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氏孝、昭二後,並有賢明之訓,惜乎早世,不得母臨萬國。 有婦人焉,空慕周典,禎符顯瑞,徒萃徽名。 高皇受命,宮禁貶約,衣不文綉,色無紅采,永巷貧空,有同素室。 武帝嗣位,運藉休平,壽昌前興,鳳華晚構,香柏文檉,花梁綉柱,雕金鏤寶,照燭房帷,趙瑟吳趨,承閒奏曲,事由私蓄,無損國儲。 明帝統業,矯情儉陋,奉己之制,曾莫雲改。 東昏喪道,侈風大扇,哲婦傾城,同符殷、夏,可以垂誡,其在斯乎。 梁武志在約己,示存宮掖,雖貴嬪之徽華早着,誕育元良,唯見崇重,無聞正位。 徐妃無行,其殲滅也宜哉。 陳武撫茲歸運,奄開帝業。 若夫儷天作則,燮隆王化,則宣太后其懿焉。 文、宣宮壼,無聞于喪德;後主嗣業,實敗於椒房,既曰牝晨,亦唯家之索也。 卷十三 列傳第三 宋宗室及諸王上 長沙景王道憐臨川烈武王道規營浦侯遵考武帝諸子 長沙景王道憐,宋武帝中弟也。 謝琰爲徐州,命爲從事史。 武帝克京城及平建鄴,道憐常留侍太后,後以軍功封新渝縣男。 從武帝征廣固,所部獲慕容超,以功改封竟陵縣公。 及討司馬休之,道憐監太尉留府事。 江陵平,爲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護南蠻校尉,加都督,北府文武悉配之。 道憐素無才能,言音甚楚,舉止多諸鄙拙,畜聚常若不足。 去鎮日,府庫爲空。 征拜司空、徐兗二州刺史,加都督,出鎮京口。 武帝受命,遷太尉,封長沙王。 先是,廬陵王義真爲揚州刺史,太后謂上曰:「道憐汝布衣兄弟,宜用爲揚州。 」上曰:「寄奴于道憐,豈有所惜。 揚州根本所寄,事務至重,非道憐所了。 」太后曰:「道憐年五十,豈不如十歲兒邪?」上曰:「車士雖爲刺史,事無大小,皆由寄奴。 道憐年長,不親其事,于聽望不足。 」太后乃無言,竟不授。 永初三年薨,加贈太傅,葬禮依晉太宰安平王孚故事,鸞輅九旒,黃屋左纛,轀輬車、輓歌二部,前後羽葆、鼓吹,虎賁班劍百人。 文帝元嘉九年,詔故太傅長沙景王、故大司馬臨川烈武王、故司徒南康文宣公劉穆之、開府儀同三司華容縣公王弘、開府儀同三司永修縣公檀道濟、故青州刺史龍陽縣侯王鎮惡,並勒功天府,配祭廟庭。 道憐子義欣嗣,位豫州刺史,鎮壽陽,境內畏服,道不拾遺,遂爲盛藩強鎮。 薨,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成王。 子悼王瑾嗣,傳爵至子,齊受禪,國除。 瑾弟韞字彥文,位雍州刺史,侍中,領右衛將軍,領軍將軍。 升明元年,被齊高帝誅。 韞人才凡鄙,特爲明帝所寵。 在湘州、雍州,使善畫者圖其出行鹵簿羽儀,常自披玩。 嘗以表徵圖征西將軍蔡興宗,興宗戲之,陽若不解畫者,指韞形問之曰:「此何人而在輿?」韞曰:「政是我。 」其庸鄙類如此。 韞弟述字彥思,亦甚庸劣。 從子俁疾危篤,父彥節母蕭對之泣,述嘗候之,便命左右取酒肉令俁進之,皆莫知其意。 或問焉,答曰:「禮雲,有疾飲酒食肉。 」述又嘗新有緦慘,或詣之,問其母安否。 述曰:「惟有愁惛。 」次訪其子,對曰:「所謂父子聚麀。 」蓋謂麀爲憂也。 義欣弟義融封桂陽縣侯,邑千戶。 凡王子爲侯,食邑皆千戶。 義融位五兵尚書,領軍,有質干,善於用短楯。 卒諡恭侯。 子孝侯覬嗣,無子,弟襲以子晃繼。 襲字茂德,性庸鄙,爲郢州刺史,暑月露褌上聽事,時綱紀政伏合,怪之,訪問乃知是襲。 義融弟義宗,幼爲武帝所愛,字曰伯奴,封新渝縣侯,位太子左衛率。 坐門生杜德靈放橫打人,入義宗第蔽隱,免官。 