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步一看,只見有人在內呼么喝六,擲包飲酒。 王小二在內,跑將出來,叫一聲:「爺,不是我有心得罪。 今日到了一起客人,他是販甚麼金珠寶玩的,古怪得緊,獨獨裡只要爺這間房。 早知有這樣事體,爺出去鎖了房門,到也不見得這事出來。 我打帳要與他爭論,他又道:『主人家只管房錢,張客人住,李客人也是住得的;我與多些房錢就是了。 』我們這樣人,說了銀子兩字,只恐怕又衝斷了好主顧。 」 口角略頓了一頓,「這些人竟走進去坐,倒不肯出來。 我怕行李拌差了,就把爺的行李,搬在後邊幽靜些的去處。 因秦爺在舍下日久,就是自家人一般。 這一班人,我要多賺他些銀子,只得從權了;爺不要見怪,才是海量寬洪。 」 叔寶好幾日不得見王小二這等和顏悅色,只因倒出他的房來,故此說這些好話兒。 秦叔寶英雄氣概,那裡忍得小人的氣過;只因少了飯錢,自揣一揣,只得隨機遷就道:「小二哥,屋隨主便,但是有房與我安身就罷,我也不論好歹。 」 王小二點燈引路,叔寶跟隨。 轉彎抹角,到後面去。 小二一路做不安的光景,走到一個所在,指道就是這裡。 叔寶定睛一看,不是客房,卻是靠廚房一間破屋:半邊露了天,堆着一堆糯糯秸。 叔寶的行李,都堆在上面。 半邊又把柴草打個地鋪,四面風來,燈掛兒也沒處施設,就地放下了;拿一片破缸爿,擋着壁縫裡風。 又對叔寶道:「秦爺只好權住住幾,等他們去了,仍舊到內房裡住。 」 叔寶也不答應他。 小二帶上門竟走去了。 叔寶坐在草鋪上,把金裝鐧按在自己膝上,用手指彈鐧,口內作歌:“旅舍荒涼而又風,蒼天着意因英雄。 欲知未了生平事,盡在一聲長嘆中。 ” 正吟之間,忽聞腳步響聲;漸到門口,將門上梟弔兒倒叩了。 叔寶也是個寵辱無驚的豪傑,到此時也容納不住,問道:「是那一個叩門?你這小人,你卻不識得我秦叔寶的人哩!我來時明白,去時焉肯不明白?況有文書鞍馬行李,俱在你家中,難道我就走了不成?」 外邊道:「秦爺不要高聲,我是王小二的媳婦。 」 叔寶道:「聞你素有賢名,夜晚黃昏,來此何干?」 婦人道:「我那拙夫,是個小人的見識;見秦爺少幾兩銀子,出言不遜。 秦爺是大丈夫,把他海涵了。 我常時勸他不要這等炎涼,他還有幾句穢污言語,把惡水潑在我身上來。 我這幾日不好親近得秦爺,適纔打發我丈夫睡了,存得有晚飯送在此間。 」 蕭蕭囊橐已成空,誰復留。 心恤困窮?一飯淮陰遣國士,卻輸婦女識英雄。 叔寶聞言,眼中落淚道:「賢人,你就是淮陰的漂母,哀王孫而進食,恨秦瓊他日不能封三齊而報千金耳!」柳氏道:「我是小人之妻,不敢自比于君子,何敢望報?只是秦爺暫處落寞,我見你老人家,衣服還是夏夜,如今深秋時候,我這潞州風高氣冷,脊背上吹了這兩條裂縫,露出尊體,卻不像模樣。 飯盤邊有一索綫,線頭上有一個針子,爺明日到避風的去處,且縫一縫,遮了身體,等澤州樊爺到來,有銀子換衣服,便不打緊了。 明日早晨,若厭聽我拙夫瑣碎,不吃早飯出門,媳婦倒趲得有幾文皮錢,也在盤內,爺買得些粗糙點心充飯;晚間早些回來。 」 說完這些言語,把那梟弔兒放了,自去了。 叔寶開門,將飯盤掇進。 又見青布條捻成錢串,攏着三百文皮錢;一索綫,線頭上一個釘子。 都取來安在草鋪頭邊。 熱湯湯一碗肉羹。 叔寶初到他店中說這肉羹好吃,頓頓要這碗下飯。 自算帳之後,菜飯也是不周全的,那裡有這樣湯吃?因今日下了這樣富客,做這肉湯,留得這一碗。 叔寶欲待不吃,熬不得肚中饑餒,只得將肉羹連氣吃下。 秋宵耿耿,且是難得成夢,翻翻覆覆,睡得一覺。 醒了天尚未明。 且喜這間破屋,處處透進殘月之光,他查然把身上這件夏衣,乘月色,將綻處胡亂揪來一縫,披在身上,趁早出來。 補袞奇才識者稀,鶉懸百結事多違。 縫時驚見慈親綫,惹得徵人淚滿衣。 帶了這三百錢,就覺膽壯;待要做盤纏,趕到澤州,又恐遇不着樊建威,那時怎回?且小二又疑我沒行止,私自去。 不若且買些冷饃饃火燒,懷着在官道上坐等。 走來走去,日已西斜。 遠遠望見一個穿青衣的人,頭帶范陽氈笠,腰跨短刀,肩上負着掛箱,好似樊建威模樣;及至近前,卻又不是。 接踵就是幾個騎馬打獵的人衝過。 叔寶把身子一讓,一隻腳跨進人家大門,不防地上一個火盆,几乎踹翻。 只見一個五十多歲的婦人,手執着一串素珠,在那裡向火;見這光景,即便把叔寶上下一看,便道:「漢子看仔細,想是你身上寒冷,不妨坐在此烤一烤火。 」 叔寶見說,道聲:「有罪了。 」 即便坐下。 婦人道:「吾看你好一條漢子,為怎麼身上這般光景?想不是這裡人。 」 叔寶道:「我是山東人。 因等一個朋友不至,把盤纏用盡,回去不得。 」 婦人道:「既如此,你隨口說一個時辰來,我替你占一個小課,看這朋友來不來?」 叔寶便說個申時。 婦人撚指一算,便道:「卦名速喜。 書上說得好:『速喜心偏急,來人不肯忙。 』來是一定來的,只是尚早哩。 待出月將終,方有消息。 」 叔寶道:「老奶奶聲口,也像不是這裡人,姓甚麼?」 婦人道:「我姓高,是滄州人。 因前年我們當家的去世,便同兒子遷到這裡來倚傍一個親戚。 」 叔寶道:「你家兒子叫甚號?多少年紀?做甚麼生意?」 第2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翰林院 inspier.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隋唐演義》
第20頁