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講:宣王既喪南國之師①,乃料民于太原②。 仲山父諫曰③:「民不可料也!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司民協孤終④,司商協民姓⑤,司徒協旅,司寇協奸,牧協職⑥,工協革⑦,場協入⑧,廩協出⑨,是則少多、死生、出入、往來者皆可知也。 於是乎又審之以事,王治農于籍,蒐于農隙⑩,耨獲亦于籍,獮于既烝(11),狩于畢時(12),是皆習民數者也,又何料焉?不謂其少而大料之,是示少而惡事也。 臨政示少,諸侯避之;治民惡事,無以賦令。 且無故而料民,天之所惡也,害於政而妨于後嗣。 」王卒料之,及幽王乃廢滅(13)。 【註釋】 ①喪南國之師:據韋昭注,這是指周宣王與「姜氏之戎」作戰時,被消滅了從南方(指今江、漢流域)徵調來的軍隊。 ②料民:清點統計百姓戶口數。 其用意有不同看法,有的認為是「檢查民戶,以加強控制」;有的認為是改革賦稅制度,增加王室收入等。 太原:指今甘肅西部地區,當時是周與西北少數民族接壤的邊地。 ③仲山父:即前面篇章中的「樊仲山父」。 ④司民:據韋昭注,是「掌登萬民之數」的官員。 ⑤司商:韋昭註雲「掌賜族受姓之官」。 ⑥牧:掌管畜牧的官員。 ⑦工:掌管手工業工匠的官員。 ⑧場:韋昭註雲「場人掌場圃,委積珍物,斂而藏之也」。 ⑨廩:韋昭註雲「廩人掌九谷出用之數也」。 ⑩蒐(s • ōu • ):春季田獵。 (11)獮(xi • ǎn • ):秋季田獵。 既烝(zh • ēng • ):指秋收。 (12)狩:冬季田獵。 (13)幽王:西周國君,名宮涅,宣王之子。 公元前781—前771年在位。 廢滅:指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攻滅。 【譯文】 周宣王喪失了南方的軍隊後,就在太原查點百姓。 仲山父勸諫說:「百姓是不能查點的!古時候不查點就能知道百姓有多少,司民核計年老病死者,司商核計出生受姓者,司徒掌握能徵調的兵員,司寇掌握受懲的罪犯,牧人管理從事畜牧的民數,百工之官管理從事手藝的人數,場人斂藏收穫的穀物,廩人出納需用的物資,因此百姓的多少、死生、出入、往來都可知道。 同時又在日常政務中審察,天子在藉田上督促農耕,春閒時田獵,鋤草、收割時仍去藉田督促,秋收和冬季農事完畢後都要舉行大規模的狩獵,這些都是在熟悉瞭解百姓數目,何必還要查點呢?不說百姓少,卻去大事查點,正顯示了百姓減少、政事敗壞。 掌管國政而百姓減少,諸侯就會躲避疏遠;治理民眾而政事敗壞,法令就無法推行。 況且無故查點百姓,是上天所憎厭的,既危害政事又不利於子孫後代。 」宣王最終還是查點了百姓,到幽王時西周便滅亡了。 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父論周將亡 第10講:幽王二年①,西周三川皆震②。 伯陽父曰③:「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 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於是有地震。 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鎮陰也。 陽失而在陰,川源必塞;源塞,國必亡。 夫水土演而民用也。 水土無所演,民乏財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④,河竭而商亡⑤。 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 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川竭,山必崩。 若國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 夫天之所棄,不過其紀。 」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⑥。 十一年,幽王乃滅,周乃東遷⑦。 【註釋】 ①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 ②三川:韋昭註雲「三川,涇、渭、洛,出於岐山也。 」這三條河流是當時關中地區的主要水道。 ③伯陽父:周大臣。 ④伊、洛:韋昭註雲「伊出熊耳,洛出塚嶺。 禹都陽城,伊、洛所近」。 這二條河流即今河南境內的洛河和伊河。 ⑤河:指黃河,韋昭註雲「商人都衛,河水所經」。 ⑥岐山:在今陝西岐山縣東北。 ⑦東遷:西周于公元前771年被犬戎攻滅後,幽王之子宜臼在大臣和諸侯的擁立下繼位(即周平王,公元前770至前720年在位),並將國都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 【譯文】 第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國語譯註》
第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