德靈以姿色,故義宗愛寵之。 義宗卒於南兗州刺史,諡曰惠侯。 子懷珍嗣,無子,弟彥節以子承繼。 彥節少以宗室清謹見知,孝武時,其弟遐坐通嫡母殷氏養女雲敷,殷每禁之。 及殷亡,口血出,衆疑遐行毒害。 孝武使彥節從弟祗諷彥節啓證其事。 彥節曰:「行路之人尚不應爾,今日乃可一門同盡,無容奉敕。 」衆以此稱之。 後廢帝即位,累遷尚書左仆射,參選。 元徽元年,領吏部,加兵五百人。 桂陽王休范爲逆,中領軍劉勉出守石頭,彥節權兼領軍將軍,所給加兵,自隨入殿。 封當陽侯,與齊高帝、袁粲、褚彥回分日入直,平決機事,遷中書令,加撫軍將軍。 及帝廢爲蒼梧王,彥節出集議,于路逢從弟韞。 韞問曰:「今日之事,故當歸兄邪?」彥節曰:「吾等已讓領軍矣。 」韞捶胸曰:「兄肉中詎有血邪,今年族矣。 」齊高帝聞而惡之。 順帝即位,轉尚書令。 時齊高帝輔政,彥節知運祚將遷,密懷異圖。 及沈攸之舉兵,齊高帝入屯朝堂,袁粲鎮石頭,潛與彥節及諸大將黃回等謀夜會石頭,詰旦乃發。 彥節素怯,騷擾不自安。 再晡後,便自丹陽郡車載婦女,盡室奔石頭。 臨去,婦蕭氏強勸令食,彥節歠羹寫胸中,手振不自禁。 其主簿丁靈衛聞難即入,語左右曰:「今日之事,難以取濟。 但我受劉公厚恩,義無二情。 」及至見粲,粲驚曰:「何遽便來,事今敗矣。 」彥節曰:「今得見公,萬死何恨。 」從弟韞直省內,與直合將軍卜伯興謀其夜共攻齊高帝,會彥節事覺,秣陵令劉實、建康令劉遐密告齊高帝,高帝夜使驍騎將軍王敬則收殺之,伯興亦遇害。 粲敗,彥節踰城走,于額檐湖見禽被殺。 彥節子俁嘗賦詩云:「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風霜早。 」時咸雲此爲祅句。 事敗,俁與弟陔剃髮被法服向京口,于客舍爲人識,執于建康獄盡殺之。 彥節既貴,士子自非三署不得上方榻,時人以此少之。 其妻蕭思話女也,常懼禍敗,每謂曰:「君富貴已足,故應爲兒作計。 」彥節不從,故及禍。 彥節弟遐字彥道,爲嫡母殷暴亡,有司糾之,徙始安郡。 後得還,位吳郡太守,至是亦見誅。 遐人才甚凡,自諱名有同主諱,常對客曰:「孝武無道,見枉殺母。 」其頑騃若此。 及彥節當權,遐累求方伯。 彥節曰:「我在事,而用汝作州,于聽望不足。 」遐曰:「富貴則言不可相關,從坐之日得免不?「至是果死。 義宗弟義賓,封興安侯,位徐州刺史。 卒,諡曰肅侯。 義賓弟義綦,封營道縣侯,凡鄙無識。 始興王浚嘗謂曰:「陸士衡詩云,‘營道無烈心’,其何意苦阿父如此。 」義綦曰:「下官初不識士衡,何忽見苦。 」其庸塞皆然。 位湘州刺史,諡僖侯。 臨川烈武王道規字道則,武帝少弟也。 倜儻有大志,預謀誅桓玄。 時桓弘鎮廣陵,以爲征虜中兵參軍。 武帝克京城,道規亦以其日與劉毅、孟昶斬弘。 玄敗走,道規與劉毅、何無忌追破之。 無忌欲乘勝直造江陵。 道規曰:「諸桓世居西楚,群小皆爲竭力;桓振勇冠三軍。 且可頓兵以計策縻之。 」無忌不從,果爲振敗。 乃退還尋陽,繕舟甲復進,遂平巴陵。 江陵之平,道規推毅爲元功,無忌爲次,自居其末。 以起義勛,封華容縣公,累遷領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加都督。 善於刑政,士庶畏而愛之。 第5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南史》
第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