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秦叔寶知劉刺史處,只要賠臓,料不要他,他就挺身去謝來總管辭他。 來總管道:「我當日一時不能執持,令你受了許多凌辱,如今你且去。 羅老將軍、李玄邃分上,回時我還着實看你,你也是不久人下的人。 」 叔寶叩辭了出來,復大設宴,請北來朋友,也是賈潤甫、樊建威、唐萬仞、連巨真陪。 這三人感謝柴嗣昌不盡。 不知若不為秦叔寶,柴嗣昌如何肯出這部酣力?叔寶又浼李玄邃作三封書:一封托柴嗣昌回唐公;一封附尉遲南,答羅行台,有禮與他姑娘姑夫;又有書與羅家表弟。 一班意氣朋友這一日傳杯弄盞,話舊談心,更比平時暢快。 杯移飛落月,酒溢泛初霞。 談劇不知夜,深林噪曉鴉。 吃到天明,還沒有散。 外邊人馬喧闐,是這五百人來參謁。 叔寶換了戎服在廳上,吩咐止叫隊什長進見。 恰是十個隊長五十個什長,斑斑斕斕的擺了一天井,都叩了頭。 叔寶道:「來爺巳時在西門伺候。 」 眾人應了一聲散去。 單雄信對叔寶道:「前日說的求榮不在朱門下,若如此也不妨。 」 叔寶道:「遇了李、柴二仁兄,可謂因禍得福。 」 李玄邃道:「大丈夫事業正不可量。 」 眾人都到寓所取禮來賀。 叔寶也都送有贐禮,彼此俱不肯收。 伯當道:「叔寶連日忙,我們不要在此鬼混,也等他去收拾收拾行李,也與老嫂講兩句話兒。 明日叔寶兄出西門,打從我寓所過,明日在彼相送罷。 」 眾人一笑而散。 果然叔寶在家收拾了行李,措置了些家事,叫樊建威眾人取了賠臓的這項銀子去。 到不得明日巴時,隊什長都全裝貫帶來迎,請他起身。 叔寶燒了一陌紙,拜別了母妻,卻是纏綜大帽,紅刺繡通袖金閙裝帶,騎上黃驃馬。 這五十人列着隊伍,出西門來,與那青衣小帽在州中比較時,大似不同了。 集古:蕭蕭班馬鳴,寶劍倚天橫。 丈夫誓許國,勝作一書生。 出得西門,到吊橋邊,兩下都是從行軍士排圍。 那市盡頭有座迎恩寺,叔寶下了馬,進到寺裡。 恐有不到的,取花名冊一一點了。 又捐己資:隊長每人三錢,什長二錢,散兵一錢;犒賞也費五六十兩銀子。 內中選二十名精壯的做家丁,隨身跟用,另有賞。 事完,先是他同袍旗牌都來錢送,遞了三杯酒作別了。 次後是單雄信一干,也遞了三杯酒。 叔寶道:「承諸公遠來,該候諸公啟行才去為是;只奈因玄邃兄題掇得這一差事,期限迫近,不能擔延。 」 又對柴嗣昌道:「柴大哥,劉刺史處再周旋,莫國弟去還賠累樊建威兄弟。 」 柴嗣昌道:「小弟還要為他取執照,不必兄長費心。 」 對著尉遲兄弟說:「家姑丈處煩為致意,公事所覊,不得躬謝。 」 對伯當及眾人道:「難得眾兄弟聚在一處,正好盤桓,又料有此別。 」 對賈潤有,樊建威道:「家中老母,幾百周旋。 」 與眾人作別上了馬,三個大銑起行。 相逢一笑間,不料還成別。 迴首盼楓林,盡灑離人血。 去後,柴嗣昌在齊州結了賠臓的局,一齊起身。 賈潤甫處都有厚贈。 柴嗣昌自往汾陽。 尉遲兄弟、史大奈他三個卻是官身,不敢十分擔擱,與張公謹、白顯道也只得同走幽州去了。 止剩李玄邃、王伯當、單雄信、金國俊、童佩之五位豪傑在路。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二十六回 竇小姐易服走他鄉 許太監空身入虎穴詩曰:淚濕郊原芳草路,唱到陽關愁聚。 撒手平分取,一鞭驕馬疏林覷。 雷填風颯堪驚異,倏忽荊榛滿地。 今夜山凹裡,夢魂安得空回去。 調寄「惜分飛」人生天地間,有盛必有衰,有聚必有散。 處承平之世,人人思安享守業,共樂昇平。 若處昏淫之世,凡有一村一藝之士,個個思量尋一番事業,討一番煩惱;或聚在一處,或散于四方,誰肯株守林泉,老死牖下?再說金國俊、童佩之,恐怕衙門有事,亦先告別,趕回潞州去了。 單雄信、王伯當、李玄邃,他三人是無拘無束,心上沒有甚要緊,逢山玩山,逢水玩水,一路遊覽。 不覺多時,出了臨淄界口。 李玄邃道:「單二哥,我們今番會過,不知何日重聚?本該送兄回府,恐家間有事,只得要在此分路了。 」 王伯當道:「弟亦離家日久,良晤非遙,大約來歲,少不得還要來候兄。 」 單雄信依依不捨,便道:「二兄如不肯到我小莊去,也不是這個別法,且到前面去尋一個所在,我們痛飲一回,然後分手。 」 伯當、玄邃道:「說得有理。 」 大家放轡前行。 雄信把手指道:「前面乃是鮑山,乃管鮑分金之地。 弟與二兄情雖不足,義尚有餘,當於此地快飲三杯何如?」 伯當、玄邃應聲道:「好。 」 舉頭一望,只見:山原高聳,氣接層樓。 綠樹森森,隱隱時間虎嘯;青楊裊裊,飛飛目送鴛啼。 真個是為衛水兮禽翔,鯨鯢踴兮夾轂。 這鮑山腳下,止不過三四十人家,中間一個酒肆,斜挑着酒簾在外。 三人下了牲口,到了店門首,見有三四個牲口,先在草棚下上料。 店主人忙出來接進草堂,拂面洗塵。 雄信對主人問道:「門外牲口,客人又下在何處?」 店主把手指道:「就在左首一間潔淨房裡飲酒。 」 雄信正要去看時,只見例門裡早有一人探出頭來。 伯當瞥眼一認笑道:「原來是李賢弟在此。 」 李如珪看見,忙叫道:「眾兄弟出來,伯當兄在此。 」 齊國遠忙走出來,大家敘禮過。 伯當道:「為何你們二位在此?」 李如珪道:「這話且慢講。 裏邊還有一位好朋友在內,待我請他出來見了才說。 」 便向門內叫道:「寶大哥出來,潞州單二哥在此。 」 第7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隋唐演義》
第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