聞命矣。 」 二月,乾與昂潛勒壯士,夜襲州城,執刺史元嶷,射白鷄殺之。 于葛榮殿為莊帝舉哀,素服,乾升壇誓眾,詞氣激揚,涕泗交集,將士莫不感憤。 欲奉次同為王。 次同曰:「和鄉裡,我不及封皮。 」乃推隆之為大都督,行州事。 隆之慾逃,昂勃然作色,拔刀將斫隆之,隆之懼,乃受命。 北受幽州刺史劉靈助節度,俄而靈助被爾硃氏禽。 屬齊神武出山東,揚聲以討乾為辭,眾情惶懼。 乾謂之曰:「高晉州雄材蓋世,不居人下。 且爾硃弒主肆虐,正是英雄效節之時,今者之來,必有深計。 勿憂,吾將諸君見之。 」乃間行,與封隆之子子繪,俱迎于滏陽。 因說神武曰:「爾硃氏酷逆,痛結人神,凡厥生靈,莫不思奮。 明公威德素著,天下傾心,若兵以忠立,則屈強之徒不足為明公敵矣。 鄙州雖小,戶口不減十萬,谷秸之稅,足濟軍資。 願公熟詳其計。 」神武大笑曰:「吾事諧矣!」遂與乾同帳而寢,呼乾為叔父。 乾旦日受命而去。 時神武雖內有遠圖,而外跡未見。 爾硃羽生為殷州刺史,神武密遣李元忠於封龍山舉兵逼其城,令乾率眾偽往救之。 乾遂輕騎入見羽生,偽為之計。 羽生出勞軍,彭樂側從馬上禽斬之,遂平殷州。 又共定策,推立中興主。 拜侍中、司空公。 是時,軍國草創,乾父喪,不得終制。 及孝武立,天下初定,乾乃表請解職,行三年之禮。 詔聽解侍中,司空如故,封長樂郡公。 乾雖求退,不謂便見從許,既去內侍,朝政空關,居常怏怏。 孝武將貳于神武,欲乘此撫之,于華林園宴罷,獨留乾,謂曰:「司空弈世忠良,今日復建殊效。 相與雖則君臣,實義同兄弟,宜共立盟約。 」勒逼之。 乾曰:「臣以身許國,何敢有二?」乾雖有此對,然非其本心,事出倉卒,又不謂孝武便有異志,遂不固辭,亦不啟神武。 帝以乾為誠己。 第17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北史》
第1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