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歸隱抒懷之作。 上闋開頭用宋武帝重陽登戲馬台及陶潛重陽日把酒東籬的事實點明節令。 接着表達嚮往隱逸生活的意趣。 「昨夜」是突現未歸時自己悲秋的情懷和瘦弱身體,以及「歸來」得及時和必要。 下闋第一句承開頭詠重陽事,暗含自嘆老大傷悲之意。 「幾回憶」三句亦是尚未歸來時心情。 反覆推挪與呼應,最後歸結于「天涯歸來」者對當年流落時無限愁情的咀嚼。 齊天樂 吳文英 煙波桃葉西陵路①,十年斷魂潮尾。 古柳重攀,輕鷗驟別,陳跡危亭獨倚。 涼颸乍起②,渺煙磧飛帆③,暮山橫翠。 但有江花,共臨秋鏡照憔悴④。 華堂燭暗送客,眼波回盼處⑤,芳艷流水。 素骨凝冰,柔蔥蘸雪,猶憶分瓜深意⑥。 清尊未洗,夢不濕行雲⑦,漫沾殘淚。 可惜秋宵,亂蛩疏雨裡。 [註釋] ①西陵:樂府詩:「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桃葉、西陵皆指所思戀之人。 ②涼颸:涼風。 ③磧:沙洲。 ④秋鏡:秋水如鏡。 ⑤柔蔥:喻手指。 ⑥分瓜:段成式詩:「猶憐最小分瓜日。 」 ⑦行云:美人。 [賞析] 這首詞的內容是憶戀小妾。 上闋寫故地重遊,昔日「江花」依舊,佳人不在,極盡哀愁。 下闋第一句追憶離別情景。 「素骨」、「柔蔥」,狀寫佳人的嫵媚;「分瓜深意」寫二人的親密無間。 「夢不濕行雲」寫出對佳人的無盡思念。 最後以「秋宵」、「亂蛩疏雨」結束,淒涼景襯淒涼情,更增無限淒涼。 渡江雲·西湖清明① 吳文英 羞紅鬢淺恨,晚風未落,片綉點重茵②。 舊堤分燕尾③,桂棹輕鷗④,寶勒倚殘雲⑤。 千絲怨碧⑥,漸路入、仙塢迷津。 腸漫回,隔花時見、背面楚腰身。 逡巡⑦。 題門惆悵⑧,墜履牽縈⑨。 數幽其難準。 還始覺、留情緣眼,寬頻因春。 明朝事與孤煙冷。 做滿湖、風雨愁人。 山黛瞑,塵波淡綠無痕。 [註釋] ①渡江云:周邦彥創調。 ②重茵:芳草地。 ③燕尾:西湖蘇堤與白堤交叉,形如燕尾。 ④桂棹:以桂木為棹之舟,即芳舟。 ⑤寶勒:以珍寶、金飾勒馬絡頭,此指代寶馬。 ⑥千絲:柳條。 ⑦巡: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 ⑧題門:《世說新語》載,嵇康與呂安是朋友,安拜訪嵇不遇,嵇康子嵇喜出門讓呂安進屋,安未入,在門上題寫「鳳」字而去,意謂喜是一隻「凡鳥」。 此處單作「不遇」解。 ⑨墮履:留宿。 [賞析] 這首詞主要是寫西湖訪情人不遇的惆悵。 開頭三句寫落花,接由各種景物,慢慢引入仙塢深處,見美人倩影,引起無限悵惘。 下闋寫到了伊人門前,人卻不在,更惹閒愁。 懸想「明朝」事,更覺風雨愁人。 此詞在流動中表達一種情緒,實中有虛,虛實相生,營造出一種朦朧淒迷的藝術氛圍,很令人駐足留連。 夜合花 吳文英 柳暝河橋,鶯清台苑,短策頻惹春香①。 當時夜泊,溫柔便入深鄉。 詞韻窄,酒杯長,剪蠟花,壺箭催忙②。 共追游處,凌波翠陌③,連棹橫塘。 十年一夢淒涼④,似西湖燕去,吳館巢荒。 重來萬感,依前喚酒銀罌⑤。 溪雨急,岸花狂。 趁殘鴉、飛過蒼茫。 故人樓上,憑誰指與,芳草斜陽。 [註釋] ①短策:馬鞭。 ②壺箭:又稱漏箭,古代以銅壺盛水滴漏,壺中立有刻度之箭以計時。 ③凌波: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 ④十年一夢:杜牧《遣懷》詩:「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 ⑤罌:大腹小口酒器。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入京途中,行到蘇州,懷念戀人的作品。 故地重遊,已藴有憐香惜玉之情。 「當時夜泊」幾句追憶與戀人在此地的一段溫情。 「十年一夢」、「淒涼」,是因為戀人如燕離去,留下無盡的思念。 景色依舊,再無佳人,只剩我一人獨自悲愁。 此作抒寫懷人之情,極盡其委曲纏綿之能事,頗值一讀。 浣溪沙 吳文英 波面銅花冷不收①。 玉人垂釣理纖鈎②。 月明池閣夜來秋。 江燕話歸成曉別,水花紅減似春休③。 西風梧井葉先愁。 [註釋] ①銅花:水面銅綠色浮萍,跟綠萍不一樣,冬日不萎。 ②纖鈎:新月影,如鈎。 ③水花:水邊紅蓼(liǎo),也叫水蓼,莖葉呈紅色。 [賞析] 第6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詞三百首》
第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