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因特網查了一下價格,發現可載八個人的全新遊艇,售價只要二百萬日元,也就是說買一艘遊艇和買一台車差不多。 事實上如果把停車費、維修費等和車子有關的各種費用都加上去,遊艇比車子還便宜。 不過一般人對遊艇的認識是,檢查費、停泊費用高,可停泊船只的地方不足,所以「遊艇只是一小部分有錢人的奢侈遊戲。 」 換成人民來找碴(2) 總之,這種不切實際的規制,讓在其它國家眼中屬高收入的日本人,生活就是過得如此貧瘠。 我個人認為這些規制其實只是在保障少數的利益團體,及制定這些規制的行政機關。 如果真的講究行政效率,只要留現有十分之一的公務人員就夠了。 就因為這一點做起來有困難,公務人員就強行要全體國民接受毫無效率的認證制度,好讓自己工作正當化。 今天的日本沒有可以開除公務人員的律法,但是養這些公務人員,不但浪費全民所繳的稅,還讓全民蒙受不利。 物價早該下跌了(1) 在日本年收入六百萬日元的人,到了國外就堂而皇之成了上流階層的一員(圖表4―6),雖然只是想象圖,但是以世界水平來看日本物價,年收入六百萬日元中,其實大約有一半是餘裕所得(除去生活上的必須費用,所剩餘較寬裕的所得),所以日本人應該可以過悠遊、舒適的生活。 但是在現實中,因為各種保險、各種多餘的規制,讓日本人的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幾乎耗盡了可支配所得。 反過來說,如果放寬限制、廢除對農業的補助金,日本和其它國家的生活成本差距就會消失,日本中下階層的人就應該可以過著和自己年收入相稱的生活。 因此立志從政者的首要任務,就是把4―6圖表中的可支配所得還給老百姓。 當然老百姓也有提出和政府對話、討論健全政治的權利。 讓大家的生活喘不過氣的主要費用,第一為食品費用。 最大的原因是牛肉、白米等食品的進口關稅實在高的嚇人。 所以只要廢除相關的限制,並在澳洲等地購買農地進行生產,食品價格就可以降到世界水平,就算不行,至少也可以像新加坡一樣。 新加坡沒有一名農夫,所以才能自由采買來自世界各國價廉物美的好東西。 至於土地,地價之所以會不斷飆高,是因為都市近郊還有農地、工場、倉庫。 只要徹底放寬或廢除不合理的限制,讓都市近郊做為休閑用的用地可以變更為住宅地,並自國外進口農地的話,我們就會有多餘的土地,地價當然也會跟著大幅下跌。 第5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M型社會》
第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