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才駕了樓船,領了人從,打了游擊牌額,一直行到闔閭山江口來。 未到岸四五里,先差一隻哨船載着兩個人前去。 一個是向家家丁,一個是心腹家人汪貴,拿了張硬牌,去叫齊本處地方居民,迎接新任提督江洋游擊。 就帶了幾個紅帖,把汪姓去了一畫,帖上寫名江萬里,竟去柯陳大官人家投遞,幾個兄弟,每人一個帖子,說新到地方的官,慕大名就來相拜。 兩人領命去了。 汪秀才分付船戶,把船慢慢自行。 且說向家家丁是個熟路,得了汪家重賞,有甚不依他處?領了家人汪貴一同下在哨船中了,頃刻到了岸邊,搪了硬牌上岸,各處一說。 多曉得新官船到,整備迎接。 家丁引了汪貴同到一個所在,元來是一座莊子。 但見冷氣侵入,寒風撲面。 三冬無客過,四季少人行。 團團蒼檜若龍形,鬱鬱青松如虎跡。 已升紅日,莊門內鬼火熒熒;未到黃昏,古澗邊悲風颯颯。 盆盛人醉醬,板蓋鑄錢爐。 驀聞一陣血腥來,元是強人居止處。 家丁原是地頭人,多曾認得柯陳家裡的,一徑將帖兒進去報了。 柯陳大官人認得向家家丁是個官身,有甚麼疑心?與同兄弟柯陳二、柯陳三等會集商議道「這個官府甚有吾每體面,他既以禮相待,我當以禮接他。 而今吾每辦了果盒,帶著羊酒,結束鮮明,一路迎將上去。 一來見我每有禮體,二來顯我每弟兄有威風。 看他舉止如何,斟酌待他的厚薄就是了。 」商議已定,外報游府船到江口,一面叫轎伕打轎拜客,想是就起來了。 柯陳弟兄果然一齊戎裝,點起二三十名嘍囉,牽羊擔酒,擎着旗旛,點着香燭,迎出山來。 汪秀才船到泊裡,把借來的紗帽紅袍穿著在身,叫齊轎伕,四抬四插抬上岸來。 先是地方人等聲喏已過,柯陳兄弟站着兩旁,打個躬,在前引導,汪秀才分付一徑抬到柯陳家莊上來。 抬到廳前,下了轎,柯陳兄弟忙掇一張坐椅擺在中間。 柯陳大開口道:「大人請坐,容小兄弟拜見。 」汪秀才道:「快不要行禮,賢昆玉多是江湖上義士好漢,下官未任之時,聞名久矣。 今幸得守此地方,正好與諸公義氣相與,所以特來奉拜。 豈可以官民之禮相拘?只是個賓主相待,倒好久長。 」柯陳兄弟跪將下去,汪秀才一手扶起,口裡連聲道:「快不要這等,吾輩豪傑不比尋常,決不要拘于常禮。 」柯陳兄弟謙遜一回,請汪秀才坐了,三人侍立。 汪秀才急命取坐來。 分左右而坐。 柯陳兄弟道游府如此相待,喜出非常,急忙治酒相款。 汪秀才解帶脫衣,盡情歡宴,猜拳行令,不存一毫形跡。 行酒之間,說著許多豪傑勾當,掀拳裸袖,只根相見之晚。 柯陳兄弟不唯心服,又且感恩,多道:「若得恩府如此相待,我輩赤心報效,死而無怨。 江上有警,一呼即應,決不致自家作孽,有負恩府青目。 」汪秀才聽罷,越加高興,接連百來巨觥,引滿不辭,自日中起,直飲至半夜,方纔告別下船。 此一日算做柯陳大官人的酒。 第二日就是柯陳二做主,第三日就是柯陳三做主,各各請過。 柯陳大官人又道: 「前日是倉卒下馬,算不得數。 」又請吃了一口酒;俱有金帛折席。 汪秀才多不推辭,欣然受了。 第20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刻拍案驚奇》
第2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